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7)
2023(3357)
2022(2929)
2021(2845)
2020(2545)
2019(6171)
2018(6261)
2017(12195)
2016(6679)
2015(7711)
2014(7718)
2013(7326)
2012(6501)
2011(5701)
2010(6144)
2009(5586)
2008(5439)
2007(4831)
2006(4203)
2005(3656)
作者
(19195)
(15959)
(15844)
(15045)
(10150)
(7549)
(7216)
(6254)
(6095)
(5820)
(5515)
(5327)
(5205)
(5138)
(4882)
(4794)
(4755)
(4674)
(4521)
(4480)
(4048)
(3962)
(3912)
(3753)
(3607)
(3586)
(3577)
(3541)
(3288)
(3097)
学科
(27577)
经济(27558)
管理(18136)
(16922)
方法(16594)
数学(15304)
数学方法(14818)
(14691)
企业(14691)
理论(6473)
中国(6173)
(6148)
(5099)
业经(5082)
教学(4775)
(4598)
贸易(4594)
(4583)
(4480)
地方(4226)
技术(4174)
农业(3862)
(3803)
(3740)
(3585)
环境(3514)
(3483)
(3169)
银行(3167)
学法(3127)
机构
学院(92529)
大学(91325)
管理(37863)
(34387)
经济(33586)
理学(32707)
理学院(32394)
管理学(31351)
管理学院(31207)
研究(27736)
中国(20713)
(19526)
科学(18312)
业大(14727)
(14440)
(14329)
(14024)
(14004)
研究所(12798)
中心(12781)
北京(12318)
技术(11613)
财经(11539)
(11429)
(11345)
农业(11341)
师范(11292)
工程(11144)
(10415)
(10339)
基金
项目(63496)
科学(49864)
基金(45192)
研究(44627)
(39857)
国家(39572)
科学基金(34425)
社会(26391)
(26226)
社会科(25035)
社会科学(25027)
自然(24223)
自然科(23757)
自然科学(23754)
基金项目(23309)
自然科学基金(23281)
教育(22561)
(21935)
资助(20306)
编号(18530)
重点(14629)
成果(14138)
(13537)
(13422)
课题(13401)
(12991)
创新(12568)
计划(12335)
科研(12207)
大学(11869)
期刊
(37190)
经济(37190)
研究(24057)
中国(18252)
管理(14967)
学报(13929)
科学(13324)
教育(13242)
(12905)
技术(11603)
(11049)
大学(10921)
学学(10133)
农业(8913)
统计(7259)
(6620)
(6221)
金融(6221)
业经(6203)
决策(6009)
经济研究(5709)
财经(5555)
技术经济(5548)
(5355)
(4739)
职业(4734)
科技(4665)
问题(4285)
资源(4266)
商业(4254)
共检索到132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卫国  郑垂勇  徐增标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工程通水后,将形成受水区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工程水和南水北调工程外调水等多水源供水格局。通过建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适当调整受水区综合水价,引导人们调整用水行为,可以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卫国  郑垂勇  徐增标  
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是商品,完整的南水北调工程水价要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南水北调工程水价可以通过调节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价格弹性,以正确引导商品水的消费模式和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受水区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南水北调工程良性运行,实现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平  赵敏  郑垂勇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缓解受水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及促进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受水区的特点,将其划分为3个子区5、个用水部门,选用国内生产总值最大、区域总缺水量最小、区域重要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以水源可供水量、水源至用户的输水能力、用户需水量、区域协调发展等为约束条件,结合水源供水次序系数、用户用水公平系数、需水量、水源供水量等参数,共同构成了该区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2010年和2030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水区的各用水部门中,生活、环境、航运、工业用水都可以满足,只有农业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卫国  郑垂勇  徐增标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工程,水价问题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问题,利用合理的水价机制调控水价,能有效减少我国水资源的浪费,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用水户用水定额为基础,考虑受水区不同的供水保证率和水源区不同供水年份的情况下,建立了基于定额的南水北调工程两部制水价模型。在该两部制水价模型下,既可以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各用户的基本定额用水需求,还可以在不同的丰、平、枯水年份,南水北调工程供水保持不同的水价:丰水年份水价低、枯水年份水价高。因此,通过该模型计算的水价,能使受水区用水户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有利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工程供水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卫国  郑垂勇  徐增标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工程措施,而水价调控是水资源管理最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在受水区不同的供水保证率和水源区不同供水年份的情况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两部制丰枯水价模型可以保证终端供水公司最大限度的使用南水北调供水,有利于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和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宏伟  李勇  郑垂勇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原则以及约束条件等三方面构建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探讨了优化模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章星   邱晓楠   田贵良   李祎雯  
