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7)
- 2023(10753)
- 2022(8829)
- 2021(8241)
- 2020(6679)
- 2019(15381)
- 2018(15221)
- 2017(28866)
- 2016(15716)
- 2015(17919)
- 2014(18101)
- 2013(17757)
- 2012(16696)
- 2011(15433)
- 2010(16054)
- 2009(14832)
- 2008(14779)
- 2007(13418)
- 2006(12310)
- 2005(11386)
- 学科
- 济(75800)
- 经济(75733)
- 管理(43336)
- 业(39569)
- 企(31104)
- 企业(31104)
- 方法(28174)
- 数学(24403)
- 数学方法(23806)
- 地方(23315)
- 中国(23104)
- 农(19873)
- 业经(16803)
- 学(14950)
- 农业(13551)
- 地方经济(13451)
- 发(12729)
- 理论(12479)
- 制(12230)
- 环境(12148)
- 财(12122)
- 融(12085)
- 金融(12083)
- 和(12063)
- 贸(11946)
- 贸易(11932)
- 银(11930)
- 银行(11914)
- 行(11604)
- 易(11440)
- 机构
- 学院(231411)
- 大学(228275)
- 济(90712)
- 经济(88528)
- 管理(85626)
- 研究(82737)
- 理学(72152)
- 理学院(71246)
- 管理学(69567)
- 管理学院(69139)
- 中国(64120)
- 科学(52866)
- 京(51277)
- 所(43446)
- 财(40770)
- 研究所(39155)
- 农(38611)
- 中心(37956)
- 江(37310)
- 范(33966)
- 师范(33633)
- 北京(33128)
- 业大(32922)
- 财经(31349)
- 州(30830)
- 农业(29958)
- 院(29903)
- 经(28128)
- 技术(27269)
- 师范大学(26781)
- 基金
- 项目(148235)
- 科学(116227)
- 研究(108829)
- 基金(103929)
- 家(91042)
- 国家(90296)
- 科学基金(76842)
- 社会(67182)
- 社会科(63674)
- 社会科学(63655)
- 省(60247)
- 基金项目(53745)
- 教育(50416)
- 划(50297)
- 自然(49354)
- 自然科(48109)
- 自然科学(48098)
- 自然科学基金(47157)
- 编号(45440)
- 资助(43825)
- 发(37577)
- 成果(37249)
- 重点(34085)
- 课题(32752)
- 部(31264)
- 创(30524)
- 发展(29861)
- 展(29372)
- 创新(28553)
- 科研(27618)
- 期刊
- 济(111505)
- 经济(111505)
- 研究(69628)
- 中国(55362)
- 农(36414)
- 学报(35824)
- 管理(34510)
- 科学(34111)
- 教育(32485)
- 财(29828)
- 大学(26847)
- 农业(25242)
- 学学(24774)
- 技术(23808)
- 融(22758)
- 金融(22758)
- 业经(19618)
- 经济研究(17310)
- 财经(15276)
- 图书(14614)
- 业(13862)
- 问题(13846)
- 资源(13586)
- 经(13234)
- 统计(13108)
- 技术经济(12263)
- 策(12174)
- 科技(11314)
- 坛(11162)
- 论坛(11162)
共检索到368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谢强,王红亚
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部分 ,包含若干地理环境内容 ,具有一定的环境结构 ,同时区域又是各种资源的承载体 ,必然具有资源结构 ,区域的资源结构与环境相互交错形成区域特有的资源——环境结构。两大类资源即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与自然、人文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区域的多种资源——环境结构类型 ,不同的结构类型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不同 ,但只有占主导地位的结构类型才有可能对区域发展起导向作用。基于此 ,本文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提出了区域持续发展的三种资源导向模式 ,即自然资源导向型、人文资源导向型和资源综合导向型 ,并对每种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进一步的划分 ,最后对不同类型资源导向模式的动态转化进行了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剑
文章通过对平顶山地区的调研发现,煤炭产值在平顶山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接近50%,要实现平顶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保证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界定平顶山地区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入手,明确了平顶山地区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煤矿生产子系统、区域社会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与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进而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平顶山地区可持续发展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模拟仿真,提出了科学的发展方案。
关键词:
煤矿企业 可持续发展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峰 曾玉平
本文将我国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分为技术推动或"内生"主导型、集群分工或"外引"主导型、资源密集型和产业改造型、崛起战略型等五种典型模式,并从综合因素、工业化的要素、国家的高度等角度加以比较分析,得出三个结论:一是各区域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三是区域工业发展必须有利于区域分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凯
太极——八卦理论博大精深,其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值得探讨。李自如和何报翔先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研究——基于太极八卦理论的应用》,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但文中多处有悖易理,其原委缘于李、何两先生未厘清理论方法体系层次高低和研究对象差异、盲目直接用太极——八卦理论对一个技术性的AHP方法加以改进。李、何两先生把本属阳性的财富福利划归阴性,以及将太极阴阳二极平衡改为三极平衡等,笔者不敢与之苟同。本文解释了八卦可持续发展原理与方法,分析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卦组合,介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初期模式(谦卦)、中期模式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易理 区域经济 AHP 要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封尊琪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颂
