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6)
- 2023(7461)
- 2022(6248)
- 2021(5770)
- 2020(4549)
- 2019(9853)
- 2018(9461)
- 2017(17585)
- 2016(9064)
- 2015(9649)
- 2014(8787)
- 2013(7933)
- 2012(6943)
- 2011(5820)
- 2010(6334)
- 2009(6107)
- 2008(5236)
- 2007(4368)
- 2006(3804)
- 2005(3334)
- 学科
- 济(27483)
- 经济(27437)
- 管理(26477)
- 业(25434)
- 企(22346)
- 企业(22346)
- 审计(12112)
- 方法(10270)
- 财(10208)
- 中国(10008)
- 农(9990)
- 业经(8327)
- 制(7353)
- 数学(7335)
- 数学方法(7240)
- 务(6686)
- 财务(6672)
- 财务管理(6606)
- 企业财务(6271)
- 贸(6257)
- 贸易(6245)
- 农业(6164)
- 易(6104)
- 各类(5874)
- 理论(5527)
- 融(5388)
- 金融(5387)
- 技术(5366)
- 体(5350)
- 学(5248)
- 机构
- 学院(113396)
- 大学(110592)
- 济(43922)
- 管理(43890)
- 经济(43043)
- 理学(38136)
- 理学院(37774)
- 管理学(37211)
- 管理学院(36994)
- 研究(33775)
- 中国(26327)
- 财(23620)
- 京(22525)
- 财经(18983)
- 科学(18431)
- 经(17332)
- 江(16645)
- 中心(16580)
- 所(15168)
- 范(15006)
- 师范(14902)
- 财经大学(14363)
- 农(13699)
- 经济学(13657)
- 州(13445)
- 业大(13278)
- 研究所(13149)
- 北京(13004)
- 商学(12981)
- 商学院(12852)
- 基金
- 项目(78018)
- 科学(62854)
- 研究(61967)
- 基金(57056)
- 家(49709)
- 国家(48825)
- 科学基金(42519)
- 社会(41136)
- 社会科(38918)
- 社会科学(38903)
- 省(30502)
- 基金项目(29668)
- 教育(28733)
- 编号(26048)
- 自然(25334)
- 划(25262)
- 自然科(24695)
- 自然科学(24689)
- 自然科学基金(24224)
- 资助(21381)
- 成果(21340)
- 重点(17730)
- 课题(17546)
- 创(17405)
- 国家社会(17352)
- 部(17312)
- 制(16926)
- 项目编号(16758)
- 性(16658)
- 发(16633)
共检索到168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俊生
审计问责作为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其边界反映着审计机关与国家治理需要之间的功能适配程度,具有动态性、模糊性和相对确定性等特点。现有的人民利益边界观和财政资金边界观,属一维界定,对审计问责的重点和参与治理的范围不能给予必要回应,制约着审计问责的功能输出。高效的国家治理,需要审计问责构建一个由财政性资金维度、公共利益维度所组成的"弥散型"的二维边界区域,以实现问责范围视觉化、问责力度精细化、问责治理协同化。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问责 边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雷俊生 马志娟
审计问责是国家治理的工具之一,它有利于加强政府责任、实现国家良治。任何实现良治的国家均有一套良好的问责制度作为保障。许多国家的审计法规对审计问责作出了具体规定。国家治理的功能需求与审计问责的供应不足是一对矛盾。为了缓解甚至消除这对矛盾,不仅需要扩大问责范围、完善参与机制、拓展问责方式以拓宽审计问责参与国家治理的广度,而且需要强化机制问责、完善绩效问责、构建风险问责以拓展审计问责的深度,同时还需要整合问责资源、创新问责方式、完善问责立法以加大审计问责的力度。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审计问责 国家审计 国家良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维培
"鉴证"和"问责"是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两项重要职能。国家审计的"鉴证",是对国家账目、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政府财政事项与信息,授权发表的证明意见,是国家审计法定的基本职能;国家审计的"问责",是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监督职能,它通过绩效审计,以及延展而出的项目评估、政策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反腐败审计等形式发挥作用。从"鉴证"到"问责"的职能演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一股潮流,反映了各国审计机关渴望参与全球治理的强烈意愿。在全球语境下,中国国家审计应强化鉴证功能,全面启动绩效审计,建立重大项目定期审计评估制度,继续加大审计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形成系统科学的问责机制,提高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鉴证 问责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全球视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秀 郑石桥
沿着国家治理整体构造、问责机制到国家审计这一逻辑路径,探究国家审计的本质,并解释国家审计差异化的原因。国家治理基本构造可分为四个层次,国家审计本质上属于经济问责,问责对象是政府治理系统中的任务确定及资源配置子系统。在经济问责系统中,国家审计的基本功能是经济问责信息保障机制,由于各国的国家治理整体构造和问责机制不同,因而出现不同国家的审计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婧 熊琴琴
一、引言国家审计对象是国家审计机关直接作用的对象,也称为国家审计客体,它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国家审计审计谁",主要的问题是"国家审计审计什么单位",这是国家审计理论构建不可回避的问题。各国审计法规都对国家审计对象进行了界定,理论界也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国家审计的对象,但由于国家审计对象的界定服从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思颖
文章以问责为视角,探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即,有利于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但有可能损害教师教育的独特性;有利于推动师范院校的内部改革,但有可能带来教师教育应试化和解构倾向;有利于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发展,但存在教师教育进一步弱化和边缘化的危险。基于此,文章建议:加强教师教育体系顶层设计,从单一问责模式转向多层问责机制;加强师范院校内部治理,从外部问责转为内部责任,从结果问责转向过程问责;优化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行政问责走向专业问责。
关键词:
问责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立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提出国家审计是为了落实公共责任,检查、评价与报告公共资源(包括国家财政)的获取、占有、配置和使用过程的信息及其所反映的行为和事项是否符合特定标准、规范,是信息质量的独立保障机制。文章通过国家赋予国家审计的权力结构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监督论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阐述了国家审计在信息质量保障方面具有的权力与优势,提出了以信息质量保障为着眼点,国家审计在经济治理、政治治理和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作用的实现方式。结合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安排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强化和完善国家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方面发挥作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夏丽 许莉
