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07)
2023(4194)
2022(3607)
2021(3280)
2020(2904)
2019(6889)
2018(6486)
2017(14328)
2016(7187)
2015(8241)
2014(8177)
2013(8387)
2012(7879)
2011(7155)
2010(7102)
2009(6874)
2008(7102)
2007(6429)
2006(5657)
2005(5320)
作者
(19969)
(16420)
(16411)
(15731)
(10930)
(7909)
(7720)
(6486)
(6158)
(6114)
(5806)
(5699)
(5349)
(5236)
(5231)
(5159)
(4930)
(4776)
(4739)
(4420)
(4246)
(3995)
(3872)
(3791)
(3732)
(3703)
(3692)
(3493)
(3327)
(3244)
学科
(39221)
经济(39181)
(24981)
方法(24653)
管理(23353)
数学(23133)
数学方法(23083)
(21237)
企业(21237)
(17158)
银行(17013)
(15689)
(14446)
(12500)
(10845)
金融(10845)
业务(9947)
(9594)
制度(9593)
(9230)
财务(9228)
财务管理(9212)
企业财务(8964)
银行制(8492)
中国(8128)
(6722)
贸易(6714)
(6332)
(6280)
业经(5981)
机构
大学(109508)
学院(105745)
(53052)
经济(52237)
管理(45981)
理学(39370)
理学院(39093)
管理学(38818)
管理学院(38609)
中国(32562)
研究(29747)
(28488)
财经(23039)
(21384)
(21188)
(21123)
银行(20464)
(19063)
经济学(18292)
财经大学(17660)
(16984)
经济学院(16872)
金融(16711)
(15875)
中心(15803)
商学(14411)
商学院(14322)
北京(13405)
(13336)
(13279)
基金
项目(65719)
科学(53907)
基金(52533)
研究(48547)
(43346)
国家(43025)
科学基金(39130)
社会(34523)
社会科(33107)
社会科学(33098)
基金项目(27541)
自然(24527)
自然科(24044)
自然科学(24041)
自然科学基金(23687)
资助(23238)
教育(23058)
(22782)
(19346)
编号(17930)
(16850)
教育部(15761)
人文(15321)
国家社会(15147)
成果(14391)
重点(14067)
(13896)
大学(13803)
(13381)
社科(13245)
期刊
(51572)
经济(51572)
研究(37393)
(31523)
金融(31523)
(23332)
管理(16744)
中国(16262)
财经(13334)
学报(11680)
科学(11287)
(11098)
大学(10183)
(9995)
学学(9753)
经济研究(9046)
(7780)
国际(7765)
技术(7644)
问题(7245)
理论(6826)
业经(6618)
技术经济(6140)
实践(6090)
(6090)
统计(6005)
商业(5889)
(5454)
财会(5215)
农村(5161)
共检索到166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立  张建春  胡波飞  
证券投资基金与商业银行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证券投资基金的大规模和多元化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参与。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投资基金有利于开拓新的效益增长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资源。目前,虽然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但可以合理规避。商业银行应立足基金的托管与代销业务,逐步参与基金的发起和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欢  
本文在详细界定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基础上,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3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进行多角度解析。同时,本文实证检验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其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并降低其波动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岱松  
实证研究以及实践经验表明,在20世纪30年代的金融危机中,之所以有大量商业银行倒闭,主要原因在于其多属于单一型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故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将促使收益多元化,增强抗风险能力。商业银行参与证券投资基金模型多样,主要以金融控股集团和全能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为典型。为分散、避免混业经营的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及法律风险发生,应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完善金融"防火墙"制度,严格督导金融机构履行资本充足率指标,故商业银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资本充足性监管的特殊性在于对商业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实行"资本双充足"原则。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胡斌  
本文采用横向和历史对比方法,分析了主要的国际性商业银行和部分中资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数据。结果表明:各家银行的资产中,证券投资业务均占据了比较重要的比例,但是重要程度各异;主要的商业银行在按揭抵押债券和资产抵押债券方面的投资比例呈上升趋势,交易类资产的比例也在上升,同时交易收入对银行收益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说明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增大了;同期证券投资的利息收入占比在近五年来没有明显变化;综合考虑证券资产结构和估值状况,花旗银行在次级房贷抵押债券投资方面会受到较大冲击。文章认为分析美国商业银行在次级房贷抵押市场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辉  夏广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继琼  
美国商业银行的派生证券及其业务李继琼派生证券是从股票、债券等基本金融证券中派生出来的金融契约。它们的价值变化与基本金融证券紧密相关。派生证券有期货、买卖选择权、互惠信贷等.近年来,美国商业银行及公司间的派生证券业务开展得轰轰烈烈.成功者乐得利润,失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向莉  桥恩·A·C·桑托思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悦  李红琨  
在国际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的大趋势以及我国银行业逐步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始探索参与证券业务的路径和模式,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开拓新的利益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活跃金融市场、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和提高金融市场的整体抗风险能力。本文由分析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依据入手,重点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现状与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素华  
本文通过研究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对银行运行成本和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后发现 ,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适度性应满足 :介入范围的边际收益 (银行外部交易成本与金融系统社会监管成本的下降幅度之和 )等于其边际成本 (银行内部管理成本的上升幅度 )。就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 ,我们应鼓励内部管理比较规范的银行 (比如上市银行 )率先介入某些证券业务 ,对符合条件的银行介入相关证券业务要求采用金融控股公司等组织形式 ,并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 ,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家恩  陈金贤  
本文讨论了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业务可能引致的激励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业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但就社会意义而言,银证混业并不必然优于银证分业,因为全能银行和企业的均衡可能通过"合谋",以损害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为代价,提高自身收益。在不考虑公平性的前提下,当再融资成本较高时,银证混业会提高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当再融资成本较低时,银证混业会降低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如果同时考虑公平性和效率,则银证混业体制下全能银行和企业的均衡决策远离于社会最优状态的可能性会更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文华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开展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既面临着政策支持、市场空间大、监管更加规范等机遇,也面临着信用风险有所暴露、基础资产集中度高、外部增信效果有所减弱等挑战。对此,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应坚持合规的发展原则、明确客户筛选标准、审慎把控基础资产质量、设置有效增信措施、加强项目全流程管控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成娜  
"综合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方向1。商业银行投资设立证券公司是综合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商业银行法》第43条和《证券法》第6条的限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不能在境内直接投资设立证券公司。但在金融业实践中,事实上存在三种途径:国务院特别批准设立、商业银行从境外转投境内设立和监管部门特批股权转让设立。本文就商业银行投资设立证券公司的可行性及股东适格性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放松管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  黄雪宁  
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进入加速期,基于我国现实背景深入分析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本文基于面板计数回归模型,对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微观层面因素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区别,并且在控制政策因素后,不良贷款率和盈利性因素的影响更加显著;非上市银行涉足资产支持证券的目的在于业务拓展和推动经营转型,而上市银行更偏好于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功能;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下,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功能逐渐被银行体系重视。因此,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审慎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表外化"模式,从基础资产池质量、信息披露、信用评级和增级等方面对"表外化"模式进行要求和完善,并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框架下,实现资产证券化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