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4)
2023(9488)
2022(8430)
2021(8134)
2020(6892)
2019(16189)
2018(16092)
2017(31137)
2016(17064)
2015(19330)
2014(19490)
2013(19288)
2012(17453)
2011(15483)
2010(15421)
2009(14072)
2008(14108)
2007(11875)
2006(10245)
2005(8948)
作者
(48339)
(39735)
(39285)
(37787)
(25477)
(18949)
(18033)
(15816)
(15208)
(14354)
(13797)
(13145)
(12550)
(12485)
(12138)
(12058)
(11979)
(11853)
(11205)
(11132)
(10040)
(9700)
(9533)
(9014)
(8947)
(8855)
(8844)
(8820)
(7949)
(7876)
学科
(64182)
经济(64108)
管理(51760)
(47483)
(40971)
企业(40971)
方法(31252)
数学(26605)
数学方法(26312)
(19147)
(16153)
中国(15973)
(15928)
业经(14064)
(13761)
财务(13703)
财务管理(13677)
企业财务(12816)
地方(12785)
理论(12108)
(11071)
(11009)
(10843)
贸易(10838)
农业(10719)
(10513)
技术(10377)
环境(10172)
教育(9970)
(9878)
机构
大学(237328)
学院(236132)
管理(97563)
(87870)
经济(85743)
理学(84937)
理学院(84032)
管理学(82628)
管理学院(82216)
研究(73889)
中国(55132)
(50735)
科学(47235)
(43873)
(37104)
业大(35003)
财经(34460)
(34421)
(33830)
中心(33729)
研究所(33331)
北京(32082)
(31859)
师范(31590)
(31138)
(27862)
(26963)
农业(26868)
财经大学(25574)
商学(25426)
基金
项目(163433)
科学(127793)
研究(120929)
基金(117742)
(101680)
国家(100813)
科学基金(87090)
社会(73891)
社会科(69860)
社会科学(69840)
(63809)
基金项目(63708)
自然(57660)
自然科(56284)
自然科学(56274)
教育(55407)
自然科学基金(55242)
(53572)
编号(50610)
资助(48592)
成果(41172)
重点(35909)
(35833)
课题(34067)
(33692)
(33655)
项目编号(31809)
创新(31300)
科研(31298)
大学(30840)
期刊
(94550)
经济(94550)
研究(70340)
中国(42084)
学报(36983)
(36535)
管理(34374)
科学(33557)
(30337)
大学(27801)
教育(27596)
学学(25942)
农业(21551)
技术(19909)
(18053)
金融(18053)
财经(16392)
业经(15287)
会计(15049)
经济研究(14621)
图书(14304)
(13640)
理论(12940)
财会(12345)
问题(12173)
实践(12115)
(12115)
科技(11915)
(11382)
技术经济(11252)
共检索到338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熊楚熊  
一、关于SNA学科属性之争 (一)SNA学科属性之争产生的原因西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或称国民帐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引入我国后,会计和统计文献中,对SNA学科属性的争论,一直未曾断过。特别在会计界把SNA称为国民经济会计(或称社会会计、宏观会计等)文献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更为激烈。会计界之所以称SNA为会计,最主要的原因如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商华  
(一)规定投资宏观调控的手段,明确划分政府的投资范围,明确界定政府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者和社会投资管理者的两种职能。 在法律上明确界定政府作为全社会投资管理者和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者的不同职能。政府作为全社会投资管理者,应履行的职能主要是加强投资规模和结构的宏观调控,实施投资项目的法律,政策监督,维护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者,对全额投资项目、控股或参股投资项目,进行投资规划和决策并承担责任,项目一旦确定,政府应从这些投资项目的具体建设实施和经营管理退出,仅委派有关部门对投入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而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参与国有资产的利润分配,政府对其投资项目的具体...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建奇  霍玉洁  
宏观经济学其实"很窄",它不"是大的"、"无所不包的"经济学,而只是从一个特定角度对经济的研究。宏观经济学"是短期经济学",其着眼点是经济的短期波动而不是长期增长。宏观经济学"是治标经济学",它没有解"决深层次矛盾"和提"供治本之策"的任务,不能期望宏观经济学家去解决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这类长期性的根本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韶兵  
一、宏观财务 宏观财务是以国家为主体,国有资金运动为内容,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价值关系。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经济,总存在着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其他经济实体之间价值关系为内容的财务活动,这是企业自身的微观财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由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公有制还不能通过全社会总体直接占有的形式而必须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代表的国家,担负着配置生产资料、组织价值创造、控制价值分配的任务。这种以国家为主体,作为所有者组织公有资金和安排社会再生产的活动,形成了社会主义宏观财务。宏观财务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独特的经济范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承训  
宏观经济所要管的是关系全局、影响“大循环”的几个主要指标。 (一)影响全局的价值指标,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在全民所有制中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国家每年集资多少,企业用于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留多少,职工个人按照逐步提高收入水平的原则分多少,外汇的基本平衡等。 (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使用价值指标,如基本能源的生产和分配,基本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主要交通干线的建设、其他特殊紧缺的物资(包括进口商品中的大宗货物)。 (三)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资源的使用要控制,如重要矿产、大的水利资源、土地的征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万祥  
