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1)
2023(5099)
2022(4393)
2021(4092)
2020(3606)
2019(8195)
2018(8304)
2017(15131)
2016(8473)
2015(9718)
2014(9373)
2013(9075)
2012(8816)
2011(7678)
2010(8203)
2009(7833)
2008(7522)
2007(7004)
2006(6334)
2005(5980)
作者
(26738)
(22134)
(22050)
(20984)
(14404)
(10719)
(10078)
(8670)
(8498)
(8168)
(7706)
(7535)
(7181)
(7105)
(7093)
(6805)
(6801)
(6750)
(6544)
(6372)
(5685)
(5625)
(5617)
(5196)
(5077)
(4967)
(4953)
(4915)
(4661)
(4635)
学科
(30729)
经济(30689)
管理(22888)
(19501)
(16211)
企业(16211)
方法(14255)
审计(12144)
数学(11459)
数学方法(11218)
中国(9643)
(9440)
(9049)
(7946)
(7347)
贸易(7335)
(7183)
(7002)
业经(7001)
各类(5889)
(5748)
金融(5748)
理论(5595)
农业(5201)
(5173)
(5169)
财务(5155)
银行(5142)
财务管理(5086)
(4909)
机构
大学(122391)
学院(119063)
研究(43797)
(42631)
经济(41551)
管理(39774)
中国(34955)
理学(33406)
理学院(32959)
管理学(32048)
管理学院(31853)
科学(29505)
(29009)
(25083)
(24658)
(22365)
研究所(21797)
中心(20630)
(20196)
农业(20131)
业大(19666)
北京(17999)
财经(17397)
(16022)
(15912)
(15871)
(15777)
(15534)
师范(15240)
技术(14040)
基金
项目(76301)
科学(57902)
基金(54543)
研究(51762)
(50308)
国家(49877)
科学基金(40661)
社会(30999)
社会科(29307)
社会科学(29296)
(28769)
自然(27986)
基金项目(27891)
自然科(27333)
自然科学(27322)
自然科学基金(26801)
(25419)
资助(23779)
教育(23664)
编号(20874)
成果(18639)
重点(17856)
(16512)
科研(15553)
(15514)
计划(15485)
(15129)
课题(14642)
创新(14245)
大学(14188)
期刊
(50738)
经济(50738)
研究(37438)
中国(32119)
学报(26562)
(22574)
科学(21083)
(19717)
大学(19501)
学学(18144)
管理(15798)
农业(15187)
教育(14030)
(10885)
金融(10885)
审计(9482)
技术(9480)
财经(9377)
图书(9086)
经济研究(8807)
(8331)
(8117)
(7276)
业经(7183)
业大(7129)
书馆(6509)
图书馆(6509)
问题(6351)
会计(6347)
(6198)
共检索到196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裴文英  姜玉泉  
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审计环境也在变化着,纸质的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越来越多地被电子数据替代。计算机审计区别于传统审计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两者面对不同的对象:计算机审计面对的主要是电子数据。在计算机审计环境下,电子数据成为构建分析模型的对象。而电子数据是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特点和需求来设计和存储的,所以深入了解电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就成为构建审计分析模型、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孙俭  
计算机审计是信息化环境下崭新的审计方式。在计算机审计方式下,审计人员面对的是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而非纸质资料,这是计算机审计区别于传统审计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包括其静态特征、动态特征,以及表间联系规律、字段间联系规律等。但是,我们探讨和研究电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在理论上进行归纳和总结,而是希望对审计实务有所指导和帮助。因此本文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电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在审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在形成审计中间表中的具体应用、在构建审计分析模型中的具体应用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士谋  陈彩虹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由于工业化起步晚,城市化进程也较慢。改革开放后,由于工业化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近20年来发展很快。