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9)
2023(7499)
2022(6278)
2021(5475)
2020(4259)
2019(9617)
2018(9489)
2017(17829)
2016(9356)
2015(10489)
2014(10668)
2013(10822)
2012(10714)
2011(10234)
2010(10660)
2009(9999)
2008(9674)
2007(8783)
2006(8459)
2005(8145)
作者
(29492)
(24672)
(24614)
(23332)
(15982)
(11688)
(11071)
(9474)
(9469)
(8955)
(8703)
(8199)
(8111)
(8085)
(7795)
(7600)
(7320)
(7128)
(7083)
(6752)
(6589)
(6106)
(6014)
(5846)
(5639)
(5602)
(5400)
(5387)
(5113)
(4872)
学科
(68904)
经济(68855)
地方(23451)
管理(23189)
(21632)
中国(19267)
方法(15768)
地方经济(15201)
(15005)
企业(15005)
(14280)
业经(13852)
数学(13425)
数学方法(13360)
(11360)
(10869)
(10464)
金融(10464)
农业(10261)
(9678)
银行(9670)
(9555)
环境(9218)
(9159)
(8538)
贸易(8528)
(8047)
发展(7933)
(7910)
产业(7851)
机构
学院(148495)
大学(146222)
(74239)
经济(72812)
研究(61340)
管理(50432)
中国(46740)
理学(41084)
理学院(40513)
管理学(39981)
管理学院(39686)
科学(34353)
(32510)
(31988)
(31766)
研究所(28402)
中心(26119)
(24569)
财经(24013)
经济学(23953)
(23132)
北京(21815)
(21740)
(21575)
师范(21565)
(21494)
经济学院(21046)
(19883)
科学院(19031)
(18693)
基金
项目(85448)
科学(67151)
研究(65931)
基金(59735)
(51106)
国家(50628)
社会(43665)
科学基金(42573)
社会科(41468)
社会科学(41461)
(34298)
基金项目(30554)
教育(28788)
(28003)
(26347)
编号(26190)
资助(24546)
自然(23718)
自然科(23095)
自然科学(23091)
自然科学基金(22649)
成果(22226)
发展(22104)
(21736)
课题(19905)
重点(19795)
(18416)
国家社会(18238)
(17334)
(16664)
期刊
(100813)
经济(100813)
研究(55925)
中国(36549)
(23257)
(22700)
管理(22102)
科学(19352)
学报(19141)
(18735)
金融(18735)
教育(17461)
经济研究(17093)
农业(15810)
业经(15466)
大学(14953)
技术(14470)
学学(13970)
财经(13157)
问题(12657)
(11572)
世界(9787)
(9600)
技术经济(9466)
国际(9060)
经济问题(8297)
商业(8263)
(7981)
经济管理(7837)
改革(7823)
共检索到258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光锐  
试论局部经济圈的发展及特点赵光锐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主流。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开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展示出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化、集团化趋势。在亚太经济合作发展进程的一波三折中,在中国周围正形成若干局部经济圈引起世人注目,预示着亚太...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池元吉  李晓  
论东亚经济发展中的“局部经济圈”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池元吉,李晓近十几年来,东亚经济迅猛增长,东亚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东亚各国、各地区在相邻的局部地区内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形成了许多以地方经济交流为主体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国琪  
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曹国琪发展是一个永恒的命题,经济区域化和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区域化的经济构建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化生产和协作,它充分体现了规模经济的效率;自由化贸易开辟了比较优势的利益源泉。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和设想鼎承了规模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世俭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区域化、集团化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其主要表现为:(1)区域化合作的规模迅速扩大。例如在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之后,正在积极与墨西哥谈判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再如,1991年10月22日,欧洲两大经济集团——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卢森堡达成协议,决定于1993年1月1日建立欧洲经济区。届时,一个北起北冰洋南至地中海,地跨19国,人口达3.8亿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欧洲经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立民  孙永利  张鹏  
由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韩国西海岸及东南地区,日本北部九州及山口地区,经济上的互补性构成了环黄海经济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柯佑鹏  过建春  
海南经济走“生物经济圈”发展道路初探柯佑鹏过建春一、问题的提出海南经济究竟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对海南的政策制定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正因为这样,近些年来,尤其建省办大特区以来,有不少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观点和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明  孙瑞佳  唐朝生  
建设"环首都经济圈亚核心"是释放北京城市发展压力、加速填平京冀发展"经济鸿沟"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区域战略性资源整合平台、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对环首都经济圈亚核心进行了科学界定,从城市规模和经济联系量等维度筛选出环首都经济圈的亚核心,并根据产业结构分布确定其发展定位,着重从区位优势、产业承接、联动发展等视域提出了发展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迟维韵  
一、华南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华南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一,华南三省耕地面积虽只有410.8万公顷,仅占全国耕地面积(9543万公顷)的4.3%,但养育着全国近9%的人口;其二,广东省的粮食、稻米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相邻六省之一的湖南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丽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中心,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启动和发展速度缓慢。文章通过分析这一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发展进行比较,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研究"课题组  林洪  
本报告是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圈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的第三产业各类法人单位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约160.33万个)进行整理分析、开发利用的成果。报告系统梳理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现状,深入探讨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特征,分析和揭示影响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三大经济圈相对先进的服务业区域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及发展经验进行比较和总结。报告最后对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服务业区域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程绍海  
环日本海经济圈,是日本提出的同西、北部邻国或其局部地区发展经济合作关系并形成一定的地区性联结形式的构想。近10年来,一直是日本产、学、财各界研究、探讨的热门话题,也是当事各国考虑对外经济关系时注重的焦点。进入90年代,不但关于环日本海经济圈的研究更加深入,对构成经济圈诸要素的认识渐趋明朗与界定化,而且已从课题性的学术问题,逐步转向项目性的现实问题,甚至开始了建立经济圈的实际开发步骤。对环日本海经济圈的研究与开发,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阳生  
一、自中心发展与地方综合经济圈的概念自中心发展的概念是70年代由D.圣海斯和H.埃尔森汉斯提出来的。自中心发展是指一种区域生产力发展过程,主要是在地方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尽可能长期地依靠密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应用小规模技术,组织劳动密集型生产,全面调动一切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区域外部的依赖性,直接满足区内人口的基本需求。然而,自中心发展并非建立自给自足的封闭型区域经济系统,从而与区域外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