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6)
- 2023(10912)
- 2022(8147)
- 2021(7437)
- 2020(5955)
- 2019(13289)
- 2018(13385)
- 2017(25282)
- 2016(13873)
- 2015(15168)
- 2014(15285)
- 2013(14532)
- 2012(12592)
- 2011(10852)
- 2010(11138)
- 2009(10820)
- 2008(11162)
- 2007(10078)
- 2006(9299)
- 2005(8939)
- 学科
- 业(73895)
- 企(69749)
- 企业(69749)
- 济(60981)
- 经济(60892)
- 管理(58098)
- 业经(27864)
- 财(23814)
- 农(23171)
- 方法(21355)
- 务(18262)
- 财务(18242)
- 财务管理(18225)
- 中国(17365)
- 制(17286)
- 企业财务(17270)
- 农业(17078)
- 技术(16512)
- 体(14505)
- 策(13810)
- 数学(13626)
- 数学方法(13516)
- 理论(13174)
- 划(12943)
- 体制(12524)
- 企业经济(12319)
- 和(12161)
- 经营(11367)
- 技术管理(11044)
- 地方(10465)
- 机构
- 学院(197229)
- 大学(188732)
- 济(85035)
- 经济(83520)
- 管理(79650)
- 理学(67080)
- 理学院(66523)
- 管理学(65803)
- 管理学院(65426)
- 研究(61318)
- 中国(50613)
- 财(43379)
- 京(39425)
- 科学(33506)
- 财经(32851)
- 江(32756)
- 农(31019)
- 所(29900)
- 经(29690)
- 中心(27659)
- 研究所(26272)
- 州(25398)
- 业大(25335)
- 经济学(25158)
- 北京(24784)
- 农业(23762)
- 财经大学(23716)
- 商学(23365)
- 范(23161)
- 商学院(23149)
- 基金
- 项目(120412)
- 科学(97233)
- 研究(95372)
- 基金(86673)
- 家(73006)
- 国家(72213)
- 科学基金(64412)
- 社会(62305)
- 社会科(58977)
- 社会科学(58961)
- 省(49444)
- 基金项目(45445)
- 教育(43309)
- 编号(39564)
- 划(38925)
- 自然(38394)
- 自然科(37520)
- 自然科学(37513)
- 自然科学基金(36914)
- 资助(33071)
- 成果(31795)
- 业(31050)
- 创(29058)
- 发(27569)
- 课题(27469)
- 重点(26891)
- 制(26558)
- 部(26304)
- 创新(26130)
- 国家社会(25726)
- 期刊
- 济(107333)
- 经济(107333)
- 研究(62912)
- 中国(42625)
- 财(38596)
- 管理(36565)
- 农(31513)
- 科学(24123)
- 教育(23563)
- 学报(22318)
- 融(21149)
- 金融(21149)
- 农业(21143)
- 业经(21021)
- 技术(20470)
- 大学(18781)
- 学学(17659)
- 财经(17334)
- 经济研究(16437)
- 经(15124)
- 问题(13945)
- 业(13258)
- 技术经济(11984)
- 财会(11487)
- 现代(11222)
- 商业(10472)
- 世界(10381)
- 贸(10225)
- 会计(9799)
- 经济管理(9695)
共检索到312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汉川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化改革的目标与途径林汉川OntheObjectivesoftheReformforStateEnterprisetoMakePropertyClearupandItsMethod¥(LinHanchuan)MainPoints:a...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燕平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由于缺乏产权观念,造成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模糊,产权边界不清,产权主体虚置,产权责任不明,使企业合理的运行机制难以建立,具体表现在: 1.出资权主体不清 在传统的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来管理,谁都代表所有者行使所有权,缺乏一个集中的、具体的人格化产权代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英马
明晰产权和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率的途径戴英马目前由于相当多的乡镇集体企业是靠银行贷款高负债运转,企业往往家底空空,历年的减免税资金也已经大量损漏流失。例如勤县有一个乡,共有乡办企业40家,总资产5854万元,总负债4820万元,银行贷款就达2525万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宁宁
从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我们的改革已经跨越了16个年头,国有企业的整体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好转,仅仅是"摸清了情况,明确了方向,打好了基础,下定了决心"。这是值得深刻反思的。面对如此严酷的事实,当然不难举出种种不可逾越的障碍来辩护。但是,如果改革总是停留在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之上,害怕触动各社会集团的既得利益而踌躇不前,则不仅国有企业现有的局面难以继续下去,而且将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安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当前,国有经济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刻。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竖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江总书记的这段话:既指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又指明了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根据中央的方针,从各地和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探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式与途径,使国有企业的改革与社会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笑仙
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回避着深层次的矛盾,产权问题是其核心问题。因此,应从产权明晰这一关键问题入手,寻求解决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等问题的途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成安
根据中西方企业均存在委托 -代理问题这一事实 ,就得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不是推进产权改革 ,而是要着力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委托 -代理问题的结论是欠慎重的。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安排既是造成我国国有企业委托 -代理问题严重与复杂的根本原因 ,也是造成国有企业中长期存在着政企不分或难分问题的根本原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只能从所有制结构调整入手 ,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平
对国有企业资产所有者明晰化的设想李平国有企业资产控制和经营的机构从上到下与政府行政机构重合,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资产控制经营的选择。但是,一方面,由于庞大的国有企业资产自上而下的多级代理体系超过了私有制下的任何一家股份公司,其结果是各级委托人,代理人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蒙鼎铭
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是当前深化商业企业改革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但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之前,由于“左”的思想影响,这是理论上—个禁区。只要提出“产权”关系问题,就会被戴上鼓吹资本主义、否定公有制的帽子。我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化,理顺国有商业企业的产权关系,使企业产权关系明晰化,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有人比喻国有企业改革如中国足球队—样冲不出亚洲是缺少临门一脚。否则所谓深化改革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那种同指令性计划经济结合一起的产权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斌
产权理论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当前中国企业改革中,特别要防止西方产权理论可能造成的误导。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不是产权的“明晰”或“虚置”,而是经营责任的“明晰”或“虚置”。国有企业即使私有化,也不一定解决“预算软化”问题。私有化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生产社会化必然造成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由此容易产生责任虚置问题。解决的有效办法是进一步完善经营责任制。所谓经营权方面的改革已走到尽头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我国目前存在的“重产权、轻管理”的倾向,若不纠正,很可能重犯“文革”中生产关系决定论”的错误。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朱妙芬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朱妙芬1994年以来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试图通过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既使国家仍然保持出资人身份,又使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以盈利为目标参与市场竞争,国家只以投人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从而使国有制与市场相兼容。现代企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姜树蔚
我国的国有企业制度改革,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了很多努力,但一直成效不大,一些实质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问题既多又大,对社会各方面影响也大,轻易不能解决,改革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没有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革途径和办法。本文首先分析国有企业存在的基本问题,明确改革的任务;继而论证国有企业改革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明确改革的方向和实质,坚定改革的信心;最后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内容和主要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清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