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5)
- 2023(12501)
- 2022(10683)
- 2021(9995)
- 2020(8695)
- 2019(19961)
- 2018(20002)
- 2017(38514)
- 2016(20761)
- 2015(23385)
- 2014(22995)
- 2013(22410)
- 2012(20451)
- 2011(18323)
- 2010(18473)
- 2009(17175)
- 2008(16728)
- 2007(14263)
- 2006(12562)
- 2005(11357)
- 学科
- 济(84761)
- 经济(84628)
- 管理(64730)
- 业(59595)
- 企(51121)
- 企业(51121)
- 方法(42431)
- 数学(37842)
- 数学方法(37354)
- 财(26650)
- 制(22419)
- 中国(21773)
- 农(20986)
- 业经(18387)
- 贸(16225)
- 贸易(16219)
- 务(15932)
- 融(15875)
- 财务(15873)
- 金融(15872)
- 财务管理(15828)
- 易(15826)
- 体(15569)
- 银(15506)
- 银行(15494)
- 企业财务(15071)
- 行(14761)
- 地方(14353)
- 学(13554)
- 农业(13450)
- 机构
- 大学(286829)
- 学院(282800)
- 济(122485)
- 经济(120187)
- 管理(113803)
- 理学(98070)
- 理学院(97133)
- 管理学(95677)
- 管理学院(95106)
- 研究(89664)
- 中国(70853)
- 财(62442)
- 京(58175)
- 科学(48825)
- 财经(48657)
- 经(44324)
- 中心(43430)
- 江(43219)
- 所(41810)
- 经济学(38807)
- 农(38369)
- 研究所(37227)
- 业大(37026)
- 财经大学(36455)
- 北京(36160)
- 范(35578)
- 师范(35253)
- 经济学院(35003)
- 州(33507)
- 院(33036)
- 基金
- 项目(188911)
- 科学(151651)
- 研究(141584)
- 基金(140828)
- 家(120357)
- 国家(119409)
- 科学基金(105160)
- 社会(93153)
- 社会科(88594)
- 社会科学(88576)
- 基金项目(73827)
- 省(71820)
- 教育(67501)
- 自然(66468)
- 自然科(64980)
- 自然科学(64965)
- 自然科学基金(63827)
- 划(60637)
- 资助(57859)
- 编号(56353)
- 成果(46574)
- 部(44045)
- 重点(42280)
- 制(40430)
- 创(39950)
- 国家社会(39424)
- 教育部(39324)
- 发(39068)
- 课题(38991)
- 人文(38010)
- 期刊
- 济(130405)
- 经济(130405)
- 研究(88134)
- 中国(55934)
- 财(50409)
- 管理(43872)
- 学报(37544)
- 科学(35957)
- 农(33344)
- 教育(33159)
- 融(31743)
- 金融(31743)
- 大学(31194)
- 学学(28971)
- 技术(26024)
- 财经(25135)
- 农业(21564)
- 经(21458)
- 经济研究(20815)
- 业经(19946)
- 问题(17607)
- 贸(15860)
- 国际(14459)
- 理论(14304)
- 统计(13803)
- 技术经济(13283)
- 实践(12827)
- 践(12827)
- 财会(12740)
- 策(12639)
共检索到428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银亮
后冷战时期不断变幻的国际环境,对长期存在的许多威权主义政体提出了挑战。国际环境之民主化影响,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形式。民主理念和制度并没有在全球得以均衡地传播,相反却因地缘和文化的接近而带有许多偶然性。在俄罗斯,无论是与西方的联系还是西方的影响,都是相对程度较低的,外部民主化压力的影响也是十分有限的。通过经济发展和民主之间的因果机制研究,以丰富和完善当下的民主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康
1996年3月18日至4月1日,我作为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考察团的一员赴俄罗斯实地了解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情况,现将考察结果介绍如下。 一 1.俄罗斯经济开始稳定。一度暴涨的物价和暴跌的汇率得到控制。据介绍,自1995年7月俄政府开始建立卢布汇率摆动走廊以来,卢布与美元的汇率一直控制在4300—4900卢布兑换1美元的范围内。物价涨幅去年明显下降,为4%,我们在俄期间物价基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傅志华
个人所得税是俄罗斯第三大税种(在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之后)。近年来,俄罗斯对转轨以后建立的税收制度再度进行改革,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全面实施一整套新的税收法典。与以前的税制相比,现在各主要税种的税制要素大都有所改进,其中变化最大的当属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行单一税制,即取消传统的超额累进税率,改按13%的单一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一改革举措不仅对俄罗斯国内纳税人影响很大,在国际税收界也引起一定反晌。本文试图对俄罗斯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考察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税制改革的某些思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中海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基于"劳动力无限供给"假设,对像俄罗斯这样的劳动力短缺国家缺乏解释力,但借用这一概念并加入制度因素,可用于解释俄罗斯经济中存在的多重二元结构以及由此造成的"有增长无发展"困境。俄罗斯经济的多重二元结构是指在其经济的不同领域存在着优势部门和弱势部门之分,按产业类型划分,存在能源原材料行业和制造业之分;按竞争程度划分,存在垄断部门和自由竞争部门的对立;按所有权划分,存在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的分野。前者为优势部门,后者则为弱势部门。优势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塑造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的能力,弱势部门只能在优势部门所塑造的经济环境和制度下运行和发展。这种多重二元结构是造成俄罗斯经济难以克服能源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俄罗斯经济要突破发展困境,走上均衡发展的轨道,需要破除多重二元结构,为不同经济主体赋予平等的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兰兮
应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的邀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振中、陈瑞铭、香伶、刘兰兮等人组成学术访问团,以副所长王振中研究员为团长,于1999年9月24日—10月4日访问了俄罗斯。在俄期间,我们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跃进
本文回顾了俄罗斯农业转型道路。俄罗斯采取了激进道路,推行土地私有化,改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建立起具有私有产权的家庭农场和其他经济组织,其初始的混乱导致农业生产的衰退,但在一段时间以后,农业出现改观,且发展势头强劲。文章对俄罗斯农业改革的绩效后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志凯 陈瑞铭 陈晓旭 武力
1994年12月1日至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赴俄罗斯学术交流团在俄进行学术交流考察,受到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尼基夫洛夫L.B.等同行的热情接待。下面分四个方面介绍这次访俄情况:(1)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战略与策略;(2)关于俄罗斯私有化的内涵,进程和某些具体措施;(3)俄罗斯联邦的农业改革;(4)俄罗斯的投资和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志凯 陈瑞铭 陈晓旭 武力
