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73)
- 2023(6493)
- 2022(5409)
- 2021(5017)
- 2020(4048)
- 2019(8886)
- 2018(8569)
- 2017(15445)
- 2016(8506)
- 2015(9426)
- 2014(9602)
- 2013(8833)
- 2012(8158)
- 2011(7529)
- 2010(7568)
- 2009(7038)
- 2008(6809)
- 2007(6141)
- 2006(5580)
- 2005(5083)
- 学科
- 济(29737)
- 经济(29693)
- 管理(25110)
- 业(19239)
- 企(16401)
- 企业(16401)
- 学(9983)
- 方法(9935)
- 中国(9708)
- 制(9123)
- 农(9025)
- 体(7945)
- 地方(7827)
- 财(7804)
- 业经(7705)
- 数学(7661)
- 数学方法(7491)
- 理论(7203)
- 环境(6678)
- 银(6027)
- 银行(6010)
- 融(5851)
- 金融(5844)
- 行(5817)
- 农业(5604)
- 划(5388)
- 体制(5349)
- 和(5226)
- 教育(4974)
- 发(4776)
- 机构
- 大学(121158)
- 学院(121066)
- 研究(44773)
- 管理(42527)
- 济(40952)
- 经济(39642)
- 理学(35952)
- 理学院(35443)
- 管理学(34530)
- 管理学院(34323)
- 中国(33487)
- 科学(29914)
- 京(27842)
- 所(22909)
- 农(22902)
- 财(21004)
- 研究所(20918)
- 中心(20607)
- 业大(19843)
- 江(19524)
- 范(18041)
- 农业(17992)
- 师范(17776)
- 北京(17494)
- 院(17168)
- 财经(16067)
- 州(15632)
- 技术(15252)
- 经(14487)
- 师范大学(14370)
- 基金
- 项目(83596)
- 科学(65210)
- 研究(59353)
- 基金(59308)
- 家(53581)
- 国家(53169)
- 科学基金(44825)
- 社会(36389)
- 社会科(34382)
- 社会科学(34372)
- 省(33532)
- 基金项目(31594)
- 自然(29798)
- 自然科(28999)
- 自然科学(28987)
- 划(28708)
- 自然科学基金(28424)
- 教育(27498)
- 编号(24062)
- 资助(23149)
- 成果(20032)
- 重点(19462)
- 课题(17903)
- 发(17573)
- 部(17278)
- 创(17015)
- 计划(16158)
- 创新(15989)
- 科研(15784)
- 国家社会(15234)
共检索到186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白中科 周伟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周妍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分析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的缘由、案例、内涵与实现途径,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趋势外推法等。研究结果:(1)中国地理结构的先天脆弱性、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剧烈扰动、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等国情,倒逼中国必须进行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2)举证反思了以往国土空间黑土地、盐碱地、河漫滩、工矿用地、荒漠、河流湖泊、流域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提出了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要素层面、认知层面、原理层面、修复层面、管理层面的逻辑关系与思想内涵,以及科学技术有所突破、管理机制形成合力、专业学科内涵得以拓展的实现途径。研究结论:生态系统管理是解决发展与保护之间问题的重要方法论,是破解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过程中生态要素的综合性与管理事权的部门化、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与区域的政区化、生态工程的长期性与行政管理的届次化三大矛盾的重要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建 董建权 刘焱序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国家战略任务。2019年6月,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列入15个重大研究课题。2019年10月,党的十九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威 贾文涛
当前,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转型,以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思想,强调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关注国土空间全要素,以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功能,以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国土空间质量,以生态系统修复打造美丽生态国土,以整治修复制度体系建设筑牢美丽国土根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沁文
读了薛军同志的《统计整体功能与综合治理》一书,受益匪浅,不少读过此书的人也有同感。该书能够得到读者的好评,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该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薛军同志60年代毕业于山西省委党校政治系,系统地接受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良好教育,曾在学校、工厂和几个部门工作多年。这种经历和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备了较高的政治、经济才干,长时间地在地市级和省级统计部门主持工作,更使他系统地掌握了现代统计科学知识和宏观经济研究及经济管理知识。因此,可以说,该书正是作者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际经验结合的产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保平
本文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以水土保持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基础,在充分认识小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探讨了治理与调控的原理、内容、方法、措施和过程,目的在于探索出一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小流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初步建立小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调控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综合治理 调控方法 调控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静玉 王发曾
交通性公共空间分为联通性道路空间和生活性道路空间。分析了联通性道路空间盲区和生活性道路空间盲区的特点,探讨了公共空间盲区的成因,分析了交通性公共空间对城市犯罪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性公共空间盲区治理的基本思路。指出联通性道路空间盲区治理的重点在于治理机动车辆的违规行驶、停放和行人的随意穿越;生活性道路空间盲区治理的重点在于治理人车混杂和人车拥挤。最后从合理的安全性规划设计、科学的交通管制手段、即时性的交通安全防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公共空间盲区治理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交通性 公共空间盲区 综合治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贺 张舒迪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常态"时期。"新常态"的到来对于当今中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家应当坚持深化改革,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征信系统应在对诚信道德体系的重构与推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刑法》可以考虑将公民个人信用评级与禁止令相结合,形成新型刑罚或保安处分措施,通过限制低信用评级人的经济或交易行为,对例如与互联网相关的等新兴产业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进行源头上的预防与治理,为新兴产业发展和中国经济转轨保驾护航。
关键词:
征信 新常态 社会治理 互联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晖明 温娜
本文认为城市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并且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城市病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或是环境问题,而是大量问题的综合,而且对于中国城市而言,还有一些特别的原因。在目前,中国城市病主要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短缺、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贫困城区形成三个方面。所以,治理中国城市病需要运用系统性的措施和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才会有成效。最后,本文结合已有的经验和建议,梳理出具体治理城市病的方法。
关键词:
城市系统 复杂性 城市病 综合治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春侠
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分设以后,基层金融系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无论是金融系统的安全监管主体、形式,还是基层人行的保卫工作职责、任务,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必须分析基层金融系统“综治”工作的问题,探讨对策。
关键词:
金融系统 综合治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瑞华 赵越 王东 吴悦颖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精神,财政部会同环保部、水利部等相关部委积极推进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国土江河综合整治新模式,2014年选择区位重要、基础较好、问题典型并且已有若干资金政策支持的滦河流域和东江流域作为国土江河综合整治首批试点,率先实施,试点期限暂定三年,中央财政预计投入45亿元支持两个流域国土江河综合整治工作,以系统推进资源集约利用与配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兰维 张鸿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结合自身实际及资源开发利用特点,探索市域范围内分区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针对中部山岳地带、北部丘陵高原与南部平原区域不同的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别侧重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国土综合整治 矿山地质环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大玮 王砚田 潘学标 林启美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生态脆弱与贫困主要地区之一,也是影响内地大气环境的主要沙尘源地。我校师生与当地科技人员经过近20年的长期攻关研究,针对水蚀、风蚀和春旱等主要生态障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以防沙为主的生态保护型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提出了以丘陵为单元和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基本模式,总结了农牧交错带系统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基本途径,同步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供国内其他生态脆弱与贫困地区借鉴。本文还总结了近20年攻关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主要经验,并展望了农牧交错带的发展前景与研究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梅
城市化是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有效方式,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但大城市人口的过度聚集又会对城市的承载力造成巨大压力以及"城市病"的集中爆发。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是北京"城市病"突发的根源所在,如何实现首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首都城市发展的内在肌理出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切实构建能适应后工业时代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体系。
关键词:
特大城市 综合治理 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