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8)
- 2023(6939)
- 2022(5949)
- 2021(5279)
- 2020(4346)
- 2019(9752)
- 2018(9638)
- 2017(18059)
- 2016(9478)
- 2015(10920)
- 2014(10984)
- 2013(10655)
- 2012(10542)
- 2011(9845)
- 2010(10419)
- 2009(9842)
- 2008(9829)
- 2007(9367)
- 2006(8819)
- 2005(8191)
- 学科
- 济(64414)
- 经济(64355)
- 管理(29939)
- 业(27027)
- 企(22912)
- 企业(22912)
- 方法(17883)
- 地方(17193)
- 数学(14859)
- 数学方法(14652)
- 中国(14185)
- 地方经济(12710)
- 业经(11996)
- 农(11980)
- 学(11517)
- 制(9365)
- 财(8744)
- 策(8314)
- 贸(8140)
- 贸易(8132)
- 融(8115)
- 金融(8115)
- 农业(8094)
- 易(7813)
- 和(7774)
- 银(7732)
- 银行(7724)
- 划(7536)
- 理论(7512)
- 行(7476)
- 机构
- 大学(152715)
- 学院(152258)
- 济(73094)
- 经济(71652)
- 研究(57349)
- 管理(55194)
- 理学(46080)
- 理学院(45499)
- 管理学(44724)
- 管理学院(44404)
- 中国(43268)
- 京(32726)
- 科学(32114)
- 财(31388)
- 所(29062)
- 研究所(25938)
- 中心(25107)
- 财经(24708)
- 江(24506)
- 经济学(23247)
- 经(22141)
- 农(21586)
- 北京(21160)
- 范(20785)
- 师范(20622)
- 经济学院(20399)
- 院(20026)
- 州(19239)
- 业大(18176)
- 财经大学(17891)
- 基金
- 项目(89399)
- 科学(70389)
- 研究(66792)
- 基金(65017)
- 家(56866)
- 国家(55957)
- 科学基金(47111)
- 社会(44508)
- 社会科(42142)
- 社会科学(42126)
- 省(33658)
- 基金项目(32805)
- 教育(29984)
- 自然(28061)
- 划(28005)
- 资助(27398)
- 自然科(27393)
- 自然科学(27386)
- 自然科学基金(26900)
- 编号(26304)
- 成果(22641)
- 发(20668)
- 重点(20218)
- 部(19867)
- 课题(18908)
- 国家社会(18785)
- 创(17540)
- 教育部(17369)
- 发展(17364)
- 展(17118)
共检索到252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纲 冯宗宪 王志勇
由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亚洲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和全球金融动荡对各国经济的冲击,使得将国家经济安全的论题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时刻保持对个体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安全因素的警惕意识,是一个健康社会的正常本能,而无视这种危机或反应迟钝则是个体和社会机体发育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天德 吕祥勍 李源源
本文从介绍新型国家经济安全理念入手,在分析对外投资与该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融合的相关性基础上,针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从微观企业预警、中观行业安全和宏观区位选择三方面提出了我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为构筑开放条件下的新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
国家经济安全 对外投资 战略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源源 吕祥勍 蒋瑛
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使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传统的国家经济安全理念下,学术界多从防御战略的角度研究外资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而新型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强调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不仅仅是对开放条件下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还应在规避风险的前提条件下实现更高的对外开放收益。其理论核心就是在发展一国的国内经济和提高世界经济融入度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为此,本文从介绍新型国家经济安全理念入手,在分析一国对外投资与该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融合的相关性基础上,针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从微观企业预警、中观行业安全和宏观区位选择三方面提出了我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为构筑开放条件下的新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奠定了一定基...
