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1)
2023(1925)
2022(1575)
2021(1411)
2020(1054)
2019(2679)
2018(2442)
2017(4554)
2016(2381)
2015(2510)
2014(2622)
2013(2661)
2012(2432)
2011(2252)
2010(2369)
2009(2199)
2008(2392)
2007(2039)
2006(1885)
2005(1589)
作者
(7365)
(6116)
(5893)
(5697)
(4029)
(2813)
(2754)
(2391)
(2303)
(2133)
(2034)
(2017)
(1983)
(1969)
(1845)
(1774)
(1773)
(1748)
(1685)
(1683)
(1473)
(1464)
(1423)
(1360)
(1331)
(1327)
(1313)
(1268)
(1225)
(1176)
学科
(12222)
经济(12207)
中国(7036)
管理(6942)
城市(5683)
(4993)
地方(4591)
城市经济(4038)
方法(3461)
数学(3003)
(2971)
企业(2971)
数学方法(2957)
环境(2599)
(2487)
方城(2359)
(2271)
(2207)
(2148)
农业(2014)
理论(1854)
业经(1696)
地方经济(1535)
(1527)
(1435)
收入(1380)
土地(1357)
资源(1343)
(1317)
财务(1309)
机构
大学(37420)
学院(36724)
(14589)
经济(14015)
研究(13860)
管理(13532)
理学(11289)
理学院(11079)
管理学(10917)
管理学院(10832)
中国(9726)
(8714)
科学(8305)
(7199)
(6461)
(6265)
师范(6246)
中心(6136)
(5798)
研究所(5656)
财经(5626)
(5536)
北京(5477)
师范大学(5282)
(5060)
(4868)
经济学(4723)
城市(4496)
业大(4271)
经济学院(4248)
基金
项目(24803)
科学(20223)
基金(18685)
研究(17536)
(16304)
国家(16189)
科学基金(14352)
社会(12332)
社会科(11745)
社会科学(11742)
基金项目(10253)
自然(9177)
自然科(8978)
自然科学(8978)
自然科学基金(8790)
(8645)
(7945)
教育(7549)
资助(6865)
编号(6403)
重点(5521)
(5414)
国家社会(5411)
(5291)
成果(5088)
课题(4858)
(4555)
教育部(4548)
发展(4446)
(4400)
期刊
(16590)
经济(16590)
研究(13924)
中国(6565)
城市(6177)
(5592)
科学(4888)
学报(4255)
问题(4226)
管理(4126)
(3920)
大学(3331)
教育(3163)
学学(3114)
(3109)
财经(2843)
发展(2695)
(2695)
(2576)
金融(2576)
现代(2532)
技术(2489)
(2459)
城市问题(2360)
资源(2358)
经济研究(2327)
地理(2289)
业经(2032)
会计(1971)
农业(1848)
共检索到56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袁锐  
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判别标准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论。探讨和科学把握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对研究宜居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考虑到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宜居城市至少应该有6个方面的判别标准———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城市社会和谐程度、城市文化丰厚程度、城市生活舒适程度、城市景观宜人程度、城市公共安全程度。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伍世安  杨青龙  
判别市场失灵既有具体标准,也有抽象标准,从实质上说二者是统一的。具体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帕累托效率)和相对标准(交易费用),而抽象标准则指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相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志斌  李天德  熊伟  
一、产业集群相关文献回顾与定义产业集群理论是产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经过上百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目前较为权威的的是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产业集群概念,"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以及机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增良  左其亭  赵钟楠  宋梦林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各环节,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水生态文明理念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结合,文章从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领域(防洪抗旱、供水、农田水利、水力发电、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出发,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四个环节入手,在总结分析水生态文明概念、内涵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水生态文明的主要理念,制定判断具体水利工作与水生态文明理念符合程度的判别标准,进而研究具体水利工作与水生态文明理念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苑琢  王竹泉  
传统的经济活动分类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经营活动与理财活动(涵盖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经营活动被视为企业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因而在资金配置上处于优先地位。这从根本上扼杀了企业战略性资金配置的选择机会。在将全部经济活动分类为营业活动(含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基础上,在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之间的资金配置成为企业资金配置战略性的决策,战略性资金错配判别标准将为这一战略决策提供方法指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昌生  
作为总经理,都希望自己的部属能够在公司的既定战略目标下勤奋思考主动工作,这样才不至于让总经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用一句时髦的话说,这样的企业才有真正的执行力!但是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矛盾,即:总经理总认为部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强真  朱道林  毕继业  
研究目的考察分析北京市等32个大中城市间基准地价与相关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联系及其与之相关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方法逐步回归和序列化比较。研究结果针对城市基准地价相对独立的特点,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揭示影响不同类型城市基准地价的敏感性因子及其规律,判别可比性区域内不同城市间的基准地价水平是否合理及具有区域可比性。研究结论为解决区域基准地价平衡问题和与之相关的土地利用问题提供宏观统计依据和方法借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根钱  
With the continuous declining of gross level of prices of China,deflation is the problem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Bu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problem.From the meaning of deflation,the author constructs the relevant judgment standard and further analyses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China.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山川  
回顾了宜居城市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不同的定义,简述和评价了城市宜居性的相关研究,并讨论了国外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国外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我国的城市发展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应当把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与国内城市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以指导我国宜居城市的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致远  
宜居城市就是适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城市。作者认为,宜居城市要有充足的就业岗位、是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化有个性、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的城市,并对宜居城市衡量标准进行了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语潇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朝着大规模、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污染加剧、居住密度过大等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重点,探寻我国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新道路,对于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云鹤  吴江平  王平  
本文通过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1978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然后进一步探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结论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呈现出曲折且漫长的特点,产业结构状况的恶化使得由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状况、技术进步所左右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处于低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劭锋  杨多贵  王海燕  
依据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本质 ,本文概括出检验现代化实现的三大宏观标尺 :即以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例为表征的工业化指数是否实现由上升到下降的转变 ;是否实现“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均衡 ;环境质量是否扭转恶化的趋势而迈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并且指出只有同时实现上述三大转变 ,才可以说真正实现现代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目前,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并渗入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规划中,城市建设行业也不例外,“宜居城市”的概念正是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关于宜居城市,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