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5)
2023(4579)
2022(3613)
2021(3379)
2020(2775)
2019(6402)
2018(6159)
2017(11891)
2016(6544)
2015(7389)
2014(7208)
2013(7264)
2012(6935)
2011(6370)
2010(6448)
2009(6112)
2008(6286)
2007(5751)
2006(5363)
2005(5179)
作者
(21085)
(17630)
(17438)
(16579)
(11283)
(8446)
(7808)
(6835)
(6820)
(6333)
(6086)
(5885)
(5792)
(5784)
(5706)
(5586)
(5308)
(5256)
(5203)
(4936)
(4481)
(4442)
(4434)
(4264)
(4112)
(3913)
(3816)
(3687)
(3673)
(3574)
学科
(29921)
经济(29882)
(19295)
管理(18290)
(15521)
企业(15521)
方法(13999)
数学(11343)
数学方法(11218)
中国(9851)
(8643)
(8566)
(7990)
理论(7234)
业经(6560)
农业(6314)
(6131)
劳动(6114)
(5668)
(5423)
金融(5423)
(5009)
财务(5003)
(4999)
财务管理(4993)
银行(4970)
企业财务(4849)
(4776)
(4643)
(4360)
机构
大学(106215)
学院(101899)
(43987)
经济(43160)
研究(38398)
管理(35852)
理学(30707)
理学院(30356)
管理学(29748)
管理学院(29584)
中国(28753)
科学(23720)
(23201)
(21392)
(20418)
(19589)
研究所(18606)
财经(16957)
中心(16183)
农业(15712)
业大(15651)
(15627)
(15501)
经济学(15114)
北京(14918)
(13821)
(13610)
师范(13585)
经济学院(13449)
财经大学(12887)
基金
项目(64995)
科学(51178)
基金(48534)
研究(44903)
(43834)
国家(43478)
科学基金(36287)
社会(29575)
社会科(27827)
社会科学(27820)
基金项目(24546)
自然(23918)
(23787)
自然科(23377)
自然科学(23366)
自然科学基金(22985)
教育(21403)
(21322)
资助(21005)
编号(16946)
重点(15177)
(15136)
成果(14943)
(13400)
(13190)
教育部(12996)
国家社会(12685)
科研(12674)
课题(12423)
大学(12343)
期刊
(49114)
经济(49114)
研究(33309)
中国(22715)
学报(20374)
科学(17700)
(17637)
(16722)
大学(15322)
管理(14576)
学学(14410)
教育(12496)
农业(11619)
(10235)
金融(10235)
财经(10007)
(8679)
经济研究(8423)
技术(7457)
问题(6534)
业经(6258)
(6057)
(5469)
业大(5206)
世界(5134)
(4870)
技术经济(4794)
理论(4648)
国际(4641)
农业大学(4404)
共检索到158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彦和  李云芳  
《资本论》关于雇佣劳动者消费问题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李彦和,李云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与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和流通的同时,对资本主义的消费也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宝贵财富,有待充分挖掘。本文仅就《资本论》中关于雇佣劳动者消费问题所作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维新  
推行土地租赁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刘维新一、推行土地租赁制的理论基础土地租赁是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土地所有者将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支配权在一定时期租给承租人使用并收取租金的经济行为,它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关系。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就必须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和学术扩展性,从其逻辑基点上可以延伸出对一系列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制度及政策选择的科学思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经济分析的逻辑基础,是可运用于或启发我们观察和研究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学术源泉,更是中国在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点,也是在发现新现象中展望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峰  
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社会价值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平均利润归根到底只是来源于剩余价值,生产价格是社会规模上的价值。从整个社会角度看,社会商品总生产价格同总价值是一致的。社会需要不仅制约着市场价值的确定,而且也制约着生产价格的形成,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辉  
一个长期困扰着经济学的问题是:为什么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新古典理论认为劳动和资本都是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相同的,因而这两种生产方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能使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等于其得到的报酬,即生产要素的报酬(价格)决定于其技术性质,而和采用的生产方式无关,这就使新古典经济理论成为超越任何社会形式的绝对真理。本文试图说明,资本不仅代表着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而且还代表着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而后者在分配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决定于资本的社会属性,而不是决定于资本的技术属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菁  周宁  
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劳动报酬和生产率的决定因素,而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率会随之上升。当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一方面有利于各个经济主体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状况,认识我国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政治经济学含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瑞龙  杨其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晓勇  
马克思认为,雇佣劳动绝非仅仅是形式上的货币与活劳动的交换活动,其本质上是设定资本即生产资本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劳动,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又结合的过程。“非雇佣数字劳动”概念的兴起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劳动的新形态和新变化,也引起学者们对“非雇佣数字劳动中是否存在剥削和是否产生剩余价值”的争辩和讨论。本文借鉴马克思的雇佣劳动理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非雇佣数字劳动”的生产性和雇佣性,系统全面把握“非雇佣数字劳动”过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究“非雇佣数字劳动”的新特征以发展和创新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松龄  
劳动力价值是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资本,而不仅仅是商品,才有可能实现劳动力的内含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马克思指出的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是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资本的条件。现有的分配制度和混合所有制难以实现劳动力所有者的全面持股,需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全体劳动力所有者持股,减少或挤出不劳动的资本所有者持股,建立马克思指出的以劳动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劳动力成为资本的条件才能具备。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资本,能够有效发展劳动力的再生产,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雷声  
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分析是马克思《资本论》的主线。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对象,运用总体规定性方法,在创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论、资本再生产论中,分析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交换关系、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交换关系、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虽然是具有差别的不同方面,但却是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研究《资本论》,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对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蕴诗  李新家  
在传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通过雇佣劳动而使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劳动(智力劳动)“雇佣”资本即资本等待智力劳动运用它,以便实现其增殖要求的现象,这正是生产要素的动员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变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陆前进  温彬  
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即使是使用同种货币,其购买力往往也是不一样的,同样数量的货币在不同地区所能买到的同种商品的数量可能是不相同的。本文根据这一现象,提出货币国内实际比价和国际实际比价这一对概念,并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思想分析一国内不同地区货币的实际比价。在此基础上,作者构建了国内实际比价模型,推导出一国货币国内实际比价变动与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探讨了影响国内实际比价变动的传导机制和模型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洪武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分为一般与特殊。作为特殊,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概念与所生产的产品的物质形式无关,它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劳动在非物质生产领域里也有各种表现形式,发展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生产劳动既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又可指导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