构建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宏观会计和服务于战略管理的战略会计 ,推进会计向宏观经济领域和战略管理领域的深透和延伸 ,是当前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之一。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对如何构建我国宏观会计和战略会计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熊楚熊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帐户体系(以下简称SNA)引入我国,引起了经济学界特别是统计界和会计界的普遍关注。1984年,SNA的创始人R·斯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我国统计界和会计界对SNA的学科属性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会计界,把SNA称为国民经济会计的论述不断涌现。会计界之所以称SNA为会计,最重要的原因是:从字面意义上看,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凡梅  孙瑜  
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我国目前正致力于微观层面的企业环境会计体系建设。然而,作为公共资源的生态环境,其如何进行有效的配置还需要国家各级政府在宏观层面上进行适当的操作,特别是提供有关生态环境资源方面的宏观会计信息。文章从学科属性和会计核算内容等方面对宏观环境会计理论进行了探讨,并对宏观环境会计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续慧泓  杨周南  董木欣  
会计具有宏观作用是较为广泛的共识,但关于如何建立起微观会计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会计信息的宏观估值和契约功能。基于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智能化环境在资源、方法和工具、行为逻辑上对会计产生了影响,催生了智能会计的概念,扩展了会计在宏微观领域的职能。智能会计宏观作用突破传统会计围绕政策“输入/输出”效果检验的“黑箱”机制,形成了具有行为感知、推理决策、资源配置、过程监督能力的宏微观会计管理活动关联的“白箱”机制。“白箱”机制的作用借助两条路径展开,一是从微观经济活动数据感知到报告形成,再到宏观经济指标关联映射和穿透、追溯的信息流;二是建立微观经济资源与宏观经济产出之间的控制关联。“白箱”机制的技术结构分为资源层、工具与方法层和行为层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白箱”机制在资源一体化配置、政策关联关系、风险控制、价值协同、财会监督、政府治理等领域的作用。因此,财政部门应加强智能化环境下相关会计管理政策和制度的研究,构建开放、共享的宏微观一体化会计管理和服务平台,以提升会计服务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微观管理效率的能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干春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和范围干春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之所以成为必要,不仅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实践证明,宏观调控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配置手段,而且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纯粹的市场具有某些缺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巧根  
管理会计学术研究需要扩展新思维,探索新路径。管理会计“看似微观,实则宏观”,传统微观主体的管理会计研究,需要从宏观与中观融合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视角协力解决管理会计中的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课题与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指导思想或行动理念,不仅是宏观经济政策与制度转向的基础,也是中观产业经济转型与微观企业增强活力的重要保证。管理会计研究要关注政治、经济与社会变化的时间“窗口期”,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制度需求,从多维度情境特征入手,引导管理会计研究的宏观转向。积极关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政策与制度窗口期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加快促进管理会计学术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增进中国式现代化征途中理论自信、方法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客观体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宏  曾永良  方军雄  周大伟  
本文旨在考察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宏观预测价值。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汇总的会计盈余增长率与未来GDP增长率显著正相关,在控制股票回报率之后,上述关系依然存在,这表明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盈余具有明显的宏观预测价值。随后的研究发现,2007年前后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和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等强制性制度变迁显著提高了会计盈余的宏观经济信息含量,这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会计信息宏观预测价值的改善;此外,我们发现,强政府干预的存在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宏观预测价值,而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助于其宏观预测价值的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佳  
本文首先对新会计准则及宏观投资行为的理论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宏观投资的分析,进而对新会计准则在宏观投资行为的运用中存在的弊端及对策进行剖析,最后提出具体的建议,以完善新会计准则在宏观投资行为的运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孟凡利  徐春立  
会计的重要性:微观与宏观的双重体现南开大学会计学系研究生孟凡利,徐春立一、研究会计重要性的必要性乍一看来,会计重要性的问题无须在今天进行讨论,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原因有三:1.我们会计界一向认为会计对企业、对整个经济与社会是重要的,但是,从来没有人对...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马小平  
本文构建了宏观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宏观质量指数模型,探讨了宏观质量指数MQI与地区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关系,并以我国某省六个地级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MQI与GDP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