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6)
2023(3113)
2022(2712)
2021(2462)
2020(2087)
2019(4837)
2018(4637)
2017(9243)
2016(4781)
2015(5371)
2014(5181)
2013(5424)
2012(4854)
2011(4473)
2010(4538)
2009(4190)
2008(4027)
2007(3433)
2006(3235)
2005(2844)
作者
(13491)
(11586)
(11446)
(10658)
(7405)
(5401)
(5002)
(4220)
(4191)
(4126)
(3976)
(3822)
(3817)
(3588)
(3556)
(3494)
(3437)
(3393)
(3281)
(3272)
(2832)
(2763)
(2645)
(2620)
(2618)
(2583)
(2533)
(2445)
(2376)
(2307)
学科
(19155)
经济(19136)
(17562)
管理(15418)
(11451)
企业(11451)
方法(9807)
数学(7405)
数学方法(7365)
服务(6230)
(5936)
业经(5626)
工作(5158)
服务业(4949)
中国(4549)
农业(4429)
(4274)
贸易(4272)
(4169)
(4079)
(4010)
理论(3720)
地方(3582)
读者(3522)
人事(3127)
人事管理(3127)
(2993)
(2839)
供销(2742)
(2742)
机构
学院(70561)
大学(69224)
管理(30725)
(27560)
经济(26834)
理学(26268)
理学院(25997)
管理学(25675)
管理学院(25521)
研究(21039)
中国(16796)
(14502)
科学(13005)
(12505)
(11041)
师范(10956)
(10789)
(10132)
中心(10107)
(10104)
(10088)
财经(10015)
旅游(9970)
(9920)
北京(9180)
(9105)
(9052)
研究所(8944)
师范大学(8885)
业大(8835)
基金
项目(47300)
科学(38027)
基金(35222)
研究(34747)
(30554)
国家(30291)
科学基金(26650)
社会(23564)
社会科(22382)
社会科学(22376)
基金项目(19217)
(18342)
自然(17126)
自然科(16734)
自然科学(16733)
自然科学基金(16466)
教育(14879)
资助(14773)
(14688)
编号(14237)
(10748)
成果(10613)
重点(9968)
(9960)
国家社会(9831)
(9555)
人文(9342)
创新(8904)
项目编号(8900)
(8898)
期刊
(32611)
经济(32611)
研究(17600)
中国(12937)
管理(10423)
科学(9362)
学报(8838)
(8795)
(8571)
图书(8039)
大学(6986)
(6677)
(6611)
旅游(6611)
(6611)
业经(6384)
学学(6298)
农业(6152)
书馆(6032)
图书馆(6032)
学刊(5325)
旅游学(5305)
游学(5305)
技术(5204)
(4937)
金融(4937)
经济研究(4856)
教育(4821)
财经(4670)
商业(4242)
共检索到104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文建  
奖励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它是服务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日益成熟的表现 ,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反映。本文从生产者服务的独特角度 ,概括了奖励旅游的属性与特点 ,并对大力扶持奖励旅游提出了有关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晓莉  保继刚  
文章基于期望理论及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运用深度访谈、焦点组访谈获取资料,并针对奖励旅游者期望、感知及行为意向进行了实证调查。通过因子分析等得出:奖励旅游者可分为工作交流、旅游观光及体验尊贵3种类型。每类奖励旅游者对行程中影响其满意的因素感知存在差异,只有与"动机"相符的各因子才是其关注的主要因素,工作交流类关注在行程中与工作交流相关的各因素;旅游观光类对行程中的观光环节更关注;体验尊贵类则对能"显示自己荣耀"的活动较关注。进一步检验了奖励旅游者参加活动后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发现单纯的旅游观光对其积极工作的行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士军  
美国的公司成功地将奖励旅游作为激励员工方式的观念输出到欧洲。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是奖励旅游最主要的国家,占总收入的90%。欧洲是美国奖励旅游主要的海外目的地,同时也是洲内市场的目的地。四个欧洲主要市场国中只有英国将其90%多的奖励旅游团送往海外,而在德国、意大利、法国,约40—50%的奖励旅游在本国进行。随着经济的复苏,就中期而言,欧洲奖励旅游市场每年将以3—4%的速度增长,基本与世界旅游市场同步发展。一、奖励旅游市场规模在西欧旅游市场中,奖励旅游可能是最难为人理解、最少记录并形成文件的细分市场。然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媛  
国外奖励旅游市场已然成熟,而国内发展则刚刚起步,奖励旅游使用者的感知效应有所偏差。本文以重庆奖励旅游市场为例,通过对该地目标企业的问卷调查,用实证的方法说明了奖励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并从微观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加快我国奖励旅游市场的繁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少湃  蓝星  
根据奖励旅游等相关概念的内涵、特征,采用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并基于供求关系规律,构建奖励旅游生命周期模型,认定激励因素的动态变化是奖励旅游生命周期演进的内在驱动力,以此提出我国奖励旅游相应的发展对策。运用这一理论框架研究奖励旅游业与奖励旅游产品的特点及演变规律,可以使一些问题简化、明晰并得以解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晓莉  刘松萍  
奖励旅游起源于西方,具有激励与示范的社会功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促进其潜在需求市场的繁荣。国内外现有研究多基于供应方视角下的目的地选择、竞争力评价、经济影响及组织策划服务等,基于企业需求方的研究还较少。文章在对16家企业奖励旅游相关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归纳出目前市场需求的3种类型:激励型奖励旅游、奖励性质的商务差旅、福利型的奖励旅游,并从运作制度化、需求定制化、收益关注度3方面分析了特征与差异;进一步分析了管理者个人决策导向、组织社会制度的力量及组织社会影响的顾虑对组织需求的影响,指出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爱新  