本文以审计署2004~2012年审计结果公告数据为样本,从问责主体、问责客体及问责范围三个维度实证分析我国政府审计问责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受托责任"及"国家治理"理论提出了完善审计问责制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靳思昌 张立民
随着政府角色的定位与财政职能的演进,和我国从"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过渡,对国家治理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意味着需要重新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同时,国家审计与国家财政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国家财政的转型必然要求和带动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转变。国家治理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实现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换取满足其需要的公共产品,可见,公共产品在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公共产品高效、公平地满足纳税人的需要,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发挥监控作用的国家审计必须相应地变革。因此,本文提出将国家审计的客体定位于公共产品,以保障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履行其公共受托社会责...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政府治理 公共产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洪 王素梅
国家审计从产生之日起,就带有问责的含义。随着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国家审计作为政府问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问责的效能日益彰显。同时国家审计的范围随着政府责任的扩充而日益丰富。本文以问责为基础提出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国家审计发展框架,以期对后期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问责 国家审计 政府责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冯均科
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当国家治理“人本化”成为一种趋势时,国家审计也应将其物化的审计对象予以人格化,进而建立以问责政府为导向的审计制度。问责政府所赖以形成的政治基础是,政府不论如何强大,它仍然充任一个代理人的角色;政府必须承担起法定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与经济责任;问责政府必须寻求一种权威性的政治支持。从国家审计发展看,问责政府应当是审计制度建设的基本命题;解决这个命题,应当做好组织制度设计、法律制度设计、人事制度设计、作业规则设计和拨款制度设计等工作。在问责政府导向下,我国审计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审计体制的调整、审计职责的转变、审计权限的转型和...
关键词:
问责政府 国家审计 制度建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雅慧 王阳 唐汉卫
21世纪以来,受教育权力分散化、市场机制、参与式民主以及绩效问责不足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多元学校问责日益成为OECD国家教育治理的新兴方式。多元学校问责是指多个主体根据学校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资源等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监测,以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改善与提升。多元化的问责主体、多样性的问责方式、横向性的问责机制是多元学校问责的显著特征。在推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化背景下,多元学校问责已成为OECD国家基于各自国情而展开的一种实践方式,而精准识别利益相关主体、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以及提高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力也已然成为OECD国家有效实施多元学校问责的重要经验。
关键词:
多元学校问责 教育治理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铮
金融领域公共权力具有行政权力和经济权力双重属性,国家金融审计定位于对双重属性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既属于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也属于金融治理的组成部分。金融治理决定了金融审计的直接目标,国家治理决定了金融审计的最终目标。金融审计的职责界定应当遵循金融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功能路径,以对金融领域的审计为中心,辐射到对经济社会运行全局的监督。协同治理是金融审计的发展方向,应加强金融审计内部协同,金融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的协同,金融审计与其他部门的协同。
关键词:
金融审计 治理 公共权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岚
金融审计要发挥完善金融体系治理的作用,应适应金融业发展趋势和金融监管体系变革潮流,围绕大国金融崛起战略、推动重大金融改革;围绕防范和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围绕转变金融发展方式、推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围绕金融热点问题、加大查处新型金融犯罪问题力度。因此,金融审计要整合各种审计力量和监管资源,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提高数据精准分析能力,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多种审计方式有机结合,加强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和专项调查,提升审计效能。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俞金华 高梦霞 陈洁
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实质上是依法运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通过发现问题并指出改正方向,促使被审计单位整改,进而推动国家治理。本文从目前国家审计整改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对制约审计整改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探寻审计"整改难"的主、客观因素,研究推进国家审计整改工作的策略,以实现利用审计成果促进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审计整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