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7)
2023(2893)
2022(2381)
2021(2194)
2020(1967)
2019(4187)
2018(4267)
2017(8082)
2016(4149)
2015(4800)
2014(4794)
2013(4624)
2012(4402)
2011(3959)
2010(4009)
2009(3725)
2008(3702)
2007(3611)
2006(3252)
2005(3054)
作者
(13029)
(10597)
(10581)
(10140)
(6830)
(4962)
(4912)
(4197)
(4068)
(4032)
(3638)
(3611)
(3424)
(3424)
(3336)
(3297)
(3227)
(3215)
(3111)
(3102)
(2773)
(2620)
(2592)
(2476)
(2452)
(2449)
(2410)
(2310)
(2194)
(2158)
学科
管理(21675)
(18956)
(17070)
企业(17070)
(16834)
经济(16817)
技术(11417)
(8150)
方法(7475)
技术管理(6296)
数学(6043)
数学方法(5987)
(5845)
国家(5761)
业经(4516)
信息(4463)
(4359)
财务(4343)
财务管理(4331)
工作(4330)
企业财务(4231)
中国(4167)
理论(3872)
(3840)
(3731)
财政(3722)
(3405)
国家机关(3320)
机关(3320)
(3212)
机构
大学(66975)
学院(65204)
管理(28840)
(25993)
经济(25436)
理学(24207)
理学院(24011)
管理学(23808)
管理学院(23652)
研究(20615)
中国(14793)
(14315)
(13992)
科学(12148)
财经(10519)
中心(10269)
(10259)
(10254)
(9548)
研究所(9047)
北京(8938)
业大(8606)
(8433)
(8283)
技术(8256)
(8217)
师范(8147)
经济学(7727)
财经大学(7658)
信息(7365)
基金
项目(42433)
科学(33802)
研究(32619)
基金(31132)
(27039)
国家(26864)
科学基金(23281)
社会(20944)
社会科(19961)
社会科学(19956)
基金项目(16329)
(16033)
教育(14260)
自然(14095)
编号(13827)
自然科(13817)
自然科学(13816)
自然科学基金(13594)
(13367)
成果(12251)
资助(12120)
项目编号(9820)
(9592)
(9561)
国家社会(9275)
重点(9249)
创新(9122)
(8653)
课题(8382)
(8325)
期刊
(28167)
经济(28167)
研究(18999)
中国(13932)
(12885)
管理(10404)
学报(9847)
技术(8849)
图书(8816)
科学(8644)
大学(7034)
教育(6986)
情报(6850)
(6849)
学学(6283)
书馆(5746)
图书馆(5746)
财经(5581)
技术经济(5355)
(5051)
论坛(5051)
科技(4820)
农业(4797)
(4749)
经济研究(4677)
理论(4348)
实践(4015)
(4015)
(4005)
金融(4005)
共检索到101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查灿长  
印度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大国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和内在因素 ,其中印度政府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印度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颁布一系列有关的文件和法令、建立高新科技园区、吸引国内外人才等政策和措施 ,是印度在信息技术这一高科技领域实现飞跃的一个重要内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剑  
国际数字鸿沟已成为21世纪的新型贫困。尽管全球技术扩散使得数字鸿沟在数量方面有所消弭,但在质量方面鸿沟则进一步扩大,同时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技术差距也日益拉大。数字鸿沟问题期待更广泛的援助和更全面的解决方案,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及其在技术链中的特殊地位和发展经验可为消除国际数字鸿沟作出重大贡献,中非信息技术合作已经成为这一方面的典范。中非信息技术合作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中国外交应当思考联手其他新兴国家与非洲开展信息技术合作以推动整个南南合作的发展,推动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建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京民  杜冬军  俞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管理领域。同样在作为社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政府管理领域中也开始逐步应用信息技术,在政务公开、机构改革、提高办事效率、面向民众服务、追求服务最佳效果等方面都开始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成果。本文探讨在政府管理领域中,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变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立冰  
本文概述了印度信息技术产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对印度经济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继而分析了印度信息技术产业不断发展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绍华  黄菁  
总结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及集成规律,探讨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内涵,并在对以往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政府信息技术集成模型。同时,对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状态进行描述,并基于此提出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歌  王天勇  刘国亮  胡丹  
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趋势之下,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政府的竞争力,成为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吸纳情况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对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吸纳的分析入手,分别从G2G、G2E和G2I三个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电子政务的影响,最后提出如何提升政府信息技术的吸纳能力的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敏  李文军  刘欣  
信息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各个领域发展和变革的引擎,既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资源,又是增强政府绩效评估水平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驱动政府绩效评估创新不但降低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各项成本,还增进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客观性、透明性和协作性。信息技术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创新驱动,不断推动评估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评估数据从繁冗走向精准、评估方法从固化走向灵活、评估指标从泛化走向精细、评估结果从偏畸走向公正,进而推动责任政府、廉洁政府、绩效政府的建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乌家培  
政府管理中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乌家培(中国信息协会北京100045)AbstractThedevelopmentintheconstructionoftheChinesegovernmentinformationsys-temsinthe198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平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场巨大的变革当中,深圳经济特区也从1979年只具备简单小生产能力的边陲小镇迈进了中国经济四强城市的行列。深圳GDP从1979年的1.96亿元(人民币,下同)发到2001年的1908.15亿元,人均GDP从1979年的606元发展到2001年的42323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连杰  
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运用和管理决策效果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对管理决策的影响,然后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城市政府管理决策信息、决策制定过程、决策的执行和监督三个方面,选择几个典型城市的案例分析了信息技术城市政府管理决策的变革的影响和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乔为国  
信息技术(IT)的发展被认为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本文先分3个阶段考察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成长历史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是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的。最后,揭示了它对我国IT产业发展的启示意义,在于发挥政府军事需求和技术溢出对民用部门的带动作用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华碧云  
一、起步条件。(一)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1989年印度综合国力居世界第9位,本世纪末将上升到第8位。印度工业门类齐全,有自我装备能力。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朱文明   刘汝焯  
本期刊登的一组文章,以“信息系统如何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审计风险”为专题,重点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工作中对审计风险各要素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的风险控制,以及审计风险理论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借助于工程技术方法和计算机系统,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审计计划的实现方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航  曾军平  
信息技术管理在政府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就政府信息技术管理能力与绩效做出评估对于提升政府整体绩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就政府绩效项目所采用的信息技术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回顾和评价的基础上,对政府信息技术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重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中国和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各有优势和不足,有互相学习的必要。印度信息技术产业远不如中国发达,其人才培养机构良莠不齐;印度软件业在世纪之交得到迅猛发展,主要取决于其意识形态因素、语言因素和文化传统因素。借鉴印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处理好接受国际援助与培养自主创新人才之间的关系,不能忽视语言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知识基础的培养,增加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合理使用优质人力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