关键词:
国家经济安全 对外投资 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顾海兵 张一弓
本文从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到国家安全战略再到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演进过程,剖析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在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性。在综合国外法、专家法、指标法的基础上,得出了我国经济安全战略内容上应包括:能源安全战略、产业安全战略、贸易安全战略、金融安全战略、粮食安全战略;形式上应为:初始时的"集中——分散嵌入型"形式,逐步向完全的分散嵌入型过渡的结论。
关键词:
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演进 内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一弓 高昊 崔俊富
本文试以演进角度,从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到国家安全战略再到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发展过程,剖析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之重要性,又在"双向分析、多维思考"的原则之上,坚持"从外部着眼,内部着手",在借鉴世界经济大国经验和厘清本国特殊国情的同时,对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所包含的要素、所构成的形式加以判别和分析,以准确把握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内涵。在德尔菲法的基础上,得出了我国经济安全战略内容上应包括能源安全战略、产业安全战略、贸易安全战略、金融安全战略、粮食安全战略和科技安全战略;形式上应从初始时的"集中—分散嵌入型"形式,逐步向完全的分散嵌入型过渡的结论。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安全 战略 演进 内涵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汉林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勇坚 夏杰长
一、问题的提出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1564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按市场汇率计算,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也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造国。在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我国也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达36421亿美元,出口额连续多年高居世界第一。同时,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20种,其中,粗钢、煤、水泥产量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 郑霖豪 陈哲昂
国家经济安全是新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主权。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信心和决心。新质生产力通过经济赋能、安全筑基、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和内生保障,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但同时也面临产业挑战、资源挑战、贸易挑战、技术挑战和数据挑战等现实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构想:突破瓶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开源节流,健全关键矿产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以我为主,完善与开放相适应的风险防范体系;协同攻关,构建适应科技强国的科技创新体系;监管升级,构筑多方协同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蔡赤萌
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历史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窗口、桥梁功能。研究、总结香港在对外开放战略中经济功能的演变历史,对加深了解中国经济史的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外向型发展战略阶段(1978—1997),香港的经济作用主要体现在内地联系国际市场的主要窗口、最主要的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桥梁以及市场机制及管理经验的引入者、香港同步转型为服务型经济等方面。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阶段(1998—2007),回归后香港的经济功能从传统的中介功能向平台经济和全球城市功能转变,服务贸易和服务业投资速度加快,承担着"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服务平台、国家金融开放的缓冲带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场、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参照系以及对接国际规则的转换器等角色。两地经济关系从初期的香港优势单向带动转为两地双向互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章淼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现阶段,我国依旧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态安全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切实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强化国家生态安全机制建设。《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生态技术及经济学》一书是王浩、李文华、李百炼、吕永龙、伍业钢、严晋跃、侯立安、俞孔坚、傅伯杰等九位专家学者历经数年科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尚震宇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道路上。转轨经济所付出的成本,是由战略思路的风险控制和法治信用建设缺失导致,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国家经济战略的实现。为此通过详细的经济学论证,提出国家经济战略的实现路径,使得隐性成本显性化,从根本上保障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最后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
经济战略 隐性成本 信用体系 法律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静中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主导地位 ,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 ,既有发展机遇 ,又遇到巨大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和实施引进外资战略 ,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 ,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战略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战略 ,体制创新战略。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经济全球化 战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锐 孙天宇
近年来,伴随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日本逐渐意识到非洲的战略价值。为此,日本不断强化对非经济外交,从官方到民间鼓励日企扩大对非投资,旨在提升其对非影响力。不过,从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看,虽然日本对非经贸在所有权和内部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非洲落后的营商环境等劣势条件,决定日企对非开展出口贸易要优于直接投资。这形成了日本对非经济外交上,国家战略与投资最优的经济悖论。尽管日本为规避对非投资风险,提出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在非寻求与第三国企业合作、强调日印协同且在具体行动上不拘泥印度一方等新思路,但"亚非增长走廊"倡议的功利性、日印各怀心思、非洲国家对夹带政治"私货"行为的反感等,制约着日本对非经济外交的进度与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琪轩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面临一次战略机遇,将昔日的对手俄罗斯转变为合作伙伴;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也曾面临过类似的机遇:将欧洲最大的战争机器德国转变成盟友。美国对俄罗斯与联邦德国实施的经济战略后果迥然不同。冷战后,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战略是失败的,它让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日益疏远;而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对联邦德国的经济战略则取得了成功,将往日的对手转变成了盟友。本文试图指出: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在俄罗斯转型问题上实施了消极的对外经济战略,既没有减免俄罗斯背负的债务负担,也没及时有效地提供援助。俄罗斯的经济困境导致了其国内政治困局,也使得俄罗斯民众和精英对西方国家的认知越来越负面,美国失去了一个可能的合作伙伴。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协助昔日的对手德国进行经济重建,并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进行大规模的国际援助。这样的经济战略最终也惠及美国。因此,即便是相互竞争的国家,国家利益也存在关联性。随着当代世界安全结构的变迁,大国的利益半径在扩大,关联利益日趋明显。要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就需要关照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国家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