亚太地区的短途奖励旅游市场陈爱新上海国际会议大酒店销售部奖励旅游,相对于其他旅游活动种类,是一项新兴的旅游形式。它一般是指公司对为本企业做出卓著成绩或贡献的员工以提供免费旅行的形式给予的一种奖励。奖励旅行者在旅游途中不仅可以享受到豪华的旅行、食宿设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文敏  沙振权  
网络化使旅行社的转型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商务旅游市场是旅行社转型的重要阵地,而定制化是商务旅游市场区别于传统大众观光旅游市场的重要特征,如何满足顾客的定制化需求是旅行社面向商务旅游市场转型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奖励旅游为例,指出与顾客组成项目小组共同创造价值是解决定制化实现旅行社面向商务旅游市场转型的有效方式,然后对旅行社与顾客如何共同生产、共同创造价值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参与驱动因素的角度将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分为外在性参与与内源性参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琴琴  张梦  付晓蓉  
学术界早就关注虚拟社区知识分享的激励问题,但主要探讨单一激励模式对知识分享的影响,而对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两种激励的交互作用少有研究进行深入分析。文章通过情景模拟实验,研究旅游虚拟社区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交互作用对用户知识再分享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有精神奖励的情况下,物质奖励不是越高越好,高水平物质奖励不如低水平物质奖励对再分享意愿的激励作用;与此同时,低水平物质奖励比没有物质奖励好,即不存在“少不如无”的现象。此外,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自我效能和获益感知的中介作用,揭示了两类奖励的交互作用对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道书明   朱承蓉   张文静  
[前言] 旅游业发展到今天,赋于“旅游”这两个字一种全新的含义——新的消费模式。这就是说,人们需要新的、使人产生深刻印象的、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目前,国际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出这样的特点:细分、多样、专项、灵活,老的传统的旅游方式、旅游活动已不适应目前的市场需求。面对需求多变、不断细分的市场,如何充分发挥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优势,吸引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层次的潜在消费者对上海的兴趣和向往,这个问题是上海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从多年的旅游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深刻体会到: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应乐华  
奖励旅游属商务旅游范畴,创始于50年代的美国。起初,美国的公司为了鼓励其推销员和零售商出色工作,给予其旅游的机会以资奖励。现在,奖励旅游已不局限于此,而扩大到了其它领域。(比如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贸易形式,即由旅游代替货币,如某国向我出口一批货物,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我可不付外汇,而是采用邀请对方来免费旅游以支付债款。这大多采用在发展中国家。)另外,从地理范围来看,现在已从当初的美国遍及世界其它所有的客源国。欧洲(主要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晓莉  
文章在对广州市10家代表性旅行社的会奖负责人进行半结构性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提炼出现阶段中国奖励旅游经营的特征与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有:对奖励旅游的内涵认知国内更关注旅游成本的来源而不是活动的激励效果;购买方消费习惯不成熟、目的性不强、交易中平等沟通意识不够;奖励旅游中间商提供的产品创意性不强、组织结构不适应,管理科技含量低且与买方关系结合方式不稳定;供应商与中间商合作不稳定、服务灵活性不强且对目的地支持的依赖程度高。进一步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下,重集体主义的奖励理念影响了消费意识;旅游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成元  王磊  
考虑到旅行社在我国邮轮旅游销售供应链中的重要性,邮轮港口所在地政府为推进邮轮旅游产业发展,普遍对旅行社实施两种激励政策——组织游客奖励与营销推广扶持。但两类激励政策对当地政府、邮轮公司及旅行社的效益影响尚不明确。本文首先建立"政府-邮轮公司-旅行社"三阶段主从博弈模型,以研究两种激励政策对两企业运营决策的作用机理,并给出政府在最大化市场需求目标下的最优激励政策。其次,借助数值仿真实验分析了不同情形下基于最优激励政策时市场需求和企业利润的变化。结果表明:站在政府角度,激励政策有两种选择——仅采取营销推广激励或者两种激励方式并存,而且最优激励设计受到补贴预算、旅行社营销推广能力及其岸上游收益的影响。站在旅行社角度,作为激励政策的直接受益方,其定价与营销努力决策会受到两类激励方式的不同影响;而对于营销推广能力较强的旅行社,可以依赖于政府奖励适当提高船票价格,以改善当前国内邮轮市场的低价竞争。站在邮轮公司角度,即使自身没有直接得到激励资金,其仍能间接获得激励政策所带来的红利。研究结论可为政府的邮轮旅游激励政策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并为邮轮公司与旅行社在面对政府财政干预时提供决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林余  
当前,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引起的旅游纠纷案件逐渐增多起来。然而人们对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的法律保护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连旅游者自身也缺乏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旅游者普遍存在“不懂告”、“不敢告”、“不想告”的三不思想。由此可见,研究如何强化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切实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既是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旅游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