城市化比重由1980年的14%,发展到2000年的36.1%,预计到2020年或203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可以达到60%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着重探讨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6个内在规律,以引起学术讨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鲁亚婷  袁晓亮  林新春  方伟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了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花芽形态分化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花芽形态分化程度的增加,吲哚乙酸(IAA)和异戊烯基腺苷(iPA)质量摩尔浓度表现为先迅速下降后又逐步回升到一稳定值;脱落酸(ABA)与赤霉素(GA)质量分数有一定波动,但大体上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ABA/IAA,GA/IAA和iPA/IAA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且峰值均出现在花芽长度为12~14 mm的时期。此外,开花植株的iPA和ABA水平,ABA/IAA和iPA/IAA基本上高于未开花植株,而IAA和GA水平低于未开花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秀琴  欧晓明  
阐述企业成长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运用管理学及经济学相关理论,揭示组织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因。分析表明,随着企业的成长,组织结构呈现从直线职能制到事业部制的规律性变化,从管理学意义上,这种变化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从而取得了管理协调的“速度经济”;从经济学意义上,则意味着管理分工导致企业运营效率提高;更深层次看,是一个分权的、控制权较为明晰的组织模式被逐渐使用,最终导致一个均衡权力结构模型———联邦分权式事业部制的产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立军  田启波  
基于全球工业化进程中碳排放演进的一般规律,研究了中国碳排放的时间趋势和地区差异。研究发现:从时间趋势来看,中国碳排放尚处于碳排放强度反转后期以及人均峰值到来前期的第二阶段(S2),基于倒U顶点时间距离的估计,中国人均排放和总量排放的达峰时间分别在2026年和2047年;从地区差异来看,总量聚类分析显示,Ⅲ类地区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及周边省份,Ⅰ类地区集中在西部地区,而技术聚类中的Ⅰ、Ⅱ、Ⅲ三类地区分布呈现由南向北过渡的特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秋豆  胡凯  陈亚淑  彭达  谢笔钧  孙智达  
以芒果汁为主,加入少量的牛奶,接种乳酸菌强化发酵,制备益生菌发酵芒果饮料,考察益生菌发酵芒果饮料的加工及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后芒果汁中的活菌数为2.13×10~(7 )cfu/mL,POD酶、PPO酶和PME酶失活;芒果汁经过发酵后,抗氧化性总体增高,营养成分含量均增加,其中蛋白质含量增加92.97%、总糖含量增加47.32%、水分含量增加1.66%、维生素C含量增加27.37%、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加13.24%、可滴定酸增加1倍,但还原糖含量降低10.84%;发酵芒果汁中的总酚含量较新鲜芒果汁增加13.24%;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发现,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芒果苷经过发酵后含量减少,槲皮素及其衍生物和没食子酸糖苷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发酵后芒果汁的糖酸比值为62.91±0.72,酸甜可口,口感和谐,品质较高;发酵后果汁颜色更加柔和、颗粒度增大,但分散更加均匀,状态更加稳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卫  李崇晖  王亮生  戴思兰  
蓝色瓜叶菊开花从初现蕾到花被片完全展开分为6个阶段,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分析不同开花阶段花瓣中花青苷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在瓜叶菊蓝色品种中含有3种以上的飞燕草苷;蓝色瓜叶菊总花青苷和主要的花青苷开花前4个阶段表现为线性上升,其后3个阶段表现为线性下降。通过分析,认为瓜叶菊花青苷积累与变化规律是植物提高传粉效率的一种适应机制,同时这种机制也符合多年生植物充分利用营养物质的原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洁  王婉  饶雪琴  李华平  
以感染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不同基因型香蕉分化芽为研究对象,利用肉眼观察、rT-PCr和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研究Cmv在不同感病香蕉分化芽中的症状及传递规律。结果表明,感染Cmv的‘粤优抗一号’、‘威廉斯’、‘大蕉’和‘皇帝蕉’在组培过程的第1代至第12代病害症状均不明显。随着组培继代数增加,不同品种的组培苗中Cmv含量变化虽然不同,但均在顶部第1~2叶中含量最高。因此,检测香蕉分化芽中Cmv最佳材料为顶部叶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佳佳  郭勇  胡芳明  周查菊  
