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40)
2023(3072)
2022(2538)
2021(2499)
2020(2279)
2019(5186)
2018(5146)
2017(9858)
2016(5500)
2015(6295)
2014(6253)
2013(6236)
2012(5498)
2011(4755)
2010(5058)
2009(4997)
2008(5658)
2007(5378)
2006(4850)
2005(4717)
作者
(15457)
(12626)
(12397)
(11869)
(8121)
(5826)
(5807)
(4901)
(4821)
(4745)
(4284)
(4256)
(4120)
(4006)
(3946)
(3939)
(3798)
(3765)
(3708)
(3606)
(3197)
(3065)
(3018)
(2930)
(2929)
(2870)
(2849)
(2794)
(2531)
(2389)
学科
管理(28503)
(25972)
(25291)
企业(25291)
(18409)
经济(18386)
(11543)
(10805)
保险(10714)
(9535)
财务(9515)
财务管理(9488)
企业财务(9056)
方法(9046)
(8673)
(8152)
银行(8152)
(7475)
数学(7100)
数学方法(7057)
业经(7039)
中国(6525)
(5638)
金融(5638)
企业经济(5096)
(5094)
(4744)
制度(4743)
经营(4721)
理论(4472)
机构
大学(74732)
学院(74242)
管理(34501)
(29427)
经济(28558)
理学(26091)
理学院(25859)
管理学(25639)
管理学院(25449)
中国(24588)
(21907)
研究(19397)
(16488)
财经(15244)
(13698)
(13452)
公司(12239)
财经大学(11470)
中心(11030)
北京(11018)
(10988)
(10621)
银行(10158)
科学(9945)
(9839)
(9617)
金融(9604)
(9545)
商学(9073)
人民(8983)
基金
项目(38250)
科学(29890)
研究(28958)
基金(28211)
(23339)
国家(23102)
科学基金(20777)
社会(17975)
社会科(16977)
社会科学(16969)
基金项目(14439)
(13914)
自然(13855)
自然科(13455)
自然科学(13453)
自然科学基金(13245)
教育(12996)
资助(12743)
编号(11938)
(11630)
成果(10172)
(8697)
(8304)
重点(8073)
课题(7958)
项目编号(7934)
教育部(7823)
人文(7815)
(7749)
大学(7562)
期刊
(38324)
经济(38324)
研究(27141)
(21577)
中国(18821)
(17629)
金融(17629)
管理(16911)
科学(8391)
财经(8360)
学报(7660)
财会(7379)
会计(7172)
(6984)
技术(6940)
大学(6492)
(6064)
学学(6007)
教育(5075)
通讯(5069)
会通(5047)
业经(4966)
理论(4784)
经济研究(4672)
现代(4381)
保险(4320)
(4320)
技术经济(4297)
实践(4266)
(4266)
共检索到134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刚敏  
改革开放20年来,国有经济的改革在整个经济改革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国有经济改革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但由于经济的改革与运行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风险,所以,对国有经济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的风险的讨论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治  
建国40多年来,国家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投入形成的国有资产达2万亿元左右。这些巨额的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仅有公有制,仅有大量的国有资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不会自发地呈现出来的,必须通过改革完善,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长期以来,我国对国有资产实行的是产权管理主体多元化的管理体制,这种具有浓厚的产品经济特征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于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没有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军  
试论国有股流通与国有资产管理中农信北京证券部梁军解决国有股的流通问题以及如何管理国有资产,是我国股票市场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关键,现提出如下具体设想。(一)国有股流通模式的具体设想国有股上市流通,必须坚持三个原则:第一、要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这...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春玲  张玉清  
本文结合我国国有资产改革和管理的实践,重点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体制、市场、道德和财务等几种风险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防范和规避国有资产管理风险的思路与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蓉  庞楷  
我国国有资产的风险管理关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财政收支的稳定。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手段,自保在世界各国被广泛运用于工人伤害赔偿、健康与医疗保障以及财产损失保障领域。为防范巨灾风险对自保基金的冲击,选择自留一定责任限额的商业保险成为大多数自保基金的主要策略。国有资产的风险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除了防范那些体制性的、市场的以及人为风险的同时,对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的防范也尤为重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家义  
一、国有资产及其管理的含义现实生活中,对于什么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的具体构成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例如有的认为国有资产就是全民所有制财产或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财产,有的认为国有资产就是国有企业拥有和使用的财产,有的认为国有资产就是公有制财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溢波  
试论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段溢波一、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迫切性1、促使政府职能转换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是合二为一的,这体现在财政制度或政策上,就是税利没有科学分流,政府一般没有把国有资产预算分立。税收是为满足政府社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爱芬  
一、国有资产管理(一)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把国有资产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一般经济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责任化管理,这是完善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尝试,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一种尝试,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敏  刘玉平  
国有资产管理与资产评估张燕敏刘玉平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评估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我国,资产评估也是伴随国有资产管理需要而兴起的。资产评估与国有资产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但这种关系的表现并不是显而易见的。研究二者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传钢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使高校的经营性资产从无到有,目前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本文分析了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形成和存在的必然性,揭示了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在管理和运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创新的管理体系、明晰产权关系、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清知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据统计,1950年至1988年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达21538亿元,建国以来的巨额投资,为满足全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提供了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均衡增长的支柱和脊梁。进入九十年代的“八五”、“九五”计划期内,要不断深化改革,发展有计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江  王雅莉  
在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过程中,国有资产该不该退出,退出的程度如何,采取什么方式退出都是应加以慎重考虑的问题。是沿用前期改革思路,还是转移改革重点,也应该基于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作出选择,有利于国有企业绩效提高的就保留,不利的就退出或者是进行改革。由此可见,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方向、方式和重点都体现于对国有企业的绩效建设。因此,本文意图通过国有企业绩效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对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方向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  刘传庚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国有资产。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的经营性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已近12万亿元,资源性国有资产仅土地资产约36万亿元。对国有资产管理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必须区分国有资产的不同性质分门别类地提出不同的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今井健一  
自90年代后期以来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激励和控制经营者即所谓的公司治理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在资本市场实现高度发展之前,外部股东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往往是得不偿失的。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改革,主要有“控股公司”和“授权经营”两种方式。作者认为,控股公司只能是一种过渡形式,今后宜改造成金融性的投资公司或实业性的企业集团,并对其投资范围进行大的调整。授权经营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问题,但似乎都符合中国的实际。至于对广大中小企业实行“放”的政策,不仅不应动摇,而且应以出售为主。即使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亦要适当提高经营者持股的比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道传  
一、国有资产责任化管理的必要性所谓国有资产的责任化管理,是指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国家经济机构,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按有关规定都有明确的职责,明确的权力和明确的利益,如因失职而影响生产和任务的完成,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就要相应地承担经济责任,并和物质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体现赏罚分明。对国有资产实行责任化管理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整个国民经济存在着严密的分工和复杂的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