俄罗斯联邦的农业改革 1992年由盖达尔领导的改革通过一个决议,要求改革一切国营和集体农场,使它们处于另外一种地位或者变成私营农场。但建立起来的新的私营农场由于种种困难而垮台。这与整个国民经济的恶化、财政困难有关。在价格自由化时,受害最重的就是农业。因为农产品收购价比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价上升慢。价格的剪刀差扩大,工农业发展不平衡。这种价格对大的农业企业也不利,但是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斌斌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将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环境约束问题,通过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空间已不大,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才是提高能源效率最重要、最现实的途径。文章从调整幅度和调整质量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变化的演变特征和相互关系,并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呈"M"形变化趋势,而且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交互耦合关系。(2)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质量对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而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对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阻滞效应。(3)东、西部地区能源效率的改善应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质量为主,以避免单纯地"退二进三"或"腾龙换鸟"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损失,而中部地区在继续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来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幅度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质量对能源效率改善的空间溢出效应来改善周边地区的能源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斌斌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将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环境约束问题,通过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空间已不大,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才是提高能源效率最重要、最现实的途径。文章从调整幅度和调整质量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变化的演变特征和相互关系,并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呈"M"形变化趋势,而且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交互耦合关系。(2)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质量对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及空间溢出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储德银 韩一多 张景华
本文首先从预算内外两个维度理论诠释收支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然后在对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中国式分权水平进行重新测度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和分区域视角实证考察了中国式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是全国还是分区域,预算内收入分权的提升均有利于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2)预算内支出分权的提升虽然从全国来看会加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但在预算内支出分权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仍可以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3)预算外收支分权对全国与东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储德银 韩一多 张景华
本文首先从预算内外两个维度理论诠释收支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然后在对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中国式分权水平进行重新测度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和分区域视角实证考察了中国式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是全国还是分区域,预算内收入分权的提升均有利于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2)预算内支出分权的提升虽然从全国来看会加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但在预算内支出分权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仍可以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3)预算外收支分权对全国与东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预算外收入分权使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愈加恶化,而预算外支出分权却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4)转移支付、受教育年限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亦有推波助澜之效,但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和对外开放度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本文结论不仅对中国式分权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与重塑公平效率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指明方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海燕
考察政治意识与政治稳定的关系,需要广泛参与意识和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政治意识与政治参与率息息相关,俄罗斯公民的政治参与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俄罗斯社会中有庞大的不参与群体存在是俄罗斯维护政治稳定的不利因素。俄罗斯公民政治意识的发展受制于其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以及时代使命的具体条件,也是当前俄罗斯国情发展的必然结果,基本上能够满足俄罗斯目前维护稳定的需要。
关键词:
俄罗斯 政治意识 政治稳定 参与率 民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蓝相洁
以中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为考察对象,从地区与城乡双维度,运用泰尔指数分解法对2005—2010年公共卫生服务的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2007年以来,公共卫生支出收敛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地区间的不均等,次要方面则是城乡间的非均等,而地区—城乡内部的非均等矛盾呈现上升之势。为此,应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定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并予以相应调整,对非均等性进行动态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