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7)
2023(5805)
2022(4889)
2021(4584)
2020(3830)
2019(8494)
2018(8386)
2017(16064)
2016(9098)
2015(10424)
2014(10650)
2013(10612)
2012(10169)
2011(9293)
2010(9664)
2009(9291)
2008(9604)
2007(8802)
2006(8269)
2005(7863)
作者
(29109)
(24342)
(24118)
(22978)
(15373)
(11868)
(11033)
(9508)
(9252)
(8949)
(8556)
(8360)
(7872)
(7821)
(7592)
(7369)
(7274)
(7231)
(7044)
(6998)
(6213)
(6042)
(5886)
(5567)
(5540)
(5330)
(5321)
(5308)
(5031)
(4843)
学科
(43484)
经济(43434)
管理(28247)
(22171)
(17498)
企业(17498)
地方(14081)
方法(13135)
(12050)
(11820)
中国(11804)
数学(10769)
数学方法(10482)
土地(8798)
地方经济(8713)
(8601)
环境(8370)
业经(8331)
(8310)
农业(8130)
资源(7725)
(7651)
(7559)
理论(6535)
经济学(6436)
(6105)
银行(6094)
(6015)
贸易(6010)
(5968)
机构
大学(138213)
学院(138087)
(51576)
研究(51001)
经济(50089)
管理(49933)
中国(41322)
理学(41095)
理学院(40522)
管理学(39574)
管理学院(39322)
科学(33967)
(32070)
(27998)
(25337)
(25066)
研究所(24935)
中心(23930)
(23637)
(21363)
师范(21190)
北京(20721)
业大(20542)
农业(19839)
(19414)
财经(19006)
(18352)
(18186)
师范大学(16961)
(16897)
基金
项目(86130)
科学(67225)
研究(62312)
基金(60638)
(53693)
国家(53282)
科学基金(44535)
社会(38567)
社会科(36385)
社会科学(36368)
(34550)
基金项目(31687)
(29311)
自然(28849)
自然科(27993)
自然科学(27985)
教育(27896)
自然科学基金(27418)
编号(26150)
资助(25066)
成果(22381)
(20165)
重点(19988)
课题(18816)
(18289)
(16780)
科研(16078)
发展(15930)
创新(15899)
计划(15830)
期刊
(67689)
经济(67689)
研究(41408)
中国(36877)
(24105)
学报(23493)
科学(22437)
(19010)
管理(18854)
教育(17113)
大学(16562)
农业(16321)
学学(15141)
(12988)
金融(12988)
资源(11892)
技术(11797)
业经(11018)
图书(10535)
财经(9525)
问题(9216)
经济研究(8803)
(8316)
(8257)
书馆(7714)
图书馆(7714)
(7030)
(7019)
(6940)
技术经济(6707)
共检索到228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巨东  张凤荣  龚丹  
本文在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中的协调性问题。文中阐明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协调性的概念和内涵 ,分析了当前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实践中在协调性上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协调性评价指标的指示因素 ,同时将其应用于辽宁省抚顺市案例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永祥  吴成基  
地质遗迹是具有科学、旅游、科普及环境教育等多种价值的独特自然资源。现实中,在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上还存在着许多顾此失彼的不协调现象,这种不协调体现在3方面:一是保护与利用的程度之间;二是各种利用方式之间;三是保护利用程度与资源品位之间。据此对区域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保护与利用协调性分类,可与常用的成因分类相互补充。陕西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协调性类型有单一保护型、单一开发型、保护利用双差型与正在协调型等,基本反映出目前主要的协调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协调策略:应尽快制定地质遗迹保护法,统一宏观管理体系,建立起权威的国家级和省级地质遗迹保护、管理体系;根据实地情况选择相应规范的微观管理模式,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立娜  
我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更是不少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土地资源利用形势,我们应该从循环经济的视域下来寻找一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让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通过集约型用地策略,发挥出最大化的利用效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淑豪  黄贤金  谭仲春  
在科学确定大城市市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区域差异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动态聚类方法,以乡(镇)为单位,对南京市郊区和郊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区,并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现状区土地利用特征,提出了不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取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静  
本文首先剖析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内涵 ,全面研究了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社会目标和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实行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郝性中  
滇西北地区是云南地势和纬度最高的区域 ,土地资源以山地高原为主 ;陡坡地多 ,平地少 ;高寒层土地多 ,低热层土地少 ;垂直分异明显 ,水平分异突出 ;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差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近年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陡坡垦殖和轮歇种植日趋严重 ,造成森林减少、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使人口—土地—环境矛盾日趋突出 ,导致贫困人口较多 ,部分人口失去生存条件。本区面临生物资源保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应从人口—土地—环境互养共生角度出发 ,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 ;因地制宜 ,调整用地结构 ;加强基础建设 ,改善土地开发条件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土地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娴  邱法宗  
在区域性高等教育发展方面,作为经济社会发达地区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极具示范意义。该州在高等教育自身的制度设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成熟的做法,为我国发达省份区域性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借鉴。本文在分析美国加州区域性高等教育发展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区域性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区域性发展的条件,从结构优化、机构协调、资源共享等方面对区域性高等教育的协调性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燕  张洪  彭补拙  
评价系统发展协调性的"协调判别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先为系统的各子系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又可用一定指标度量的要素,按一定标准将要素分作满意与不满意两类,统计加总各类要素的数量,以之作为度量用的综合指标,并经归一化处理得各子系统的"状态数";再将这些子系统与一定的"状态空间"对应,在此空间中利用"状态数"确定子系统所属系统的"状态点"及"完全协调线";然后分别计算状态点与协调线的距离(偏离度)、状态点与原点的距离(优化度),借助它们便可评价各子系统发展的同步性及相应系统的协调性。以此方法对通州市由土地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进行的协调性评价表明,"协调判别法"具有含义明确、简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朝旗  金晓斌  周寅康  
将主成分分析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相结合应用于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首先,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视角构建了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体系;其次,提出主成分TOPSIS法的研究思路和评价方法;最后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县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程度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同时经济承载能力是其首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土地健康是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兴起的一个土地资源研究方向 ,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土地健康内涵的基础上 ,论述了土地健康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并进而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提出加强土地健康研究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世泰  王鹏  陈景信  
基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三维视角,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28个县市(区)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探讨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类型的空间区划,并运用系统聚类法加以验证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大多数县市(区)土地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步和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亟需大力提高;研究区内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差异明显,呈现非均衡的空间分布格局;根据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3大类型进行空间分区发现不同类型的空间区划存在明显的跨区域性与集聚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邱国锋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前提。山区地形复杂 ,土地类型多样 ,土地利用条件较差 ,区域发展受到影响 ,本文根据粤东北山区梅州市土地利用的现状 ,分析其土地利用的特点、问题 ,并在评价利用潜力的基础上 ,提出促进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倩  
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是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将生态、社会、经济适宜性恰当组合,形成城乡用地结构数量的协调与平衡,优化配置的目标在于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本研究以区域经济学理论为依据,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具体实例为分析对象,对加强区域特困地区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提出应加强城乡土地一体化配置,"以城带乡,城乡结合"的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和平衡发展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