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7)
- 2023(2352)
- 2022(2095)
- 2021(2120)
- 2020(1804)
- 2019(4093)
- 2018(4071)
- 2017(7019)
- 2016(4325)
- 2015(5407)
- 2014(5574)
- 2013(5127)
- 2012(5111)
- 2011(4554)
- 2010(4886)
- 2009(4549)
- 2008(4832)
- 2007(4778)
- 2006(4258)
- 2005(3951)
- 学科
- 济(14205)
- 经济(14180)
- 管理(11040)
- 教学(8841)
- 业(8830)
- 企(8087)
- 企业(8087)
- 方法(7454)
- 理论(6897)
- 学(5877)
- 数学(5856)
- 数学方法(5475)
- 学法(5398)
- 教学法(5398)
- 教育(5081)
- 中国(4180)
- 学理(3639)
- 学理论(3639)
- 财(3514)
- 制(3204)
- 和(3056)
- 农(2960)
- 研究(2690)
- 策(2665)
- 组织(2637)
- 业经(2481)
- 体(2353)
- 务(2341)
- 财务(2323)
- 财务管理(2310)
- 机构
- 大学(68378)
- 学院(66394)
- 研究(22297)
- 管理(20234)
- 济(18688)
- 经济(17942)
- 中国(16699)
- 理学(16566)
- 理学院(16282)
- 京(16089)
- 科学(16051)
- 管理学(15460)
- 管理学院(15339)
- 所(12371)
- 范(11928)
- 师范(11753)
- 江(11703)
- 农(11295)
- 研究所(11070)
- 中心(10646)
- 北京(10534)
- 技术(10445)
- 业大(10123)
- 财(10074)
- 教育(9660)
- 州(9561)
- 师范大学(9327)
- 农业(9023)
- 院(7855)
- 省(7748)
- 基金
- 项目(37646)
- 科学(27616)
- 研究(27589)
- 基金(24213)
- 家(21516)
- 国家(21318)
- 科学基金(17534)
- 教育(15673)
- 省(15293)
- 社会(13529)
- 划(13011)
- 社会科(12649)
- 社会科学(12641)
- 编号(12609)
- 自然(12265)
- 成果(12094)
- 自然科(12029)
- 自然科学(12026)
- 自然科学基金(11776)
- 基金项目(11763)
- 资助(11707)
- 课题(9733)
- 重点(8854)
- 年(8418)
- 大学(8098)
- 部(7902)
- 项目编号(7782)
- 科研(7192)
- 计划(6902)
- 发(6853)
共检索到111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富强 秦红
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小学近年来进行了学科教学中德育方法的实验,在语文、数学、外语、自然、艺术等学科中进行德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整个实验的详细情况,已在有关报刊进行介绍。本文主要对实验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各学科教学中德育方法的体系与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研究学科教学中德育方法的必要性 从实践上说,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古已有之。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正银
应重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李正银一、问题的提出英国伟大的政治家、教育家弥尔顿指出:“没有学问的美德比没有美德的学问更有助于人类的幸福”。①高等教育不仅应该培养专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人。在1993年召开的一次关于21世纪的挑战及教育改革的国际会议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姚依洁 邱晟 吴佩凤 吴蓉雯 尹轶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伟
学科教学研究需要整合,以期解决分科教学带来的缺陷和弊端。学科教学可以在研究学科教学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制约性和互动性、适度与限度等方面切入和展开,它既是对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突破和补充,亦是对分科教学研究的超越与发展,更是对当前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问题的担当与尽责。
关键词:
学科教学 整合研究 学科教学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宪生
中外教育发展史告诉我们,教育与时代是一致的。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在人类即将步入新世纪的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育的分类,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是强调‘内化’与‘发展’,即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和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作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内化”和促进内在身心“发展”的主要途径。建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又是其必要的保证。所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孙锐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彰显其无穷功能,信息技术越来越凸显出重要作用。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有效运用,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一、转变教师角色,寻找整合的切入点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课堂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裴新宁
走向学科教学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向之一,构建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体系成为必需。"学习即感知与环境给养的互惠","教学即创设学习环境"是新的学习与教学的隐喻,以此审视我们的学校教学改革,其关键在于要建立面向学习者的教学系统,这种教学系统的本质特征在于:关注的是人——学习者及其学习,学习是互动的过程。所有这些互动都可以被适当利用而转化为系统运作的新动力。基于此,学科教学设计要以解决学科教学问题为导向,其实质就是设计促进学习者学习与发展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中包含了所有支持学习的资源和过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丽珍
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高等教育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营造全新的学科教学氛围,用声音、图像乃至动画、视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极大的提高了学科教学效率。与过去相比,信息技术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习者可获得的资源大大增加了,教育信息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九红
学科教学智慧是教学智慧研究新的生长点,其实质是教师对学科知识进行转化以使学生更好学习的能力,体现为教学设计智谋和现场调适机智两种形态。深刻理解学科知识、深入了解学生、更新教学信念和写作教学文章是教师学科教学智慧发展的有效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劳立华
学科馆员同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发、整合、推广学科资源,培养学生的学科信息素质,充分发挥着学科馆员在院系和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作用,成为学科信息的建设者、推介者和导航者,更有效地为学科教学服务。
关键词:
学科馆员 学科教学 学科服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启亮
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建设中的学科教学论,因为面向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而具有特殊意义。作者在指出其发展用境的基础上,就其合理的学科定位问题,学科建设中的研究方向统筹整合、基础理论与实践理论提升问题,学术队伍的优化组合及资源共享问题提出了从实际出发的积极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陆通 王凤双 杨彦华 刘厚泽
案例教学法是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论中的基本方法,基本操作程序是案例引用——问题追踪——研究讨论-分析总结四个常规的实践过程。具体操作方法是通过对一定的既定事实的叙述和充分展示,以问题追踪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挖掘问题的症结,落实课堂理论知识。从高校学科教学的具体实际和特点着手,以学科教学的需要为切入点,融会贯通地讲解学科教学中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并能结合受教育者职业素养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
关键词:
职业素养 案例教学 学科教学 实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群
高师学科教学论中的实训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的要求,指导学生在校内创设的仿真教学情境中,进行教学理论知识的意义建构和教学技能的系统训练,提高学生从教能力的教学活动。实训教学具有学科性、完整性和常态性等特点,按照"三阶段、五步骤"模式进行,在彰显学科教学论的课程价值、增强学生学科教学技能、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学科教学论 实训教学 特质 作用 模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章韬 龚建荣
教师不仅要拥有深刻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拥有宽广的学科教学知识。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两者的有机融合。通过从学习者的视角剖析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具体分析了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怎样有机融合的,在经验层面证实了上述观点。该课例是青浦经验新行动的产物。青浦经验从本质上说是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有机融合的产物,是指导有效教学的本土经验。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机融合是数学和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诉求,也可更好地解读本土经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小菊 王祖浩
PCK是教师面对具体学科内容主题时所特有的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形式的知识。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探讨了PCK的内涵和结构,结合科学教育案例阐述了PCK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对科学教学质量的影响;从课堂教学实践和有计划培养两方面分析了对科学教师PCK发展的影响。科学教师PCK的研究方法丰富多样,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类。国外科学教师PCK研究的分析对我国科学课堂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