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60)
- 2023(5281)
- 2022(4108)
- 2021(3934)
- 2020(3264)
- 2019(7800)
- 2018(7852)
- 2017(15236)
- 2016(8232)
- 2015(9477)
- 2014(9447)
- 2013(9293)
- 2012(8302)
- 2011(7568)
- 2010(8062)
- 2009(7407)
- 2008(7184)
- 2007(6485)
- 2006(5857)
- 2005(5326)
- 学科
- 济(35855)
- 经济(35828)
- 管理(22860)
- 业(20966)
- 方法(18460)
- 企(17243)
- 企业(17243)
- 数学(16636)
- 数学方法(16135)
- 农(10156)
- 学(8324)
- 中国(8142)
- 业经(7345)
- 理论(7169)
- 农业(6703)
- 土地(6630)
- 财(6566)
- 环境(6155)
- 地方(6049)
- 制(5711)
- 资源(5610)
- 发(5589)
- 和(5254)
- 贸(5224)
- 贸易(5221)
- 易(5075)
- 教学(4886)
- 技术(4869)
- 划(4816)
- 策(4593)
- 机构
- 学院(121031)
- 大学(119498)
- 管理(47288)
- 济(44494)
- 经济(43297)
- 理学(40364)
- 研究(40247)
- 理学院(39944)
- 管理学(38834)
- 管理学院(38658)
- 中国(30904)
- 科学(26967)
- 京(26759)
- 农(23525)
- 所(21059)
- 业大(20982)
- 财(19964)
- 研究所(19294)
- 江(19012)
- 农业(18687)
- 中心(18513)
- 北京(16927)
- 范(16124)
- 师范(15974)
- 财经(15698)
- 州(15357)
- 院(14748)
- 技术(14262)
- 经(14170)
- 省(13507)
- 基金
- 项目(81848)
- 科学(63821)
- 基金(58570)
- 研究(56995)
- 家(52795)
- 国家(52461)
- 科学基金(44348)
- 社会(34204)
- 社会科(32450)
- 省(32437)
- 社会科学(32435)
- 自然(30891)
- 基金项目(30268)
- 自然科(30157)
- 自然科学(30148)
- 自然科学基金(29561)
- 划(28077)
- 教育(27107)
- 资助(25159)
- 编号(23817)
- 重点(18962)
- 成果(18349)
- 部(17484)
- 发(17416)
- 课题(16804)
- 创(16632)
- 计划(16154)
- 科研(15682)
- 创新(15651)
- 大学(14753)
共检索到179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敏 岳正华
试论实现耕地持续利用的目标模式与措施宋敏岳正华12亿人口的大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像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台湾地区那样,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把70%左右的粮食消费转向依靠国际市场。严峻的耕地形势一再警示着我们:拥挤的耕地不仅是我们的衣食之源,肩负着源源不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文杰 刘丹 巩前文
耕地经营者的休耕补偿是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中须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总结已有休耕补偿模式基础上,本文在系统分析现有休耕补偿模式存在补偿参与主体利益分配失衡、补偿对象缺乏差异化区分、农户利益被弱化、补偿效果评估空缺等四大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耕地休耕差别化动态补偿新模式。同时,文章提出应制定基于治理、社会及生态成本的差别化补偿标准,由单一化补贴向多元化补贴转变,并按休耕所处的阶段、周期长短、休耕目标及范围等,适时动态调整补偿分配比例;鼓励参与休耕的农户成立土地休耕股份制专业合作社,直接参与休耕土地的培肥管护,提升农户在休耕补偿中的话语权,并以此来增强农户的自我补偿能力,调动土地经营者的养地积极性,保障休耕政策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书田
采取综合措施实现耕地总量平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郭书田珍惜土地、保护土地,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人口的增加,耕地的减少,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不断下降。按原有的统计口径计算,1949年人均占有耕地为2.71亩,19...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娄成后
娄成后院士简介娄成后(LouCheng-Hou),1911年12月生于天津,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34年获岭南大学理学院硕士,1939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娄成后教授为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和农业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兼任上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采取坚决措施切实保护耕地河北省土地管理局党中央、国务院的《通知》,为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结合我省工作,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一、扎扎实实搞好建设用地大清查工作一是抓重点。尽管我省对土地执法情...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青 王兆骞 尹迪信
对旱坡地水土保持的截流沟措施、横坡种植措施和植物篱措施进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露耕地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径流达到4 044.4m3/hm2.a、土壤流失高达172.4 t/hm2.a,以此速率流失土壤,其耕层(15 cm)约在12年后,将被冲刷殆尽。截流沟措施与横坡种植措施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702.6m3/hm2.a和土壤流失19.2 t/hm2.a;但其占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低,收益小。植物篱种植措施与横坡种植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345.3m3/hm2.a;土壤流失21.0 t/hm2.a。虽然植物篱占据耕地面积,但并不影响农作物产量。植物篱种植下的耕层土壤的酸碱度和质地得到改善,...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植物篱 水土保持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玉林
运用综合措施切实保护耕地周玉林江苏省姜堰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0.9亩,接近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1994年以来,姜堰市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措施,保护、整治、开发、建设并举,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综合保护,真正把“十分珍惜和合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应中,毕于运,杨瑞珍,梁佩谦
