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0)
2023(6163)
2022(5642)
2021(5496)
2020(4883)
2019(11173)
2018(11290)
2017(22704)
2016(12489)
2015(14345)
2014(14386)
2013(14433)
2012(14089)
2011(12795)
2010(13644)
2009(13036)
2008(13268)
2007(12109)
2006(11214)
2005(10657)
作者
(37447)
(30758)
(30718)
(29229)
(19938)
(14605)
(14027)
(11672)
(11572)
(11325)
(10558)
(10507)
(9965)
(9840)
(9669)
(9280)
(9049)
(9021)
(8977)
(8928)
(8096)
(7622)
(7586)
(7310)
(7023)
(6985)
(6968)
(6844)
(6206)
(6199)
学科
(49255)
经济(49164)
管理(33615)
(33296)
(25612)
企业(25612)
方法(20297)
数学(16905)
中国(16802)
数学方法(16605)
(16092)
(14236)
(13559)
(12784)
贸易(12776)
(12524)
(12031)
银行(12012)
(11651)
金融(11650)
(11558)
(10969)
业经(10381)
农业(10097)
(8325)
(8315)
理论(8265)
(7947)
(7708)
税收(7528)
机构
大学(193220)
学院(188214)
(79683)
经济(77950)
管理(68460)
研究(68344)
理学(56981)
理学院(56261)
管理学(55293)
中国(55216)
管理学院(54937)
(42509)
(42414)
科学(38743)
(36148)
财经(32388)
研究所(31930)
中心(30311)
(30071)
(29538)
(29159)
北京(28310)
(27293)
师范(27098)
经济学(24483)
业大(24160)
财经大学(23873)
(23838)
(23624)
农业(23362)
基金
项目(108091)
科学(84470)
研究(82225)
基金(78748)
(68884)
国家(67900)
科学基金(55773)
社会(51632)
社会科(48759)
社会科学(48743)
基金项目(40931)
(38955)
教育(38204)
(34666)
自然(34379)
编号(34291)
自然科(33525)
自然科学(33508)
资助(33155)
自然科学基金(32894)
成果(31908)
(25797)
重点(24230)
课题(23862)
(22900)
教育部(22223)
(22171)
(21512)
国家社会(21095)
人文(21075)
期刊
(96395)
经济(96395)
研究(65558)
中国(38257)
(31351)
(28482)
学报(27732)
管理(26464)
科学(26120)
(24426)
金融(24426)
教育(23164)
大学(21511)
学学(19674)
农业(19215)
财经(16648)
业经(14852)
经济研究(14780)
国际(14482)
(14298)
(14268)
问题(14017)
技术(13907)
图书(11100)
世界(10832)
理论(10567)
(9953)
实践(9388)
(9388)
(8766)
共检索到309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毅  
主权宣示是国家主张和实际行使领土主权的表现形式。实践中存在形式多样的主权宣示方式,如立法性宣示、实施行政管理和司法管辖性的宣示、文化形式的宣示等。主权宣示与有效占领是点与面的关系,满足充分性、持续性、和平性、合法性要求的主权宣示证据的积累,通常可以作为国家确立有效占领的依据。对于存在对抗性主权主张的领土,国际司法或仲裁机构习惯采用的将争端双方的主权宣示行为综合起来考察,通过比较以得出何者的控制更为充分或有效,从而决定领土归属的做法,对存在未决领土争端的当事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应在主权宣示行动的常规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巩固和维护我国的固有领土主权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撑。针对与我国存在领土争端的有关国家近年来渐进地、有计划地实施"主权宣示"意图的行动,我国必须高度关注,积极采取反制措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泽林  
日本与邻国中国、俄罗斯和韩国的领土主权争端都爆发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四国的领土争端存在类似性,如与历史主权、二战期间和战后的相关条约以及美国的积极干预密切相关,通过历史回顾及对条约的解读,以国际法的视角得出结论,日本企图以无主地先占或时效理由主张钓鱼台列屿的主权是无国际法根据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开金  
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职业教育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时代。伴随新中国成立而生的第一代中国职业教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职业教育历经发展、成熟、壮大,这是一个历史的轮回。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提速,信息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的交替,以服务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为主旨的中国职业教育,兆示着新一个职业教育时代的开始,由此所牵动的职业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尤其是理念更新、体制再造、课程改良、评价重构更为重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勋  
主权财富基金资产规模巨大,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难以估量。对主权财富基金实施有效的监管是各国政府发展与保护经济的迫切需要,但监管并非总是最有效的稳定投资的方式。本文论述了建立与完善主权财富基金监管及其争端解决国际规则的必要性,剖析了主权财富基金监管的国际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认为东道国政府不应一味地通过增加国内涉外监管措施来阻止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者进入本国市场,而应充分利用包括双边投资协定在内的其他国际法规则、依靠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调整和约束主权财富基金,以趋利避害,有效实施主权财富基金监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韧  刘于萍  李志伟  
基于中国38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语境分类和词频分析,区分压制型和建设型两种调控宣示方式并构建相应代理指标,结合表内表外两种中介效应及SFA框架下的效率测算,对不同调控宣示方式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1)货币调控宣示会通过表内风险承担和表外业务扩张两个通道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施加影响;(2)压制型调控宣示会形成显著的负向效率冲击,而建设型调控宣示则存在显著的正向效率影响;(3)不同货币调控宣示方式的异质性效果在表内业务影响和表外业务扩张通道同时存在。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会受到货币政策预期变化的制约,并呈现典型顺周期特征,由此需要改善"运动式"调控并尽可能平滑政策预期波动;另一方面,选择适当的货币调控宣示方式同样重要,采用建设型宣示方式来减缓对商业银行经营的预期冲击,有助于实现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效率提升的正反馈循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饶旭鹏  
