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093)
2022(913)
2021(908)
2020(787)
2019(1802)
2018(1631)
2017(3113)
2016(1774)
2015(2204)
2014(2224)
2013(2175)
2012(2128)
2011(2116)
2010(2241)
2009(1955)
2008(1937)
2007(1907)
2006(1788)
2005(1773)
2004(1611)
作者
(5830)
(4740)
(4665)
(4353)
(3081)
(2201)
(2178)
(1865)
(1836)
(1806)
(1615)
(1548)
(1548)
(1519)
(1436)
(1416)
(1411)
(1410)
(1386)
(1299)
(1212)
(1165)
(1127)
(1077)
(1068)
(1059)
(1042)
(1008)
(927)
(912)
学科
(6928)
经济(6921)
管理(4626)
(3904)
(3344)
企业(3344)
中国(2849)
教育(2728)
方法(2179)
理论(2015)
(1871)
贸易(1868)
(1807)
(1770)
(1766)
业经(1725)
(1671)
(1498)
地方(1492)
(1484)
银行(1482)
(1443)
(1438)
金融(1438)
(1339)
数学(1276)
数学方法(1258)
世界(1249)
教学(1240)
(1128)
机构
大学(27820)
学院(26687)
研究(12681)
(10891)
经济(10606)
管理(9016)
中国(8760)
理学(7420)
理学院(7160)
(7086)
科学(7009)
管理学(7003)
(6997)
管理学院(6898)
研究所(6318)
(6213)
师范(6192)
教育(5759)
中心(5432)
师范大学(5155)
北京(4956)
(4864)
(4804)
(4364)
(4038)
(3881)
财经(3545)
(3476)
科学院(3345)
(3178)
基金
项目(14418)
研究(12050)
科学(11761)
基金(10031)
(8620)
国家(8501)
社会(7100)
科学基金(7067)
社会科(6651)
社会科学(6649)
教育(6620)
(5308)
成果(5297)
编号(5247)
基金项目(5085)
(5076)
课题(4283)
自然(4268)
自然科(4180)
自然科学(4180)
资助(4157)
自然科学基金(4117)
(3737)
重点(3608)
(3438)
(3317)
教育部(3271)
(3254)
规划(3141)
项目编号(3131)
期刊
(14891)
经济(14891)
研究(11755)
教育(9349)
中国(8063)
管理(4806)
科学(3941)
学报(3736)
(3704)
(3553)
(3090)
金融(3090)
技术(3011)
大学(3008)
国际(2478)
农业(2419)
学学(2395)
经济研究(2339)
(2227)
职业(2194)
图书(2185)
财经(2068)
世界(2007)
业经(1979)
(1851)
论坛(1851)
(1821)
问题(1770)
(1694)
书馆(1631)
共检索到50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永祥  
近几十年来,国外中小学中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角色——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他们深入学校第一线,直接参与教育教学过程,进行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和咨询工作,在学校教育目标达成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任其平  
学校心理学在美国中小学教育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服务重心日趋发展性,研究取向日趋应用性,师资培养日趋职业化,服务机制日趋系统化,发展取向日趋生态化。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具有许多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美琴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其积极的理念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视野、新取向、新技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路、技术手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以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段蕙芬  张声远  吴增强  沈之菲  徐芒迪  
本文在综合大量的教育心理学资料的基础上,认为近十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并行着两个过程,一是通过研究本土心理学的宝贵遗产和借鉴吸收国外优秀的教育心理学成果来进行理论上的构建;一是将理论应用于我国教育实际的研究。在这两个过程中,我国教育心理学取得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巨大成就。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念丽  方俊明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和内在活动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当代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趋势充分地反映了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密切结合,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也显示了作为基础理论学科在特殊儿童康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功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会金  
随着我国审计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审计学科研究将日臻完善。审计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是现代审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审计心理学产生的意义的介绍,分析了审计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提出了审计心理学的显著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审计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洪冰  
作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趋向,积极心理学蕴含着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及心理健康思想的独特理解,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代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及学科性质有相当的启示意义。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不断地完善其思想,建构其体系、发展其研究技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家麟  
作为人口学分支之一的计划生育学已经形成为一个拥有许多分支的科学群,计划生育心理学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应当承认,由于国内外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草创阶段,故研究成果和著述较为鲜见。1980年春在教育部召开的高校人口学研究规划会议上,与会者曾呼吁对人口学的各分支学科开展研究。为此,作者不揣孤陋,谨就个人所接触的资料和个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来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引起讨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利  
每一个个体都是具有积极品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挖掘。大学生心理社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对其存在的意义、指导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心理社团建设的"一二八"模式,并对深入建设心理社团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佟月华  
学校心理学家是受过专门培训的职业工作者,他们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教育者、家长及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协调行动,为学生创设安全、健康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本文从学校心理学家的界定,工作角色与职责,服务机构、对象与内容以及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等方面对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职业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和研究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职业特点对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旭  韦小满  
美国的学校心理服务系统发展比较完善,学校心理学家是该系统中最主要的两种角色之一,并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中国的学校心理工作刚刚起步,存在着工作人员的角色和功能模糊,专业化程度低、工作方法和模式不成熟等方面的问题,总体而言缺少学校心理学家这一职业角色。随着教育系统对专业心理服务的需求愈加强烈,在中国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缺少学校心理学家专业支援的问题也愈加明显。在"融合教育"成为国际教育形势的时代,学校心理学家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他们能够在教育中贡献心理学的力量,推动中国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进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盛况  
仪式是一种充满文化意义的人类创造和实践活动,群体性是仪式活动的本质属性。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群体问题方面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其中涉及到从众心理、角色扮演、群体凝聚、情绪感染、群体规范这些概念。从群体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校园仪式,发现仪式文化可以形成群体结构、强化群体情感、升华群体道德、规范群体行为。因此,在改进校园仪式活动过程中,必须明确仪式的话语对象、营造仪式的崇高氛围、凸显仪式的评价色彩、增强仪式的教化效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文  裴新宁  
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论是侧重知识的社会建构取向的两大流派。它们分别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立场研究了知识的社会建构性。本文对两派的理论假设、主要观点及其关于学习与教学的隐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着重区分了语言(作为心理发展的中介与心智表征)与对话(作为共同体的生长方式)在构成知识的社会建构基础中所发挥的不同功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季国富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立场和行动问题。做人的工作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介复杂过程。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需要科学的了解和掌握工作对象(即受教育者,以下同)——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而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存在规律的科学,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根本依据。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关系密切相关,因果相依。因此,要想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必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正确地运用心理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