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4)
2023(7755)
2022(6560)
2021(6234)
2020(5166)
2019(11952)
2018(12015)
2017(22322)
2016(12516)
2015(13868)
2014(13936)
2013(13323)
2012(12136)
2011(10745)
2010(11179)
2009(10653)
2008(11035)
2007(9811)
2006(8883)
2005(8399)
作者
(32739)
(27524)
(27316)
(26284)
(17644)
(12940)
(12472)
(10389)
(10384)
(10084)
(9414)
(9118)
(9057)
(9013)
(9005)
(8310)
(8099)
(8020)
(7961)
(7810)
(7073)
(6784)
(6599)
(6293)
(6262)
(6231)
(6176)
(6081)
(5483)
(5376)
学科
管理(46817)
(42372)
经济(42294)
(41054)
(37966)
企业(37966)
(28436)
(19231)
方法(14417)
中国(14333)
(13813)
财务(13772)
财政(13761)
财务管理(13722)
(13313)
企业财务(13045)
业经(12069)
(11837)
体制(11727)
数学(11650)
数学方法(11450)
(10919)
(10649)
银行(10636)
(10015)
(9567)
(9278)
制度(9247)
地方(9110)
(8609)
机构
学院(167169)
大学(167018)
(68706)
经济(67142)
管理(62808)
研究(57225)
理学(52683)
理学院(52104)
管理学(51381)
管理学院(51022)
中国(46245)
(45333)
(35218)
科学(31479)
财经(30719)
(28486)
(28077)
(27505)
中心(25877)
研究所(24669)
北京(22496)
财经大学(22235)
(21699)
(21486)
(21485)
师范(21312)
(21082)
经济学(20886)
业大(19422)
(19161)
基金
项目(101794)
科学(80417)
研究(79020)
基金(73287)
(62402)
国家(61856)
科学基金(53490)
社会(50433)
社会科(47789)
社会科学(47777)
(39304)
基金项目(37846)
教育(37537)
(32849)
编号(32670)
自然(32515)
自然科(31735)
自然科学(31728)
自然科学基金(31162)
资助(29629)
成果(28979)
(25583)
课题(23902)
(23403)
重点(23365)
(22017)
(21435)
(21354)
教育部(20790)
国家社会(20774)
期刊
(85370)
经济(85370)
研究(58800)
(42259)
中国(42058)
管理(27154)
教育(23213)
学报(21903)
科学(20858)
(20282)
(19918)
金融(19918)
大学(17997)
财经(16841)
学学(16547)
技术(14672)
(14382)
经济研究(13490)
业经(12891)
农业(12582)
会计(10633)
问题(10488)
财会(10234)
(9117)
(9036)
财政(9036)
改革(8257)
(8257)
(8126)
理论(7964)
共检索到279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光武  马易霞  陈永林  
当前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即将开始试点。改革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调整 ,以及法律制度和机构改革问题 ,内容繁杂 ,任务艰巨。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 ,在深入分析改革对我国国库工作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国库应对改革的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信华  袁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展显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整个财政管理的基础性改革,贯穿于预算执行的全过程,改革的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推行的难度很大。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相互配合下,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改革正在顺利、平稳、扎实地向前推进,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弘力  
2005年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各地区、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改革。经过各级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一五"时期,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成就瞩目,国库收付制度的核心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政府采购规范化、科学化程度显著提高,国债管理与改革稳步推进,预算执行管理、监控及分析反映机制不断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白东升  
阐述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改革的运转模式并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梁宝柱  
国家金库是连接财政和银行关系的直接要素。国家银行受托代理国家财政金库,从而把财政和银行两个职能有别的部门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系列相互制约的关系。然而,正是这种几十年一贯制的国家金库制度,成为今天理顺财政与银行关系的一个障碍。要重构财政、银行关系,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国库制度。在新经济体制下,如何重新认识我国传统的国库制度和评价财、银关系的现状,怎样从改革国库制度入手,重塑财、银关系,是一个崭新而又重要的课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石巧云  
1 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现行的财政性资金缴库和拨付方式,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的。这种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运作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主要弊端是重复、分散没置帐户,导致财政性资金活动透明度不高,不利于财政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准确依据;财政性资金入库不够及时,退库不够规范,拨款环节多,大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滕霞光  
一、我国进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起因我国正面临着财政资金收付方式改革的新时期。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改革主要集中在财政管理体制上,对财政资金缴库方式和用款方式重视不够。如财政改革聚焦于鼓励各部门自行组织收入,鼓励自收自支,预算外资金长期被界定为部门的“自有资金”等等。这些政策在刺激单位积极组织收入的同时,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财政国库管理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注重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认真落实相关宏观政策措施,全面深化财政国库各项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成为我国财政财务管理运行的核心基础制度和重要支撑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健全和完善运行机制,推动财政国库改革从扩大改革覆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既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发挥职能作用的基础性保障。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伴随着我们党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步一步从无到有、稳步推进,从一个局部侧面见证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早期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一)中央苏区和根据地的财政国库管理(1932—1949年)。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2000年以来,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财政资金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适应了财政制度现代化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积累的经验,可以为未来改革提供参考。成就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最突出的成效是引入了大多数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做法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国库的定义,改变了国库仅仅指国家金库的狭窄认识,突出了国库是财政代表政府控制预算执行,保管政府资产和负债的一系列管理职能,强调控制、运营和报告三个层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