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5)
2023(9826)
2022(8276)
2021(7563)
2020(6061)
2019(13507)
2018(13369)
2017(25129)
2016(13491)
2015(14734)
2014(14388)
2013(14228)
2012(13244)
2011(12175)
2010(12436)
2009(11795)
2008(11546)
2007(10283)
2006(9505)
2005(8855)
作者
(38897)
(32210)
(32147)
(30430)
(20607)
(15446)
(14607)
(12503)
(12307)
(11667)
(10999)
(10849)
(10407)
(10284)
(10086)
(9834)
(9646)
(9533)
(9496)
(9200)
(8376)
(7984)
(7776)
(7357)
(7349)
(7277)
(7163)
(7145)
(6597)
(6380)
学科
(60095)
经济(60044)
管理(39281)
(36519)
(28768)
企业(28768)
中国(21014)
地方(19995)
(17945)
方法(17480)
业经(15169)
数学(14234)
数学方法(14080)
(13857)
农业(12245)
(11865)
(11775)
(11640)
地方经济(11308)
(10796)
银行(10780)
(10717)
金融(10716)
环境(10643)
(10625)
贸易(10614)
(10498)
(10177)
(10001)
产业(9489)
机构
学院(190736)
大学(185980)
(77571)
经济(75812)
研究(69419)
管理(69131)
理学(57806)
理学院(57092)
管理学(56091)
管理学院(55728)
中国(53523)
科学(42424)
(41122)
(36481)
(35838)
研究所(32123)
中心(31313)
(31268)
(31180)
(28058)
师范(27762)
财经(27738)
北京(26601)
业大(25670)
(25554)
(25137)
(24927)
农业(24053)
经济学(23178)
(22362)
基金
项目(120570)
科学(94702)
研究(91685)
基金(84168)
(72961)
国家(72297)
科学基金(61661)
社会(57617)
社会科(54671)
社会科学(54659)
(49455)
基金项目(43671)
教育(41647)
(40714)
编号(38801)
自然(37725)
自然科(36681)
自然科学(36672)
自然科学基金(36014)
资助(34172)
(32718)
成果(31743)
重点(27897)
课题(27729)
发展(26420)
(25961)
(25593)
(25316)
创新(23643)
国家社会(23495)
期刊
(98847)
经济(98847)
研究(60488)
中国(45268)
(30153)
(28326)
学报(27631)
管理(27418)
科学(26569)
教育(25727)
农业(20826)
大学(20456)
(19978)
金融(19978)
业经(18850)
学学(18776)
技术(17112)
经济研究(16050)
财经(13603)
问题(12434)
图书(11831)
(11825)
(10951)
资源(10264)
商业(10239)
(9225)
(9162)
技术经济(9157)
(9139)
论坛(9139)
共检索到307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林  
一、资源成本的内涵及其研究的意义传统会计意义上的成本是一个价值范畴,它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比较所费与所得的关系而建立的一种用价值来表现耗费的概念,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核算耗费并比较损益是社会生产得以发展状大的基础工...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许家林  
资源科学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中的客观地位,决定了不仅需要对其从宏观管理的层次进行定性的政策研究,同时也需要从微观管理层次进行定量的核算方法研究。资源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具有内在联系,建立专门的资源会计核算体系具有必要性。国内外会计理论学术界和资源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并在资源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要素与专题问题三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山  
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企业应将环境成本计入资源价格,积极建立环境成本管理体系,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环境成本管理可在费用效果分析、环境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构建企业战略开发和产品绿色流程等方面得到应用。我国企业在环境成本管理的实施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建立相关的会计规范,转变观念,构建环境成本控制系统和责任中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邵绘春  厉伟  诸培新  
本文基于经济学的核心,即稀缺理论,从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挑战、价值观与财富观的变化两个角度重点阐述了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经济学变迁,并从时间、空间、用途三个维度探讨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配置状况,进而提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配置目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振龙,王莉霞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统计观念西安统计学院王振龙王莉霞首先,从系统观点来看,现行效益统计对所研究系统本身重视有余,而对该系统与其环境的关系反映不足。任何一个系统都不能孤立存在,更不能独立运行,它必然是在一定的系统环境下存在和运行的。系统的能量、活力和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忻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雪萍  
全面地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巨大的实践价值。本文对旅游资源观的审视和反思旨在为上海的都市旅游张目。上海的都市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建华  周胜军  
分析了传统科技发展观具有纵客科技负效应膨胀的狭隘性。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能够有效协调科技双重效应的崭新的科技可持续发展观。并进而分析了科技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对科技发展的具体要求。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许建南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有关财务分层理论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形成了不同于西方财务学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理论。2005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文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入到财务分层理论当中,尝试把宏观层面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和微观层面的财务分层理论相结合,构建起从宏观通往微观的桥梁,为实现财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任建兰  
本文论述了两种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在总结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层和表象特征,提出了人类推动社会持续发展所应坚持的理论与实践准则。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焦华富  赵静  
认为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职能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征以及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等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现象的出现,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分析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征、新经济时代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喜法  
本文着重从把握人与自然共生的辩证关系方面入手分析 ,认为体系的框架主要有五个层面 :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观 ;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上 ,确立经济与生态的兼容观 ;在处理各方利益关系上 ,确立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观 ;在生产增长的理念上确立集约化经营观 ;在生活方式选择上 ,确立适度消费观。在实践中 ,我们要把这种新的观念变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觉力量 ,这就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导向、责任考核、现代科技的“生态化”发展以及法制建设等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文婷  
我国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旅游业也处于迅速发展之中,但我国旅游资源立法存在形式繁杂、效力级别低以及内容欠缺协调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多有立法呼声,但由于在模式选择、立法原则确立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导致有关旅游资源保护立法迟迟不能出台,这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归纳并评析了现有六种立法模式:旅游基本法模式、旅游法典模式、保护地法模式、国家公园法模式、特别区域法单独修改模式、将旅游资源立法纳入资源与环境保护立法体系模式,提出我国在立法模式选择上及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的原则和制度设计上必须立足国情,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贯彻旅游资源保护优先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娜  
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相对滞后,人力资源存在数量丰富但素质较差、开发成本过高和使用不合理的问题,所以要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并且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