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基于规模和结构双重视角,考察了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于受水区农业用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水北调工程通水降低了受水区农业用水规模和农业用水占比,其中的作用机制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比例的减少,以及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的增加;(2)相较于东线而言,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于受水区农业用水的负向影响在中线地区更为严重;(3)南水北调工程“通水间接返还农业用水”的效应存在,但现阶段被工程对受水区农业用水的直接效应所遮掩。因此,需要从战略高度清晰认识到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于受水区农业用水的影响,强化农业用水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利平  秦琳琳  张迪  曾思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的旱涝遭遇性是跨流域水资源调配与管理运行的重要依据。利用我国近500a旱涝等级历史资料和近几十年的实测雨量资料,进行了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与海河受水区历史旱涝特征分析,并采用集对分析法对水源区与海河受水区的旱涝遭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与海河受水区历史上旱涝灾害频发,持续性旱涝灾害严重,近3个世纪以来旱涝灾害发生次数和程度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水源区与海河受水区旱涝的联系度很低,两个区域的旱涝状态同步性比较差,旱涝遭遇情况对工程调水有利的几率为56.7%,对工程调水不利的几率为24.88%。因此,要使南水北调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和价值,还需要其他水利工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萍萍  胡仪元  
生态补偿计量标准是生态补偿机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文章从生态补偿工程建设成本和直接经济损失的角度出发,综合总成本修正模型和机会成本法的优点,引入了经济红利效应、生态改善效应、水质判定系数来修正补偿金额,并重新定义了水量判断系数的概念,以此来估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对汉江流域水源地—汉中市的生态补偿资金。计算结果为482.08亿元/年,即受水区每年向汉中市支付482.08亿元作为生态补偿资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建平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对解决我国西北、华北部分地区严重干旱缺水,促进黄河上中游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指出调水工程将增加受水区的河川径流量,改善水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遏制并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减少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春林  郑垂勇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文章在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首先运用ANP方法确定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有关指标以及各分水口门的权重;其次利用相关统计资料计算得出了有关指标,确定了相关参数;最后运用有关软件,对优化配置模型进行了求解和具体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永  黄文政  黄强  刘招  张洪波  吴成国  
本文结合陕西省内南水北调工程,针对规划水平年2020年和2030年,从仅有当地供水系统供水和南水北调供水系统供水两个方面,以缺水率和缺水指数为评估指标进行研究。对南水北调供水系统,分别考虑建立当仅有三河口水库单独供水、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两种方案,当采用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时,以南水北调可调水量限制条件分情景一:可调水量10亿m3;情景二:可调水量15.5亿m3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仅有当地供水系统供水时,受水区内水资源供需紧张;当以南水北调供水系统仅考虑三河口水库供水时,受水区内缺水状况依然存在,当以可调水量10亿m3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时,年缺水指数由2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梦  
控制水污染程度、提高水环境质量有利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高质量发展。在核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个受水城市灰水足迹的基础上,计算各受水城市灰水足迹荷载系数,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LMDI)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1)2009~202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灰水足迹降幅达到24.54%,水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从灰水足迹的构成来看,农业占比最高,其次是生活,工业占比最低,且农业源、工业源污染的有效控制是受水区灰水足迹总量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2)在中线工程通水后,受水区灰水足迹荷载系数有所降低,但是水资源总量仍然远远不能满足水污染物的稀释需求,水环境压力巨大;各受水城市灰水足迹荷载系数存在显著不同,地区内部尤其是河南省内部的差异是受水区灰水足迹荷载系数不平衡的主要来源。(3)资本深化效应、资源禀赋效应及经济活度效应对灰水足迹荷载系数主要表现为正向驱动效应,而资本产出效应、经济环境效应则表现为负向驱动效应。各受水城市要继续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志宏  冯平  张永  
以道孚、绰斯甲、足木足和兰州水文站1960~2000年的同步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为基础,应用Copula方法构造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径流与黄河上游来水之间的联合分布,具体分析了调水区径流与黄河上游来水的丰枯遭遇频率。结果表明:由西向东依次按鲜水河、绰斯甲河、足木足河的顺序,调水河流与黄河上游丰枯同步(异步)的频率在递增(递减),到了足木足河,其丰枯同步的频率已大于丰枯异步的频率;有利于调水到黄河的频率在递减,但仍保持在30%以上,略大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利于调水频率;且调水区径流与黄河上游来水同枯的频率维持在26%以下,这些对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实施都是有利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平  郑垂勇  
本文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该区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模型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参数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