本文从期权视角针对住房贷款违约后面临的止赎房产处置问题,探索了房地产市场中关于止赎房产处置的新模式——出售以止赎房产为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合约。基于2000—2016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历史数据和几何布朗运动的价格路径假设,通过Monte Carlo模拟,笔者给出了该类型期权合约的模拟定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出售期权合约方法与现行的传统方法 (直接出售或出租)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显示,出售以止赎房产为标的的看涨期权合约在期望收益和波动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中住房规模的扩大,在房地产市场上支持与鼓励适当的金融工具创新,对于城市发展的风险管理和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理军 严良
本文梳理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基于商业网络和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一个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系统模式框架,并分析了该模式的特征。
关键词:
生态创新 资源密集型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海燕 王乃斌 张唤海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与自然资源的配置与区域分异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及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本文从湖北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与资源的区域分异着手,分析了湖北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空间配置特点,建立了人口、资源与环境配置的空间模式。在此基础建立了湖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区域概念模式。
关键词:
环状分异,区域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政新 刘立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球上各种经济社会区域实际上是被不同属性的物品所占据或分割着,因而,区域构成又可以看成物品的空间构成。在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下交织在一起的具有不同外部性的物品及空间构成,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往往起着重要支配作用。按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划分物品类型,据此来探悉物品的基本空间属性和典型结构,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G-E-S-N分析,亦即物品空间外部性分析的框架方法,并以登封—少林实验区为例,初步验证了这种理论方法诠释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
物品 外部性 空间结构 区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金鑫 边馥苓
本文通过分析人类文化发展伴随生态恶化的发展历程 ,试图揭示人类文化与自然生态演化之间的深层机制 ,给出了二者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并刻画了人类文化循环与自然生态循环的作用过程 ,同时探讨了GIS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建荣 陈琳 廖鸿志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利用与依赖,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策略是区分可持续发展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面。 人类生存的每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以此自然资源作为最终的约束条件,那么长期的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考虑某一区域自然资源存量为K,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推导出资源约束经济增长的动力学演化的增长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楼慧心
试论环境教育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楼慧心(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0027)1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1.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一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不仅需要发展,而且必须保持相当的发展速度。但是粗放型的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乔振国
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在经历了1982~19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和1993~1994年的急剧衰退阶段之后,在各级政府和有关科研、生产部门的协同努力下,近年来开始复苏。就发展角度而言,我国养虾业经历的由兴旺发展→衰退→复苏的过程,体现了人类在改造自然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的过程,这将有助于对虾养殖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在谋求生产发展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减少“自身污染”,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对虾养殖模式演变规律的回顾、比较,探讨其在健康养殖中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进成 李福安 牛华宁 符明联 刘坚坚 李红彦 安正云 李根泽
通过2006年至2007年连续2年对云南省通海县实施的蔬菜-大麦-烤烟种植模式示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大麦-烤烟种植模式不仅能增加烤烟产量2.81%,提高中上等烟比例3.97个百分点,提高烤烟的产值9.29%,而且在节本增效、改善土壤理化环境、优化土壤微生物区系分布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尤其随着应用年限的延伸,其在烤烟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也将愈加明显。
关键词:
蔬菜-大麦-烤烟模式 持续发展 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