- 年份
- 2024(2726)
- 2023(3933)
- 2022(3301)
- 2021(2727)
- 2019(5055)
- 2018(4897)
- 2017(9927)
- 2016(4937)
- 2015(5554)
- 2014(5642)
- 2013(5948)
- 2012(5820)
- 2011(5442)
- 2010(5769)
- 2009(5531)
- 2008(5139)
- 2007(4779)
- 2006(4663)
- 2005(4476)
- 2004(4097)
- 学科
- 济(50614)
- 经济(50593)
- 地方(14894)
- 管理(13731)
- 方法(12719)
- 地方经济(11753)
- 数学(11436)
- 数学方法(11406)
- 业(11075)
- 中国(8746)
- 学(7847)
- 企(7629)
- 企业(7629)
- 业经(7617)
- 农(7321)
- 经济学(6434)
- 财(5668)
- 农业(5585)
- 环境(5561)
- 制(5300)
- 融(5024)
- 金融(5024)
- 发(5007)
- 体(4917)
- 产业(4848)
- 贸(4497)
- 贸易(4493)
- 和(4476)
- 税(4434)
- 资源(4350)
- 机构
- 学院(84226)
- 大学(83885)
- 济(50523)
- 经济(49776)
- 研究(34146)
- 管理(28909)
- 中国(25431)
- 理学(23908)
- 理学院(23618)
- 管理学(23363)
- 管理学院(23190)
- 财(21180)
- 经济学(17572)
- 科学(17556)
- 所(17452)
- 京(17096)
- 财经(16522)
- 经济学院(15439)
- 研究所(15429)
- 经(14889)
- 中心(14175)
- 江(13238)
- 财经大学(12026)
- 院(11600)
- 北京(11152)
- 农(10966)
- 科学院(10894)
- 社会(10574)
- 省(10330)
- 范(10200)
- 基金
- 项目(47374)
- 科学(37629)
- 研究(35434)
- 基金(35142)
- 家(30000)
- 国家(29798)
- 社会(25728)
- 科学基金(25303)
- 社会科(24504)
- 社会科学(24498)
- 省(17757)
- 基金项目(17679)
- 教育(14880)
- 资助(14764)
- 划(14143)
- 自然(13802)
- 自然科(13454)
- 自然科学(13451)
- 自然科学基金(13207)
- 编号(12660)
- 济(12503)
- 经济(12399)
- 发(12296)
- 国家社会(11503)
- 重点(10840)
- 部(10734)
- 成果(10731)
- 发展(10692)
- 展(10559)
- 教育部(9540)
共检索到143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左亚宁 赵建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倪建彬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另一方面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值此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中央及时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为我们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明了方向。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已无庸讳言,笔者认为目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勇
本文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靠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有利于改革成果的巩固,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建立新的体制基础,并且必须以体制转变为前提。在加快和深化体制改革,培育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方面,一是要适时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国有、非公有制经济,增强经济活力;二是要抓住机会,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产权改革结合起来,加大产权流动与重组力度,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泓远
实现江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从十个方面入手,即思维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决策方式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投入方式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布局方式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商品方式从普通型向名牌型转变、产权方式从单一型向多种型转变、生产方式从劳动型向科技型转变、资源方式从污染型向生态型转变、产业方式从分散型向联产型转变、发展方式从常规型向跳跃型转变。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文章认为,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值、低质量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有其一定的金融基础。如不从根本上打破金融垄断和资金供给制的格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难以实现。最后,文章着重对金融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策略选择作了全面论述。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集约型,金融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心 珈铭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核心内容。它主要依赖于三个方面:高效率现代农业要素替代低效率传统要素所引致的农业技术进步;为农业要素替代创造有利条件的产业结构的转变与升级;农业组织的企业化及服务于市场交易的社会化组织的成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乃鉴
党中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关键。对商业部门和商业企业来说,首先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一是从商业企业的经营状况看,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粗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和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均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尽快改变片面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快上升。在“九五”期间,要重点推选三项经济政策:一是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使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8~9%;二是调整投资重点,增加内涵型和质量型投资;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产业结构水平来促进结构协调。同时,要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层次,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加强市场机制对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调节作用,推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并提高宏观调控机制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控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旻
略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赵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是老问题,更有新内容如果我们把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建设历史划分为两个部分,即1978年以前和1979年以后,那么我国的经济体制在前一阶段是传统的计划型,而后一阶段则属于转型期的过渡型,今天甚至往后的一定年限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谭崇台
略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谭崇台一、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意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是把较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使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或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粗放型(或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指生产要素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霍洪喜 何自力
科教兴国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南开大学经济学系霍洪喜何自力我国制定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确定了宏伟的跨世纪奋斗目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保证。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宗起
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但与全国一样,仍面临一个根本性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本文结合上海经济的实际情况,认为必须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结合起来,向政企二元化、组织集团化、结构高度化等八大方向转变,并为此提出六条对策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欧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治理人口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很好地配置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本等资源,提高科技含量。而要提高科技含量,又必须提高人口素质。一、进一步控制人口的增长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多,包含有两方面问题,一是人口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