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5)
- 2023(3680)
- 2022(3025)
- 2021(3025)
- 2020(2482)
- 2019(5932)
- 2018(6193)
- 2017(10595)
- 2016(7049)
- 2015(8113)
- 2014(8393)
- 2013(7374)
- 2012(6518)
- 2011(6021)
- 2010(6190)
- 2009(5289)
- 2008(5036)
- 2007(4691)
- 2006(4354)
- 2005(4030)
- 学科
- 济(20731)
- 经济(20706)
- 教育(18580)
- 中国(14707)
- 业(12526)
- 管理(12073)
- 方法(10253)
- 数学(9288)
- 数学方法(9204)
- 企(8595)
- 企业(8595)
- 农(7378)
- 理论(7161)
- 发(6404)
- 发展(6042)
- 展(5920)
- 教学(5735)
- 学(5719)
- 劳(5464)
- 劳动(5447)
- 农业(5015)
- 财(4780)
- 地方(4402)
- 技术(3500)
- 研究(3345)
- 人口(3323)
- 革(3303)
- 改革(3184)
- 业经(3177)
- 思想(3164)
- 机构
- 大学(90740)
- 学院(85244)
- 研究(32223)
- 济(28705)
- 经济(27881)
- 教育(26942)
- 管理(26397)
- 范(23083)
- 理学(23054)
- 师范(23013)
- 理学院(22659)
- 管理学(22030)
- 管理学院(21847)
- 京(20398)
- 师范大学(19232)
- 科学(17842)
- 中国(16948)
- 所(15760)
- 江(14532)
- 研究所(14268)
- 北京(13777)
- 财(13479)
- 中心(12973)
- 职业(12025)
- 技术(11851)
- 院(11420)
- 州(11033)
- 财经(10957)
- 农(10724)
- 教育学(10395)
- 基金
- 项目(52884)
- 研究(45890)
- 科学(43937)
- 基金(36040)
- 教育(30425)
- 家(30070)
- 国家(29632)
- 社会(27988)
- 社会科(26131)
- 社会科学(26128)
- 科学基金(25028)
- 省(21458)
- 编号(21190)
- 划(20354)
- 成果(19947)
- 基金项目(18351)
- 课题(17997)
- 年(15369)
- 资助(14778)
- 自然(14284)
- 部(14127)
- 自然科(14007)
- 自然科学(14004)
- 规划(13981)
- 自然科学基金(13759)
- 重点(13161)
- 教育部(13128)
- 性(12449)
- 项目编号(12373)
- 发(12136)
共检索到138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美琴 王雅鹏
自我国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发生了显著下降,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是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重要变量,既有促进女性参与市场劳动的一面,也有降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一面。一方面教育能够增加女性的工资收入,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增加女性的预期工作时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另一方面随着女性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议价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这又使女性乐于享受家庭生活,倾向于不参与市场劳动。
关键词:
议价能力 劳动参与决策 教育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凤莲 张胤钰 董晓媛
由于祖父母在儿童照料中的作用,延迟退休和全面二孩政策在实施上存在冲突。本文使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1991—2011年数据,研究祖父母和正规儿童照料对0—6岁儿童母亲劳动参与率的影响。通过两阶段残差回归法(2SRI)发现,祖父母参与儿童照料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要大于正规儿童照料,家中有一个健康的奶奶是祖父母参与儿童照料的重要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祖父母特别是祖母,在维持母亲劳动参与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儿童照料 劳动参与率 两阶段残差回归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美琴 祝平燕 王雅鹏
国际上的许多实证研究都发现女性生育子女的数量与其劳动力供给是负相关的,然而从统计数据看,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与生育率呈现正相关关系。目前,我国理论界尚未给出为何会员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合理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在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我国女性生育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正相关关系是由制度原因造成的,而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初步形成条件下,正相关关系主要是由女性的议价能力提高造成的。
关键词:
生育 议价能力 女性劳动参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凤莲 董晓媛
本文分析转轨过程中中国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和学前教育模式的选择,探讨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对不同经济阶层家庭的影响。研究发现,夫妻一方受过良好教育或者富裕家庭的女性倾向于参加有酬劳动,并更可能把子女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此外,中国的公立幼儿园并没有向低收入阶层倾斜,与私立幼儿园相比,公立幼儿园更倾向于接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孩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青青 李宏彬 施新政 吴斌珍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参与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其中低教育、已婚和与儿童同住的女性受市场化程度影响劳动参与下降最为明显。结合Connelly(1992)提出的女性劳动供给模型和共同偏好模型,本文建立了家庭各成员劳动供给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呈显著负相关,影响途径主要是家务服务价格的提升。
关键词:
市场化 劳动参与率 性别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青青 李宏彬 施新政 吴斌珍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参与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其中低教育、已婚和与儿童同住的女性受市场化程度影响劳动参与下降最为明显。结合Connelly(1992)提出的女性劳动供给模型和共同偏好模型,本文建立了家庭各成员劳动供给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呈显著负相关,影响途径主要是家务服务价格的提升。
关键词:
市场化 劳动参与率 性别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鑛 陈士芳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 it截断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正相关,女性受教育程度是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已婚女性年龄与其劳动供给之间呈负相关。丈夫月收入与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呈负相关。家庭中六岁以下孩子的存在作为已婚女性减少市场劳动时间的决定因素是不显著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关爱萍 武洪琪 姚文鑫
