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6)
2023(8888)
2022(7601)
2021(7058)
2020(6001)
2019(13459)
2018(13355)
2017(26799)
2016(13959)
2015(15803)
2014(15321)
2013(15110)
2012(13892)
2011(12340)
2010(12905)
2009(12768)
2008(11954)
2007(10924)
2006(10146)
2005(9687)
作者
(37389)
(30460)
(30250)
(28989)
(19206)
(14370)
(14069)
(11484)
(11480)
(11094)
(10110)
(10110)
(9567)
(9564)
(9289)
(9143)
(9040)
(8838)
(8762)
(8758)
(7653)
(7328)
(7320)
(6968)
(6960)
(6952)
(6808)
(6718)
(6078)
(5909)
学科
(50882)
经济(50808)
(42124)
管理(40931)
(34660)
企业(34660)
(28591)
金融(28590)
(27209)
银行(27206)
(26394)
中国(24854)
(20670)
方法(19949)
(19900)
数学(17144)
数学方法(16919)
(16216)
(14498)
贸易(14483)
(14217)
(13284)
业经(12934)
(12388)
财务(12349)
财务管理(12314)
体制(11745)
企业财务(11673)
中国金融(11340)
地方(10663)
机构
学院(192070)
大学(189248)
(83185)
经济(81287)
管理(70923)
研究(61366)
中国(59300)
理学(58591)
理学院(58054)
管理学(57250)
管理学院(56901)
(46719)
(39519)
财经(35390)
(31816)
科学(31613)
中心(31212)
(30489)
(29393)
研究所(26338)
财经大学(26234)
经济学(26210)
北京(26170)
(25558)
(25291)
银行(24514)
(24401)
(24234)
经济学院(23766)
金融(23762)
基金
项目(109156)
研究(87309)
科学(85454)
基金(77756)
(64736)
国家(64139)
社会(55172)
科学基金(54885)
社会科(52449)
社会科学(52439)
(42324)
教育(40140)
基金项目(39997)
编号(38051)
(35344)
资助(32712)
成果(32685)
自然(31872)
自然科(31134)
自然科学(31127)
自然科学基金(30543)
课题(26110)
(24775)
重点(24464)
(24268)
(24257)
项目编号(24068)
(23209)
(22602)
(22344)
期刊
(98867)
经济(98867)
研究(67241)
(41915)
金融(41915)
中国(38676)
(36650)
管理(27444)
(23465)
学报(21204)
教育(21176)
科学(20148)
财经(17938)
业经(17249)
大学(17112)
经济研究(16619)
学学(15861)
(15292)
技术(15151)
农业(14801)
国际(14137)
(14081)
问题(13500)
理论(12123)
实践(10887)
(10887)
商业(10368)
现代(9100)
财会(9072)
会计(9044)
共检索到318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晓鳞  罗朝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并购呈现出规模化、跨行业的特点,金融并购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使其面临着新的金融风险:一是金融机构越大,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就越大;二金融机构越大,“太大而不倒”的安全网措施激励了道德风险的产生;三是跨行业并购可能会增加银行的风险。随着金融并购的发展,以限制竞争和安全网为基础的金融监管已不能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方法将向以审慎性监管、信息披露和预警机制为基础的防范金融风险的方向转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蔡航  
一、全球金融购并的成因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公司宣布与旅行者公司合并,合并交易金额达到820亿美元,创造了迄今世界企业并购的最高纪录。1998年4月13日美国国民银行宣布与美洲银行合并,第一银行宣布与第一芝加哥银行合并,交易金额分别达到593亿美元和298亿美元。这几起美国金融界的并购将近来风起云涌的全球金融购并浪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顶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俊  
迈入新世纪以后,混业经营成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可以预见混业经营也 将成为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的方向。但与之对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却表现 出了明显的滞后性。特别是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不能顺应经营体制转变的趋势 而进行适时的变革,无法为金融经营体制的顺利转变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笔者对 已实行混业经营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加以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 监管组织结构的改革提出了“三步走”的设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同生辉  
从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就开始掀起了一股并购的浪潮,进入90年代,这股浪潮更加汹涌澎湃。远的不说,就在今年2月1日,法国兴业银行与法国巴黎巴银行合并,二者合并后的资本金列欧洲第一,世界第四,资产总额升为法国第一,欧洲第三。而在1998年全球10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慧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危机以来的历次G20峰会及国际论坛,各方都聚焦国际金融监管并达成了一定共识。本文在介绍国际金融监管新举措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欧盟等提出的监管方案重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奕  
国际金融一体化与金融自由化是国际金融领域最引人瞩目的两大成就,其独特的“双刃剑效应”既给跨国银行带来发展的机遇,也对跨国银行的监管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指出了传统跨国银行监管方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研讨了跨国银行监管的新方式和发展趋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静  
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界兴起合业经营的浪潮,美日等国的金融业逐步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而转向合业经营。1999年11月美国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更是标志着国际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国金融体制日益同国际接轨的今天,我国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模式是否也走到了尽头?本文在分析了国际、国内金融环境变化,并总结分业经营与合业经营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的前提下,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志芬  和秀星  
在国外,近年来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金融开放及金融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对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新的冲击。本文在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  蒋难  
混业经营、统一监管已成为新世纪全球金融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事实上也在实行混业经营,加上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需要,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面临很大挑战。本文在分析世界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的不适应性表现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加快向统一监管体制推进的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伟光  邵学言  
金融开放条件下所带来的金融运行机制的变化,导致了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向独立监管和统一监管变化的双重趋势。本文对统一监管和多边监管体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分离和合一的监管体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有效合理的监管体制的选择依赖于成本与效益的比较、金融结构的现状和发展等关键因素,并为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魏媛  
我国金融监管问题的思考魏媛从金融监管一般的发展情况和我国金融监管实践中所做出的各方面努力,可以看到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朝着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但同时这一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关于立法先行。我国金融监管基本上遵循着立法先行的原则,以体现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