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2)
- 2023(7037)
- 2022(5846)
- 2021(5379)
- 2020(4501)
- 2019(9890)
- 2018(9894)
- 2017(17932)
- 2016(10330)
- 2015(12145)
- 2014(12301)
- 2013(11548)
- 2012(10615)
- 2011(9510)
- 2010(9785)
- 2009(9201)
- 2008(9361)
- 2007(8936)
- 2006(7949)
- 2005(7123)
- 学科
- 管理(33859)
- 济(32588)
- 经济(32516)
- 业(26280)
- 企(24027)
- 企业(24027)
- 中国(12970)
- 制(12643)
- 财(12309)
- 方法(10914)
- 业经(10388)
- 农(9936)
- 教育(9392)
- 理论(8925)
- 体(8720)
- 数学(7747)
- 数学方法(7645)
- 地方(7547)
- 体制(7373)
- 务(7156)
- 财务(7127)
- 财务管理(7106)
- 银(7065)
- 银行(7060)
- 和(6938)
- 行(6757)
- 企业财务(6740)
- 融(6548)
- 环境(6547)
- 金融(6544)
- 机构
- 大学(142655)
- 学院(139602)
- 济(51393)
- 经济(49967)
- 管理(49450)
- 研究(45809)
- 理学(41048)
- 理学院(40517)
- 管理学(39740)
- 管理学院(39444)
- 中国(34012)
- 京(30588)
- 财(29574)
- 科学(25374)
- 江(24132)
- 财经(21709)
- 所(21563)
- 范(21459)
- 中心(21318)
- 师范(21308)
- 经(19412)
- 北京(19345)
- 州(19067)
- 研究所(18811)
- 农(18436)
- 业大(17393)
- 院(17029)
- 师范大学(16791)
- 技术(16131)
- 教育(15918)
- 基金
- 项目(87092)
- 研究(71535)
- 科学(68454)
- 基金(59459)
- 家(49410)
- 国家(48884)
- 社会(44595)
- 科学基金(42367)
- 社会科(41971)
- 社会科学(41961)
- 省(36058)
- 教育(35677)
- 编号(31326)
- 基金项目(30900)
- 划(29615)
- 成果(28791)
- 自然(24060)
- 课题(23532)
- 自然科(23440)
- 自然科学(23434)
- 资助(23206)
- 自然科学基金(22995)
- 制(22599)
- 年(20062)
- 重点(20028)
- 部(19667)
- 项目编号(19612)
- 大学(19192)
- 性(19032)
- 创(19002)
共检索到232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汇 宗海勇
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其建设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奏响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营造优质健康、和谐创新的育人环境;坚持以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文化建设的效果和水平;坚持以制度建设和紧扣学校实际为原则,拓宽大学文化传播渠道。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月群 张文浩 卢黎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大学校园文化长效机制是其科学发展的关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是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要从加强组织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强化考核监督、创新宣传载体、促进多元文化交融和加强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文化长效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信 李晶
提升农民素质和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是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服务新农村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以及构建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部机制。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文化建设 长效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魏大鹏
征信文化是征信工作得以绵延传承的精神血脉,是征信工作者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精神纽带。征信文化建设应在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价值层面上搭建长效机制框架。在当前征信文化建设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基层央行征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应努力做到"虚与实""内与外""长与短"以及"主与辅"的结合。
关键词:
征信 金融领域 文化建设 长效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青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的软实力。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建设大学文化提出六个方面建议: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构筑共同的理想信念;把以人为本贯穿到大学文化之中;大学文化源于大学实践,是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以培养大学精神为核心,建设现代大学文化。
关键词:
大学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佑成 沈云佳 张六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发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号召,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提出高校要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这为高校这一文化高地如何推进文化育人以文化人指明了方向。作为医学高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怀化医专党委进行了战略思考和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在坚守高等医学教育本质基础上,紧紧围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孕育爱心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红旗 俞海平 丁青
从大学文化建设与历史的渊源关系入手,揭示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认同感及其传承性,一方面今天的文化建设是昨天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我们在书写着明天的历史,故而,我们将反思所做的一切,这样才能站在历史的契合点上,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开创大学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关键词:
大学 文化 大学文化建设 历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平 刘春晓
建设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大学文化必须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我国的社会价值观与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趋向,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仁爱、诚信、正义、求大同的核心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清除不良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层面的侵蚀。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丰富网络文化传播手段,构建多元化的大学文化传播体系。以网络文化传播、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大学文化评价体系建设的视角,论述我国当今大学文化建设方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杰
建构优良学风是高职院校建设的应然命题。当前,高职院校的学风存在建设理念模糊、教学管理缺位,学生学习目标缺失、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纪律意识淡薄、自律性偏低、学习氛围不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通过建构制度文化管学风、全员参与育学风、科学管理促学风、就业导向强学风、产教融合助学风、特色活动浓学风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使得高职院校的学风从根本上改观,优化育人环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学风建设 长效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游家胜
大学文化建设应当将战略谋划放在首位,立足战略高度,运用战略思维进行整体设计和战略运筹,使大学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协调、扎实有效的运行系统。谋划过程中,应当构建目标体系,理清建设思路,对大学文化建设做出全局性、前瞻性和深刻性的设计,要将结构布局的系统安排,文化内涵的多元整合,个性特色的提炼培育以及载体形式的开发与开放运行作为战略谋划的重要着眼点。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建设 战略谋划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玮琦
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企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与高校密切联系、携手合作,不仅有利于为学校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促进高校的发展,同时也能加强企业与外部的交流与联系,促进企业的多元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适度融合能够促进企业与高校双方建设的双赢。然而,当下校园文化建设与校企合作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在新的内外部环境下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校企合作"模式融合,需要人们进行更多积极有益的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大学文化首先是体现大学精神的本体性文化,而不是作为修饰的手段性文化。大学之为大学的本体性文化,是以大学师生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与文化生活为中心的大学生活方式,这是大学文化之为大学文化的根本所在。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是人,大学文化建设应始终基于大学师生,且为了大学师生。今日大学文化建设需要超越功利主义和行政化,让大学回归大学之人的大学,凸显大学作为大学问的根本意义,由此凸显大学教授在大学事务中的主导性地位,切实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确立大学之本,"本立则道生"。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师生 教授治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松
社会转型期的大学文化建设存在文化理念功利化、文化认同碎片化、文化反思简单化、文化创新表面化等文化自觉偏离。文化自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动力本源、自主择优、自我反思、驱动创新的功能,是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学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文化理念更新、文化认同教育、文化创新实践、文化生态构建,找到一条可持续、有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认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显章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对大学提出了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的要求;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令。这必将促进广大师生提高对文化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主动担当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一、大学文化建设要有宏观视角和战略眼光大学文化不仅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肩负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任。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站在国家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