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5)
- 2023(5768)
- 2022(4770)
- 2021(4203)
- 2020(3214)
- 2019(7407)
- 2018(7080)
- 2017(13062)
- 2016(6993)
- 2015(7882)
- 2014(7987)
- 2013(8034)
- 2012(7988)
- 2011(7554)
- 2010(7843)
- 2009(7134)
- 2008(7033)
- 2007(6418)
- 2006(6172)
- 2005(5930)
- 学科
- 济(38208)
- 经济(38173)
- 业(18038)
- 管理(17035)
- 地方(16377)
- 中国(15230)
- 农(12016)
- 企(12010)
- 企业(12010)
- 业经(9953)
- 地方经济(9428)
- 发(8971)
- 农业(8660)
- 方法(7785)
- 融(7733)
- 金融(7733)
- 银(7515)
- 银行(7507)
- 行(7434)
- 学(6942)
- 发展(6629)
- 展(6604)
- 环境(6583)
- 贸(6329)
- 贸易(6318)
- 制(6251)
- 技术(6097)
- 数学(6006)
- 易(6001)
- 数学方法(5954)
- 机构
- 学院(106242)
- 大学(103626)
- 济(44879)
- 研究(44229)
- 经济(43840)
- 管理(36369)
- 中国(34169)
- 理学(29354)
- 理学院(28879)
- 管理学(28432)
- 管理学院(28219)
- 科学(27244)
- 京(24480)
- 所(23463)
- 研究所(20895)
- 财(20664)
- 中心(19457)
- 农(19404)
- 江(18492)
- 范(17398)
- 师范(17239)
- 北京(16511)
- 院(15844)
- 州(15426)
- 财经(15069)
- 省(14933)
- 农业(14723)
- 业大(14157)
- 科学院(13872)
- 师范大学(13733)
- 基金
- 项目(62836)
- 科学(49407)
- 研究(49011)
- 基金(42415)
- 家(36760)
- 国家(36368)
- 社会(30507)
- 科学基金(30435)
- 社会科(28909)
- 社会科学(28904)
- 省(26233)
- 基金项目(21949)
- 划(21568)
- 教育(21459)
- 发(20860)
- 编号(20664)
- 成果(17599)
- 自然(17545)
- 发展(17184)
- 自然科(17094)
- 自然科学(17091)
- 资助(16972)
- 展(16864)
- 自然科学基金(16756)
- 课题(15598)
- 重点(14609)
- 创(13130)
- 部(12954)
- 年(12611)
- 创新(12292)
共检索到188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沪宁
本文简述二十世纪以前传统地理学漫长的发展过程,并论及研究内涵、领域的演化。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不仅扩展了研究领域,且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都取得了长足之进展。现代地理学逐渐成为一个分支众多的学科体系,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正经历着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化的新的过程,这种既有学科综合,又有学科分化的趋势,适应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潮流。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地理学的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能力,从而相应地提高了地理科学体系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21世纪无疑地将为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地理环境的持续发展将成为研究重心。在第三次科学大综合浪潮推动下,改革传统的地理学结构,构建地理科学的新体系与方法论,对其科学价值与功能进行新审视,在理论和应用领域不断进取与开拓,才能释放这门学科所蕴蓄的科学力量。
关键词:
地理科学,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小罕
当代计算机、互联网、航天航空、自动化和传感网、环境和生态修复等技术发展很快,并渗透到许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学科。以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为特点的地理学借力于新技术应用,学科发展得到有力促进,突出表现包括:①研究时空拓展到近实时和全球,基本解决异域和极端地理环境数据难获取问题;②数据获取方式和渠道多样性促进了数据的爆发性增加,对规律和格局的分析从依赖有限时空表观信息发展到依靠新技术获取高时空动态数据开展大数据挖掘;③研究内容从静态知识获取、机理分析拓展到包括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能动性的工作;④学科发展呈现领域拓展和新技术学科交叉趋势,地理学通过与新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获得新生命力。借助新技术和地理大数据"燃料"的注入,新时期地理科学发展将在全球和区域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通过提供"复方"解决方案而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世豪
本文指出,县(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是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县(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的核心是调控人地关系。此外,本文运用县(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论证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实践价值,使区域发展理论的应用价值得到提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美华
试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陈美华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建筑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保证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建筑业的实现。一、“可持续发...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中华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不仅是谋求单纯的经济增长 ,即短期和中期保持社会供求基本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 ,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而且是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 ,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雄 李增嘉 山颖 姚学慧 王立祥