本文论述了中国耕地资源持续利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耕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状况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认为:我国耕地质量是“总体变好,局部变坏”,耕地数量的锐减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耕地持续利用的战略抉择。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持续利用 中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萧志平
本文根据区域经济理论,对我国沿海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依各地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分别建立“商业银行”、“创汇银行”、“实业银行”和“农贷银行”的构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秀美 潘瑜春 刘玉 管宁 魏永
研究目的:分析新形势下中国耕地整治投资实施模式与实现路径,服务于耕地整治投资与实施及合理安排土地整治工程,以促进土地整治效率,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整治投资实施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型和和农户主导型三种类型;(2)不同耕地整治投资实施模式有各自的适应环境和优劣势,需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和实施路径。研究结论:将社会力量引入到耕地整治投资实施中是对耕地投资模式的重要探索,有利于创新土地整治投资模式,提高资金效率,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逐步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耕地整治投资实施模式。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投资 实施 潜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洋 王克勤 段旭 刘晓微 赵露杨 赵洋毅
[目的]探明坡耕地等高反坡阶措施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为云南坡耕地作物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玉米为供试材料,在2019-2020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等高反坡阶措施(2个不同坡度布设等高反坡阶的坡耕地样地)与原状坡耕地无处理(1个未扰动的对照样地)两种处理方式,通过野外定位监测方法,分别在玉米播种前及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使用时域反射仪(TDR-300)在坡上、坡中、坡下3个坡位随机选点测定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并分析作物群体光合势(LAD)、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的相关响应。[结果]等高反坡阶措施下玉米群体光合势(LAD)高于对照样地,其中以坡中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平均增幅为19.3%,且在生长后期保持相对较高的LAD并持续较长时间;等高反坡阶样地玉米蒸腾速率(T_r)与对照样地无显著差异,但净光合速率(P_n)、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均高于原状坡耕地样地;等高反坡阶样地土壤水分表现为坡中>坡下>坡上,布设该措施后土壤水分增高,平均增幅为24.4%,同时提高了土壤水分有效性以及中效水和易效水的占比(90%);LWUE与P_n、LA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体积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径分析表明,P_n和土壤体积含水率对玉米LWUE起主导作用,等高反坡阶措施可以提高P_n和土壤水分,进而获得较高的LWUE。[结论]布设等高反坡阶措施可以提高坡耕地土壤水分,使玉米叶片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并保持最佳的生理状态,可以提高作物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并促进玉米生长发育,进而为玉米干物质生产奠定生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西宁 王万忠 吴发启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管理措施对坡耕地降雨入渗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入渗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土壤入渗速率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耕作管理措施可明显增加坡面土壤的水分入渗,在相同入渗时间情况下,土壤稳渗速率大小排序为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直线坡,在中小坡度和中小雨强条件下,这种特征表现更为显著。
关键词:
坡耕地 降雨入渗 耕作管理措施 数值模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爱林
土地刑罚:保护耕地最严格的法律措施湖北省土地管理局姜爱林博士保护耕地的措施有很多种,既有行政的、经济的措施,又有技术的、生物的措施,还有法律的措施。在所有这些保护耕地的措施中,土地刑罚是最为严格的法律措施,也是最为严厉的法律措施。新修订的《刑法》第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和寿甲 潘艳华 刘恩科 严昌荣 郭玉蓉 何文清 刘勤 刘爽
2009年6~10月,在大理市洱源县邓川镇中和村坡耕地上,开展6种种植模式(顺坡种植、横坡种植、横坡种植+盖膜、横坡种植+秸秆覆盖、横坡种植+生物覆盖、格网垄作,依次表示为DT、CT、CT+PF、CT+S、CT+IS、RT)水土保持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及管理条件下,DT水土流失严重,径流、泥沙、氮、磷的总流失量均为最大,分别为447.7 m3/hm2、39 802.9 kg/hm2、123.2 kg/hm2、21.3 kg/hm2,CT、CT+PF、CT+S、CT+IS、RT与DT相比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可以减少径流16.25%~35.2%,减少泥沙流失84.4%~88.34%,减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岗 秦松 范成五 赵欢 张邦喜 严莲英
为探寻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养分流失的规律,降低黄壤坡耕地有机碳与氮素的流失提供科学管理依据,采用监测定位试验方法,研究3种管理措施对贵州丘陵地区旱作耕地土壤控制和养分流失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与氮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以优化施肥+横坡垄作、优化施肥+横坡垄作+覆盖处理的增幅较大,其玉米和油菜的相对产量分别较对照(CK)增加78.87%和80.73%与64.37%和64.98%,且与CK差异均达极显著,变异系数分别为11.09%和24.36%、32.07%和45.69%。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以优化施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优化施肥+横坡垄作处理的增幅较大,分别较CK增加44.4%和39...
关键词:
管理措施 土壤肥力 黄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