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3)
- 2023(9933)
- 2022(8071)
- 2021(7241)
- 2020(6358)
- 2019(13978)
- 2018(13820)
- 2017(26884)
- 2016(14419)
- 2015(15938)
- 2014(16015)
- 2013(15790)
- 2012(14318)
- 2011(12571)
- 2010(12892)
- 2009(12740)
- 2008(13141)
- 2007(12099)
- 2006(10824)
- 2005(10378)
- 学科
- 业(79906)
- 企(73306)
- 企业(73306)
- 管理(65290)
- 济(62984)
- 经济(62863)
- 财(27245)
- 方法(26853)
- 业经(25770)
- 农(22479)
- 务(20871)
- 财务(20851)
- 财务管理(20820)
- 制(20581)
- 企业财务(19761)
- 数学(19041)
- 数学方法(18883)
- 农业(16168)
- 技术(15728)
- 中国(15678)
- 体(14601)
- 策(13588)
- 划(13333)
- 体制(13047)
- 银(12949)
- 银行(12942)
- 理论(12643)
- 和(12399)
- 行(12297)
- 融(11476)
- 机构
- 学院(213648)
- 大学(208980)
- 济(93617)
- 经济(91860)
- 管理(89871)
- 理学(75891)
- 理学院(75248)
- 管理学(74455)
- 管理学院(74039)
- 研究(63057)
- 中国(56816)
- 财(51555)
- 京(42906)
- 财经(39339)
- 经(35566)
- 江(34291)
- 科学(33669)
- 农(32903)
- 所(30554)
- 中心(29990)
- 财经大学(28996)
- 经济学(28096)
- 业大(27366)
- 北京(26925)
- 州(26507)
- 研究所(26473)
- 商学(26333)
- 商学院(26099)
- 农业(25473)
- 经济学院(25250)
- 基金
- 项目(131128)
- 科学(106006)
- 研究(99074)
- 基金(98364)
- 家(82855)
- 国家(82076)
- 科学基金(73677)
- 社会(66220)
- 社会科(62762)
- 社会科学(62746)
- 基金项目(51821)
- 省(51011)
- 自然(46649)
- 自然科(45614)
- 自然科学(45604)
- 自然科学基金(44896)
- 教育(43982)
- 划(41167)
- 资助(39827)
- 编号(38955)
- 业(32354)
- 制(31915)
- 成果(31199)
- 创(30655)
- 部(29840)
- 重点(28533)
- 创新(27776)
- 国家社会(27525)
- 发(26987)
- 性(26529)
- 期刊
- 济(111738)
- 经济(111738)
- 研究(68091)
- 财(45281)
- 中国(43179)
- 管理(39355)
- 农(32185)
- 融(28104)
- 金融(28104)
- 科学(26331)
- 学报(24659)
- 农业(21419)
- 大学(20733)
- 财经(20633)
- 业经(20042)
- 学学(19968)
- 技术(19473)
- 经(17558)
- 经济研究(16648)
- 教育(14689)
- 问题(14140)
- 财会(13715)
- 业(13236)
- 技术经济(12933)
- 会计(12101)
- 现代(11684)
- 贸(10995)
- 世界(10840)
- 商业(10486)
- 经济管理(9962)
共检索到334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正
本文以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在保险业的更好适用为落脚点,围绕反洗钱制度设计、反洗钱立法规定,针对保险业可疑交易情形展开分析,对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完善从实体和程序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保险业 反洗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课题组
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和核查制度作为外汇领域反洗钱工作机制运行机制的重要数据基础,其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如:浙江省分局“8·27”境外赌资洗钱案、福建省分局“8·25”郑亦细命地下钱庄案等,其案件线索均来源于对金融机构上报的反洗钱数据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微观操作层面,对该制度运作近两年来存在的不足方面进行剖析,并通过借鉴美澳等国家一些成熟的做法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改进意见和建议。A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与核查制度基本情况(一)大额和可疑外汇交易数据报送与核查制度特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侯建强
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有效性,是理论界、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制约我国当前反洗钱工作效率的现实难题。本文通过研究可疑交易报告机制的信息结构和监管博弈,建立数理模型,证明在缺乏洗钱风险信息沟通情况下,可疑交易报告机制的纯策略静态博弈是趋于无效的,并以动态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为条件,证明以风险为本的方法可解决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有效性难题,研究了这一方法下的金融机构参与性约束条件和监管机制设计等问题,并对我国反洗钱体制改革和转型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贞燕 石彦杰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核心内容。实践证明,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在反洗钱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可疑交易客观标准、缺乏主动分析和识别等问题,导致可疑交易报告"量多质差"、情报价值低等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成效。因此,需要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减少金融机构"防御性"可疑交易报告,增强金融机构可疑交易分析主动性,提高可疑交易识别能力。
关键词: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反洗钱 金融机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高增安
反洗钱可疑交易行为报告制度的实施存在监管当局与被监管者的目标冲突、金融机构认识不一、报告的边际信息价值随报告数量增加而递减、制度安排缺乏成本效益性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制度假定忽略了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的合作矛盾,掩饰了看似合法的非法交易的存在,高估了金融机构对客户行为的控制能力和监管与披露对洗钱活动的抑制作用。要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金融机构与当局进行实质性合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乔林
试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与保险业的发展○乔林本文就住房制度改革与商业保险业的联动发展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希望大家关心这个话题,为我国加快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献计献策。一、优化住房资源配置的住房制度改革预示着商品房消费热点即将到来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福利分房制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富
