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1)
- 2023(11195)
- 2022(9517)
- 2021(8783)
- 2020(7343)
- 2019(16671)
- 2018(16374)
- 2017(32464)
- 2016(17714)
- 2015(19531)
- 2014(19449)
- 2013(19356)
- 2012(18151)
- 2011(16625)
- 2010(16760)
- 2009(15653)
- 2008(15586)
- 2007(13883)
- 2006(12561)
- 2005(11372)
- 学科
- 济(69427)
- 经济(69339)
- 管理(50823)
- 业(50722)
- 企(39078)
- 企业(39078)
- 方法(31315)
- 数学(27875)
- 数学方法(27586)
- 农(21361)
- 中国(21265)
- 财(21052)
- 贸(18582)
- 贸易(18574)
- 易(18241)
- 制(16684)
- 银(15232)
- 银行(15193)
- 业经(14746)
- 行(14623)
- 融(14571)
- 金融(14571)
- 学(14004)
- 农业(13812)
- 策(12247)
- 地方(12015)
- 务(11889)
- 财务(11868)
- 财务管理(11844)
- 企业财务(11280)
- 机构
- 大学(258881)
- 学院(258725)
- 济(111245)
- 经济(108975)
- 管理(97394)
- 研究(90939)
- 理学(83677)
- 理学院(82774)
- 管理学(81485)
- 管理学院(81013)
- 中国(71681)
- 财(54985)
- 科学(54607)
- 京(54139)
- 农(48547)
- 所(47263)
- 财经(42936)
- 研究所(42753)
- 中心(41377)
- 业大(39925)
- 经(39040)
- 农业(38617)
- 江(38157)
- 经济学(34443)
- 北京(34441)
- 院(32189)
- 财经大学(31935)
- 范(31928)
- 师范(31518)
- 经济学院(31375)
- 基金
- 项目(167352)
- 科学(131103)
- 基金(122741)
- 研究(118231)
- 家(109097)
- 国家(108196)
- 科学基金(90810)
- 社会(76315)
- 社会科(72557)
- 社会科学(72535)
- 基金项目(64116)
- 省(63692)
- 自然(59502)
- 自然科(58154)
- 自然科学(58133)
- 自然科学基金(57128)
- 划(55231)
- 教育(54164)
- 资助(51349)
- 编号(46254)
- 成果(38204)
- 部(37941)
- 重点(37900)
- 发(36113)
- 创(34734)
- 课题(32581)
- 科研(32574)
- 创新(32572)
- 教育部(32168)
- 国家社会(31772)
- 期刊
- 济(120232)
- 经济(120232)
- 研究(79823)
- 中国(48035)
- 学报(43613)
- 农(43303)
- 财(40024)
- 科学(38703)
- 管理(34855)
- 融(33549)
- 金融(33549)
- 大学(32373)
- 学学(30924)
- 农业(28885)
- 教育(23456)
- 财经(21366)
- 经济研究(21027)
- 业经(19896)
- 技术(18696)
- 经(18239)
- 贸(16933)
- 问题(16883)
- 国际(16448)
- 业(14905)
- 商业(12778)
- 理论(12744)
- 技术经济(12151)
- 版(12042)
- 统计(11525)
- 世界(11501)
共检索到389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丹 涂竞
本文根据三元悖论的理论,对国际收支持续高额顺差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进行分析,发现高额顺差对我国经济内外均衡带来冲击,同时也对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制约。
关键词:
三元悖论 国际收支顺差 货币政策独立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亚培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国际收支在中国经济中暂居重要位置,其所带来的外汇占款可能已成为干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变量之一。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了三层次实证分析模型,就近年来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了较大干扰,中央银行被动使用一些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对冲,但无法对冲的外汇占款仍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这种过剩流动性既会影响中国经济,同时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影响中国经济的渠道。因此,中央银行有必要进行一系列改革,避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
关键词:
国际收支 外汇占款 货币政策 独立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柏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已经不完全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变量,因此,研究来自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发显得重要。本文通过Granger影响关系、VAR模型的冲击反应和误差方差分解方法证实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引致通货膨胀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继而揭示了外部冲击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影响。
关键词:
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独立性 外部冲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志芬
国际收支持续大规模的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外汇储备的持续快速增长,迫使央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导致货币过量供应。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了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汇率政策的制约,货币政策陷入了因双顺差持续增长带来的汇率、利率、市场流动性、经济增长的协调困境。本文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转变出口导向的外贸战略,采取综合措施化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有助于缓解国际收支双顺差给货币政策带来的困境。
关键词:
国际收支 顺差 货币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文
在开放经济下 ,采用固定汇率的最大成本就是一国不得不放弃灵活的货币政策。经分析发现 ,我国实质上的钉住制已经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 ,这一影响还会加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荣华
人民币与港币的双向流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造成影响。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应该考虑到人民币与港币的双向流通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同时,我国政府应该加快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一体化进程,尽快使我国大陆和香港两地区成为统一的货币区,实行共同的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燕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提出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只能选择其中两个目标。文章结合金融危机下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欧美金融市场利率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测度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独立性的结论,同时运用FH检验法推论出我国长期内资本控制是极弱的、资本账户将逐步完全开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亦春 许文彬
入世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面临许多新的变数,但这些变数带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互相抵消的可能。只要抓住有利时机、采取适当的政策搭配,中央银行完全可以在推进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WTO 货币政策 独立性 资本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2003年,或者更准确些说,200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人民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除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短暂例外,这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很大程度上正是归因于对冲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抑制货币信贷过度膨胀的需要:公开市场对冲操作逐渐成为货币调控的重要手段,存款准备金工具被前所未有地使用,再贷款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晓莉
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分析了我国双顺差的现状、原因。从国内外经济平衡的角度看,双顺差必然会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的这种双顺差格局不可长期持续。同时,双顺差现象对国内宏观政策调控带来难题,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构成进一步挑战。调整双顺差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中国必须尽快调整外资、外贸和产业政策。
关键词:
双顺差 外汇储备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袁仕陈
货币替代和反替代会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我国当前同时存在着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其中货币替代的程度在不断下降,而货币反替代的程度则不断增强。通过构建包含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本文运用回归方法检验了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程度。结论是,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都会影响到我国的货币供给,进而会降低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货币替代的影响更加强烈。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陆前进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首先探讨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形成机制,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完善;其次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关系;最后指出人民币市场化改革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人民币汇率逐步增加弹性,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士贵 王振杰
冲销干预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表现出长短期不一致的特征,在短期内有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在长期内,冲销干预不仅会制约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削弱其独立性,累积金融风险,导致恶性后果。对此,应优化央行票据的期限结构,完善以国债市场为核心的公开市场操作,发展外汇掉期交易,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制度,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法文宗
本文从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供给内生性、相关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等方面就目前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货币供给 内生性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