农户的经济消费是消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以西北乔村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有关统计资料对农户经济消费行为的研究,本文提出农户家庭的经济消费俭奢并存的二元逻辑:在保障家庭成员日常生活需要的日常消费中,遵循"能省则省"、"勤俭节约"的安全逻辑;在维护家庭成员获得社会认同的住房消费、家庭重大仪式等认同性消费中则遵循"竭尽全力"、"能花则花"的宣示逻辑。这种农户经济消费的二元逻辑延续了中国传统社会俭奢并存的消费伦理,更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消费主义伦理在农村扩张的结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云刚  刘玄宇  王丰龙  胡寻寻  
领土/领域是政治地理学的核心概念,领土陷阱是政治地理学的经典理论之一。论文系统整理了关于领土陷阱的成果文献,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领土陷阱理论的源起、发展及其研究议题进展,并对其借鉴意义进行了评述。John Agnew提出的领土陷阱理论基于3个地理假设:领土—国家—主权的“三位一体”、国内—国外的“二分法”、国家是社会的容器。领土陷阱驳斥了既有的国家中心主义领土观,强调重视领土主权之外的多种实效主权形式,如域外治权、分级主权、社会主权等。领土陷阱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全球治理、非传统安全、跨境移民、跨境资源保护、跨境水政治等多方面的议题,并随着时代发展展示出其强大的解释力。论文认为,领土陷阱相关研究的主张,如领土是主权的工具、要从领土主权和实效主权的复杂互动中理解领土问题、从中心和边缘的双向视角理解领土问题、从理性和历史情感中审视领土问题等,对于中国当下有效解决领土问题、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遇春  王文良  
西方国家高校组织的自主权是通过大学内部立法、决策领导、组织协调、咨询等办学活动来实现的。大学自治组织系统主要由董事会 (校务会 )、校长、评议会等组成。校长由董事会 (校务会 )选举或产生 ,代表其行使学校决策及日常事务管理。大学自治组织一般拥有组织教学、筹集经费、开展学术研究、人事使用等权力 ,而这些权力的行使一方面要受到大学内部各种权力系统、管理层以及利益集团的制约 ,同时还要受到来自大学外部的各种专门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监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清才,孔庆茵  
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由于战争和殖民统治后果的影响,使一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领土争端问题,其中包括陆地边界、海洋上岛屿归属、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划分等等。中国与多数周边国家基本解决了国家边界问题,但还与一些国家存在领土争端。依据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准则,尊重历史和现实,用政治途径来解决领土争端是唯一理性和文明的选择。中俄国家边界的顺利解决为此提供了范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褚晓琳  
渔业生产及相应行政管理是中国依据国际法"有效占领"原则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重要历史依据。有效占领是一国根据先占原则拥有领土主权的关键步骤。在偏远或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有效占领的标准可适当降低,只要占领国行使和展示了与领土情况相适宜的主权行为即可。中国南沙群岛远离大陆,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古以来渔业便是南沙开发管理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中国南沙渔业发展史不仅证明了中国因航海和渔业开发最早发现了南沙群岛,而且证明了中国因实施渔业行政管理而对南沙群岛及其海域实施了相适宜的管辖行为,有效占领了南沙群岛,拥有南沙主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广宇  
教育主权是包容于国家主权之内的涉及教育事务的最终决定权。随着国际社会格局的变化和发展 ,教育主权受到来自包括 WTO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制约。 WTO通过教育服务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教育商业机构的设置和自然人的流动等方式对教育主权产生重要影响。在入世的背景下 ,国家教育主权表现出弱化与强化、融合与冲突、本土性与实现形式的多样性等特征和趋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明  
本文通过考察近年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表现,比较分析其成因,探讨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警示,建议对房地产过热、地方政府债务和"双顺差"发展模式等问题保持足够的警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杰  李金叶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不仅要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还需从制度创新角度完善低碳法律制度,激励与推动中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是全球发展低碳经济而制定法律法规的国际法正式渊源,是低碳经济国际立法制度的基石。为引领和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以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为典型的发达国家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部署,从法律制度方面保障其具体实施,在低碳经济发展立法方面已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中国在低碳经济领域立法略显滞后,还未形成严密、完整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立法有益经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注重法律规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馨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之后,全球经济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回升。但自去年年底以来,在冰岛和乌克兰等国的主权债务评级遭降级之后,包括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及西班牙在内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晓晨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国家主权的限制 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作用逐渐减弱,不得不在一些适当的领域限制或让渡国家主权。各成员方加入WTO,即意味着主动限制自己的主权或将自己的部分主权交给WTO行使。WTO体系采取“一揽子”签署方式,只要成员方签署“一揽子”协议,就表明同意接受其争端解决机构(DSB)的管辖,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在WTO建立之前,因GATT采取“肯定一致”的原则,即当事双方之间的争端是否交予专家组审理及专家组审理的报告是否能被通过要经过全体缔约方协商一致决定,故有可能出现任何进入专家组审理的程度被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