本文界定了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为我国作物生产必须走集约持续发展的路子;对作物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指出全面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物生产是关键,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时提出以禁绝陡坡地种植,改进耕作技术、持续增产、改善品质、发展产品加工、增加投入为主的促进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作物生产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晓文,李永实,余明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跨世纪的基本战略,福建作为全国沿海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尤为迫切。文章着重从文化内涵分析地域文化对持续发展的影响,认为福建文化的开放性、商业性及重视教育、强调亲缘等文化传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必须克服其文化中功利性倾向、落后的生育观念、浓厚的巫觋色彩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可持续发展 福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建华
近百年来,是地球科学得以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反映在地球科学从单一学科深入研究向学科交叉、横向发展的转变;从固体地球科学向行星地球的地球系统科学的转变;从深化对地球的认识,侧重于资源开发利用向探求地球知识、为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转变;从单一的、局部的、实际的地质现象研究向系统的、全球的,以数字化为手段的模拟推演的转变。地球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担当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也借助人类社会进步成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丰富。
关键词:
地球 科学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小罕
无人机是高新技术领域技术含量高、多学科融合度密集、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和应用普及度高的典型代表。当代地理学的发展借助无人机的应用得到很大拓展,在自然地理过程的空间视角拓展与全景动态展现、高清对地遥感数据应用、农林植保辅助作业、旅游资源利用与开发,以及低空空域资源开发与低空航路网规划等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袁玲
为直面地理科学领域的发展需求,由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于2019年11月出版的《自然地理学》一书在总结各项地理特征的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了全新的梳理。该书以地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讲授对象,是能够完全体现"自然地理学"课程应用特点的书籍。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及本科教育的指导用书,《自然地理学》在编著的同时,能够顺应课程调整的具体实施需求,兼顾整个地理学科的完整性,按照体系内知识的涵盖特点,同时删除不必要的学习内容,并着重强调基础理论学习对学生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海榕
作为高级院校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的主要教育用书,《地理科学专业导论》一书中共包含4个篇章的研究内容。第一篇主要讲述了对于地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从地理性质、地质属性等多个层次,分析了我国过往地理研究知识的弊端性问题,又从跨国外交关系的角度着手,展望我国地理学理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体发展方向。第二篇则以大学地理教育实施及全面型地理人才培养为基础,在全面统筹国家大学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俞勇军 陆玉麒
本文针对可持续发展预警函需解决的如何计量区域间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系和如何减少人为因素以及如何解决专家系统与预警模型系统的融合等难题 ,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预警信息系统 ,即以地理信息系统作平台 ,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数据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其对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的管理功能 ,实现对预警指标数据的动态补充和管理 ,在此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预警的专家系统、预警模型系统、数据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有效地拟合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可持续发展 预警信息系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亚荣
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而如何实施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范围广、学科多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有许多种方法。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 ,在可持续发展中能发挥其工程性的作用。本文就这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地理学 可持续发展 工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大悟
本文以全球环境与发展演进过程为切入点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统筹的科学发展观 ;现实地剖析了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并进一步阐述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和体制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提出旅游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可行途径的新思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 发展 旅游生态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栋生
城市最适合工业以至所有现代产业空间配置的集聚要求,所以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产业立市、兴市,中小城市依托特大城市协调、协作,构建城市群;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环境;坚持统筹兼顾,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一起抓,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城市化 城市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