生育水平变动会影响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供给,但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尚有争议。基于我国1970—2021年生育率水平和女性劳动参与率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从宏观角度揭示生育水平变动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发现,我国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相关性由1979—1990年的负相关转变为1991—2021年的正相关,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总和生育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已总体呈现出一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1991—2021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互动响应关系显著,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动对总和生育率变动的冲击影响呈现滞后性,且影响程度没有总和生育率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冲击影响大。因此,在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我国应充分重视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互动影响和冲击响应关系,有效保障女性生育和劳动权益,推进性别平等的生育支持体系建设,在提振社会生育水平的同时稳定女性劳动参与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伟
习近平的劳动观、人才观和发展观是改革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问题,劳动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劳动是光荣的,劳动素质为每一个国民所必备,劳动教育应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向全体新生代;与普通教育一般的劳动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劳动教育的专业版,因此,职业教育的劳动教育要与生产实践和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关键词:
劳动 劳动教育 职业教育 人力资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詹鹏 毛逸波 李实
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持续几十年下降,在当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有必要深入剖析这一趋势背后的原因和机制。本文使用1995—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和来自百度地图的幼儿园分布数据,构造两层分解模型,重点研究了教育扩张和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扩张能够解释1995—2002年城镇年轻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的68%,是2002年之前趋势的主要原因。2002—2013年,生育行为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由不显著转为负向显著,使得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7.00个百分点(即"系数效应"),占全部下降幅度的83.95%;不过,由于生育子女的女性比例下降,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2.19个百分点(即"禀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生育行为在2013年和2018年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幼儿年龄为0—5岁期间;2018年,0—5岁幼儿若接受学前教育,会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学前教育的影响机制是,高昂经济成本迫使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增加隔代照料的概率。本文的结果有助于理解教育扩张和生育行为在不同时期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特征,据此,从经济上缓解生育负担对于提高人口生育率和缓解女性劳动供给下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婷
本文从家庭收入的角度对女性劳动参与率进行研究,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数据,实证检验配偶收入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配偶收入与女性劳动参与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即配偶收入增加1%,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会增加1.7%,且当配偶收入达到当地人均收入9.88倍或人均支出11.58倍时,随着配偶收入的增加,"收入效应"会导致女性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区分低、中、高配偶收入组发现,随着配偶收入的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会经历先快速上升之后缓慢上升再到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地,配偶收入的提高对低技能、家中有1个子女、无学龄前子女以及农村女性的劳动参与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配偶收入 已婚女性 劳动参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颜迪 张尉 罗楚亮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充分利用老年劳动力资源,保障老年群体福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和区县最低工资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堆叠”双重差分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政策对城镇老年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0%,我国城镇老年群体的劳动参与率显著提高1.44个百分点;(2)从异质性上看,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主要影响男性、低技能、低财产性收入和来自东、中部地区的老年群体;(3)最低工资政策显著提高了老年群体进入正规部门就业和离退休再就业的概率,降低了离退休的概率,也显著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工资水平。根据结论文章认为,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缓解老龄化问题和提高老年群体福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最低工资 老年群体 劳动参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吴要武
文章运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城镇劳动供给的基本现状和特征;并通过研究失业率、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剖析了目前城镇劳动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社会后果。
关键词:
就业 失业 劳动参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世伟 周闯
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和男性的劳动参与弹性,结果表明:女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明显大于男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随着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体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均逐渐减小。因此,设计并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参与,有助于城镇贫困的削减和收入差距的缩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世伟 周闯
本文应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方程和劳动参与方程进行了联立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个人能力和家庭教育背景对市场工资水平均具有正向影响,女性和男性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8.70%和5.50%;工资、教育年限、党员和户主身份对个体劳动参与的概率均具有正向影响,而年龄对个体劳动参与的概率具有负向影响,女性和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分别为0.157和0.067。因而,实施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教育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政策,可以有效地促进劳动参与和提升工资水平,有助于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