油橄榄是原产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我国从1964年开始大面积引种,但在我国的主要引种栽培区,落叶很严重,即使1年生叶,当年冬天也开始落叶,影响了油橄榄开花座果和果实发育。油橄榄的落叶高峰期为11月初至12月底,叶片寿命为1~2年,而在原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敏  孙青  
关联交易的内部性和复杂性为被审计单位调节利润、掩盖财务事实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摄取经济利益,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舞弊的做法由来已久,至今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其重要原因就是,审计实务未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关联交易舞弊的审计程序。本文以A银行关联交易审计为例,创新性地将法律核查的手段用于审计程序,打破与被审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获取更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有效识别关联关系,降低审计风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詹艺舒  施乐乐  李婕  肖淑霞  蔡志英  黎志银  陈炳智  江玉姬  
通过添加试验研究了4种有害重金属铅、镉、汞、砷在毛木耳栽培过程中的迁移规律以及子实体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在毛木耳的栽培过程中均会发生迁移现象,但迁移的量差异较大.在试验含量范围内,毛木耳对栽培料中汞的富集能力较强,富集系数为0.817~2.346;对铅、镉、砷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51~0.256、0.027~0.607、0.215~0.457.根据栽培料和子实体中的铅、镉、汞、砷含量建立了4个吸收方程,分别为:y=1.926lnx-1.896,y=0.527 188/[1+EXP(1.340 6-0.327 281x)],y=10.172 1/[1+EXP(1.895 1-0.488 843x)],y=3.732 2/[1+EXP(3.106 8-0.426 570x)].根据回归方程可推算,当栽培料中铅、镉、砷的含量分别高于4.498、12.993、2.9 mg·kg~(-1)时,毛木耳子实体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而栽培料中的汞不得检出,才能保证子实体的汞含量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磊  罗永康  沈慧星  孙云云  
通过对鲫肌原纤维蛋白加热过程中浊度、粘度、Ca2+-ATPase活性以及总巯基含量的测定,结合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鲫肌原纤维蛋白在加热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鲫肌原纤维蛋白在加热过程中浊度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在36℃、42℃和48℃条件下变化显著;粘度在20~47℃期间下降,在35℃和47℃出现显著的变化。Ca2+-ATPase活性28~40℃间显著下降,并且在36℃条件下变化显著。总巯基含量结合SDS-PAGE电泳显示,当溶液温度在40℃以上时,蛋白质分子间通过二硫键产生了肌球蛋白重链聚合物以及其它大分子物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兰  彭振英  陈高  王莹莹  张斌  毕玉平  
以鲁花14为材料,对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荚果和种子的发育情况以及花生种子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针入土的第39天,小种子(远离果针一端)的平均长度超过大种子(靠近果针一端),在接近成熟时,小种子的平均质量超过大种子。在花生种子中,可以检测到12种脂肪酸。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花生烯酸、异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豆蔻酸。在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增加,油酸含量不断增多,而亚油酸则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在接近成熟时,油酸和亚油酸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9.4%。油酸亚油酸的比值随着种子的发育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蒋冬月  李永红  何昉  林启鹏  潘会堂  
【目的】研究黄兰(Michelia champaca L.)开花过程中挥发性有机成分及含量的变化。【方法】以黄兰不同开花阶段的花瓣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黄兰开花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成分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从黄兰开花过程的6个阶段共鉴定出51种化合物,香叶烯、β-榄香烯、芳樟醇、安息香酸甲酯、β-蒎烯、桉油精是构成黄兰花香气的主要成分。在黄兰不同开花阶段,不同挥发性有机物的相对含量存在不同变化趋势,β-榄香烯、安息香酸甲酯、衣兰烯等的相对浓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β-蒎烯、罗勒烯、桉油精等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石竹烯、α-荜澄茄烯、大牻牛儿烯B呈现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