我国的用工制度改革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深入进行,用工制度的深化改革已迫在眉睫。但是,用工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善和深化用工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用工制度,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本文拟就保险如何为用工制度改革提供配套服务谈些浅见,仅供商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静云
及时、有效地识别可疑交易是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反洗钱报告义务的前提。制定完善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实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对于发挥反洗钱成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可疑交易客观标准、系统识别智能化程度不高、判断标准差异性较大等原因导致可疑交易报告海量报送、情报价值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进一步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提高金融机构可疑交易分析和识别能力是当前反洗钱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反洗钱 可疑交易报告 金融机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长卿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反洗钱监管的核心。本文在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下,构建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在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送成本为零或很小、监管部门不处罚漏报可疑交易报告行为或实施单一处罚标准时,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失效;当合理设置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送成本,并区分可疑交易漏报情况实施分类处罚时,则可以实现监管目标。为此,应当提高可疑交易报告填报标准并加强审查,加强对金融机构漏报行为的处罚,并对金融机构未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而漏报、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但漏报两种情形采取差异化的处罚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提升可疑交易报告质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金光
针对保险业务如何设计流转税制度,一直是困扰我国金融税制改革的难题。保险业流转税制度的安排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税种的选择,即适用营业税还是增值税;二是税制要素的具体安排,即营业税或增值税课税规则的确定。从国际的视野,通过大量的样本数据对保险流转税制的分析与比较,可以为我国金融税制改革的深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保险业 流转税 营业税 增值税 国际比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近年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经营环境的变化、法律管制的放松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保险业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制度变革和创新。从供给层面看 ,保险业制度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保险经营模式和方式、保险组织形式的互化、保险同行业和跨行业的重组和收购兼并、银行保险融合、保险的金融化等方面。面对国际保险业的新情况与新态势 ,我国保险业应当在保险体制、保险机制、精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在保险经营方式上作出全方位的思考和改革 ,以适应WTO后保险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保险业 制度创新 保险供给 供给层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袁辉
保险作为市场化转移风险的机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税收政策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政策变量之一。本文对我国现行保险业总体税负以及企业投保人、个人投保人、保险营销员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全面分析,以保险业税收制度应有利于促进保险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基点,站在如何形成保险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三者良性循环的高度,提出了我国保险业税收制度创新的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
保险业 税收制度 创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蓉
诚信处于伦理道德与经济利益的冲突与摩擦中 ,诚信缺失已成为中国保险业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目前中国保险业诚信缺失体现于保险供给者、中介者及消费者 ,保险诚信缺失的根源在于制度的缺陷 ,使保险市场交易中的诚信行为难以有效的保证和扩展。诚信缺失的影响及诚信的意义 ,说明应该建立、健全诚信制度。为保证保险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应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和健全的诚信法律制度 ;培育诚信理念 ,构建保险业的诚信文化 ;健全保险监管机制 ,推行违信惩罚制度 ,增大失信的成本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建立行业自律制度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加快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蒲海成
我国保险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发展,实际上是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大潮,迈向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分析的视角看,正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致的制度环境变化,释放了社会各个层面的风险管理需求,诱发了对保险供给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制度需求。而保险业供给制度、交易制度、监管制度等正式及非正式制度结构的演进,则使得保险市场化运行的制度创新成为可能。因此,制度变迁正是推动中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深入解析我国保险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动力及其轨迹,探索实现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改革路径,就必须实现保险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型。
关键词:
保险 市场化制度变迁 制度需求 制度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