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7)
2023(10848)
2022(9098)
2021(8498)
2020(6941)
2019(15183)
2018(15142)
2017(26890)
2016(15385)
2015(17571)
2014(17384)
2013(15947)
2012(14964)
2011(13893)
2010(14308)
2009(13386)
2008(13204)
2007(12448)
2006(11263)
2005(10304)
作者
(42880)
(35708)
(35594)
(33621)
(22732)
(17180)
(16266)
(13842)
(13662)
(13095)
(12069)
(11994)
(11339)
(11237)
(10994)
(10939)
(10806)
(10633)
(10382)
(10294)
(9152)
(8965)
(8665)
(8573)
(8188)
(8099)
(7930)
(7917)
(7423)
(7069)
学科
(56243)
经济(56174)
管理(39567)
(34439)
(26819)
企业(26819)
中国(22598)
地方(18750)
(17834)
方法(15628)
业经(14781)
教育(13944)
数学(12284)
理论(12186)
农业(12072)
(12063)
数学方法(11957)
(11553)
(11239)
银行(11223)
(11159)
(11132)
金融(11131)
(10977)
(10966)
(10717)
贸易(10705)
地方经济(10394)
(10269)
教学(9613)
机构
大学(208992)
学院(206900)
(74287)
研究(74014)
经济(72214)
管理(69465)
理学(57838)
理学院(56997)
中国(55373)
管理学(55353)
管理学院(54984)
(46372)
科学(46352)
(37996)
(36080)
(35246)
(35067)
(35039)
师范(34913)
研究所(33911)
中心(33698)
北京(30130)
业大(29617)
(28958)
师范大学(27167)
农业(27124)
(26824)
财经(26819)
技术(26242)
教育(25714)
基金
项目(127536)
研究(99970)
科学(99042)
基金(85454)
(73022)
国家(72240)
科学基金(61369)
社会(59715)
社会科(56175)
社会科学(56166)
(54205)
教育(49901)
(44638)
基金项目(44065)
编号(43754)
成果(39022)
自然(37205)
自然科(36386)
自然科学(36377)
自然科学基金(35659)
资助(34901)
课题(33381)
(32801)
重点(29444)
(28771)
(27193)
(26682)
项目编号(26621)
发展(26419)
大学(26141)
期刊
(97992)
经济(97992)
研究(70748)
中国(57586)
教育(48882)
(34998)
学报(33189)
管理(29307)
科学(29049)
(28027)
大学(26941)
农业(24343)
学学(22889)
(21115)
金融(21115)
技术(19758)
业经(18354)
图书(16483)
经济研究(15290)
财经(13448)
(12621)
书馆(12278)
图书馆(12278)
职业(11944)
(11753)
问题(11607)
(11078)
论坛(11078)
(10579)
科技(10451)
共检索到347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吉红  刘华政  
大学生社团具有维稳的功能,是高校维稳的重要力量。和谐校园的构建与学校稳定的维护需要形成校方主导、群团参与、个人自律的三维一体工作格局,作为其中一维的大学生社团在校园的维稳重在自为,即管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门,具体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有效的横向沟通"和"有效的纵向衔接"等三个方面来实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段梅  赵晖  
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立大学生读者协会的宗旨、组织结构与功能以及日常活动和管理办法,阐述了大学生读者协会成立以后参与图书馆工作的效果,说明充分挖掘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是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完善,对学生自身和图书馆都是双赢的好事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开元  
在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示出日益严重的趋势,也受到了高校领导、教师及学生自身的高度重视。抓住这个契机,唐山师范学院发挥大学生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解进  郑松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治校理念和追求目标,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必须充分调动起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在普通学生中具有特殊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一支重要力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瑾  
"互联网+"时代促发了高校全民阅读活动的种种变革,凸显出大学生社团在变革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引起了学术界与高校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也风生水起。本文在此基础上,从"互联网+"时代特征与高校全民阅读活动的目标、范围、方式变革等内在关系入手,通过实证性调研,发现和揭示大学生社团在高校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用,并为如何充分发挥此作用提出了多种可能性的构想,尝试着为高校阅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些许新思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淑华  刘志国  
亲和力是一种隐性资源,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探讨高职院校教师的亲和力,应以和谐文化蕴涵的理念和精神为源泉,以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为统领,以建设和谐校园、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凯  申良云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党组织的有力助手,作为高校党组织联系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其自身的有利条件。文章分析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高校共青团组织进一步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作用的设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侯铁虎  
校报作为高校重要的宣传舆论工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高校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杰  谢德光  
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校园文化不可忽视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这一要素。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不仅影响学生自身成长,而且会影响到校园文化及和谐校园的建设。本文探讨了校园文化认同及其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如何推进学生校园文化认同,提出了促进高职和谐校园建设的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皓  郑欣峰  詹筱媛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命题。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高校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高校学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而且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学生理论社团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龚素乐  周赳  
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但由于长期以来学风建设及研究关注点主要在学生和学生管理方面,使学风建设的组织、参与和引导者以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班主任为主,专任教师的参与度严重不足,所以学风建设的成效受到很大的影响。作为提高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一个系统工程,学风建设工作既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引导和督促,同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凌晨  
加强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其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品德、高素质人才,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要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需要拓展大学生人文素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俞国良  
作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朋辈咨询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在发挥朋辈咨询作用的过程中,要以“适合学生发展需要”为第一要务,将“以生为本、生命至上”作为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鱻灏  
本文认为,大学生"村官"制度具有明显的基层导向,对农村新型治理关系必然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嵌入国家与村庄、城市与农村的一个变量,要在融入农村和农民的基础上,依靠当地组织,积极整合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治理力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忠义  
高校德育环境是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应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