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3)
2023(6138)
2022(5346)
2021(4826)
2020(4370)
2019(10384)
2018(10327)
2017(20481)
2016(11673)
2015(13362)
2014(13751)
2013(13829)
2012(12948)
2011(11737)
2010(11950)
2009(11270)
2008(11425)
2007(10642)
2006(9114)
2005(8260)
作者
(35729)
(30023)
(29774)
(28597)
(18725)
(14422)
(13760)
(11808)
(11185)
(10645)
(10053)
(9963)
(9520)
(9519)
(9477)
(9426)
(9293)
(8830)
(8797)
(8699)
(7570)
(7341)
(7288)
(6964)
(6775)
(6726)
(6718)
(6567)
(6108)
(6041)
学科
(51824)
经济(51775)
(30831)
管理(29977)
方法(28471)
数学(25695)
数学方法(25307)
(22858)
企业(22858)
(15179)
中国(14509)
(12337)
(11254)
农业(10236)
(9845)
贸易(9844)
(9564)
地方(9087)
业经(8906)
(8576)
(7744)
(7581)
财务(7539)
财务管理(7514)
理论(7403)
(7118)
银行(7089)
(7067)
劳动(7050)
企业财务(7022)
机构
大学(175942)
学院(174575)
(72503)
经济(70929)
管理(65713)
研究(57832)
理学(56588)
理学院(55941)
管理学(54751)
管理学院(54426)
中国(43469)
科学(37116)
(37089)
(32807)
(32695)
(30736)
业大(28193)
研究所(28003)
中心(27274)
(26729)
财经(26484)
农业(26231)
(23873)
北京(23416)
经济学(23125)
(22525)
师范(22294)
经济学院(21058)
(21030)
(20011)
基金
项目(113030)
科学(87656)
基金(81377)
研究(79982)
(71048)
国家(70483)
科学基金(59547)
社会(49543)
社会科(46920)
社会科学(46899)
(44493)
基金项目(42492)
自然(39303)
自然科(38401)
自然科学(38387)
(37772)
教育(37721)
自然科学基金(37682)
资助(35425)
编号(33291)
成果(27468)
重点(25473)
(25452)
(23804)
课题(22623)
(22435)
科研(22356)
计划(21472)
教育部(21447)
大学(21364)
期刊
(76366)
经济(76366)
研究(48375)
中国(33483)
学报(29660)
(29185)
(25796)
科学(25628)
大学(21934)
管理(21743)
学学(20721)
农业(19341)
教育(16920)
技术(16227)
(13964)
金融(13964)
财经(13298)
经济研究(12447)
业经(12201)
统计(11492)
(11375)
问题(10737)
(10337)
技术经济(10049)
(9729)
决策(9257)
(9096)
理论(9012)
图书(8502)
(8324)
共检索到253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玉光  
优化方法在宏观经济领域中的运用,涉及到一系列重大的国民经济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因素与劳动生产率因素的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所谓的优化分析,旨在解决劳动就业中的两个问题:其一,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云珠  黄桦  
在对山西与全国及部分地区的劳动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山西劳动就业存在劳动力总体素质低、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及城镇化水平有偏差等问题。在新时期,山西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从单一产业就业向三产并举就业转变,努力扩大就业容量;积极创优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就业促进工作的五个转变,推动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文甫  
本文把政府支出引进效用函数之中,建立一新古典增长模型来研究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发现: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效应主要与消费者风险规避系数有关;中国的政府支出增加促进就业,技术进步抑制就业。同时利用中国的1978-2004年政府支出、技术水平以及就业的相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就业量与政府支出、生产技术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政府支出对就业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芹  
1997年劳动就业形势分析预测范芹一、当前就业基本格局1.当前就业领域的基本状况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劳动就业规模逐年扩大,城乡新就业人数大量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就业结构有所改善,劳动服务体系迅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道双  郭庆松  
下世纪初中国劳动就业形势分析①马道双郭庆松一、中国劳动就业的现状及特征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表现为城镇新增劳动力人口不能得到全部安置而形成的“待业”问题;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流动,“民工潮”便成为问题的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甫  
文章在匹配模型中,分别引进政府的教育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讨论了它们对就业影响的两种情形。一是只考虑教育支出的情形,建立模型分析发现:政府的教育支出与就业之间是个倒"U"形的关系;二是考虑教育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的情形,由模型分析得出结论是:政府的教育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与就业之间也有一个倒"U"形的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强,刘晓梅  
1996年一季度,在国家继续实行适应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下,我国从业人员数量依然保持了正常的增长速度。据统计,一季度末,城镇职工达14743.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52.7万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10870.5万人,增加75.8万人;城镇集体单位职工3024.5万人,减少121.4万人;其他经济单位职工848.9万人,增加98.3万人。与此相适应,一季度按城镇登记失业人口统计的失业率为2.9%,与上年基本持平,劳动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预计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减轻的宏观环境背景下,1996年全年劳动就业仍有望保持一季度基本稳定的形势,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十分突出,一定程度的失业率上升将难以避免。 1 全年劳动就业的总体形势与结构变化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起失业增加的供给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劳动力存量的多少,即现有劳动力是不是过剩;二是劳动力增量的变化,即今后进入劳动力年龄人口(劳动力资源人数)的比率。由于我国城乡剩余劳动力基本上是以隐性失业的形式滞留在各个生产领域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就业的严峻形势为背景,着重分析了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路径选择时人们普遍遇到的难点:一是如何处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二是如何判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前景;三是如何面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与农民工之间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这些问题的分析与共识以及政策取向不仅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动就业及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就业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三华  
香港和台湾经济起飞的共同点之一是利用丰富而廉价的人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进一步掌握国际分工中的有利时机,发展多元化出口导向型经济而跻身国际市场的。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正确而又全面地提供了有关香港和台湾的人口状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仲常  谢曼  刘彦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产生巨大影响,由此带来各行业劳动就业的变动,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要释放和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中有国际竞争力行业会吸纳一些劳动力,而一些夕阳产业则要大量裁员;第三产业总体上说发展潜力巨大,被视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丹丹  
城市新移民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贡献了力量,但该群体的劳动就业权利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存在低端就业、工资低、失业率较高、专业技能培训比重低等问题。因此,妥善解决城市新移民劳动就业方面的问题,必须优化其劳动就业权利的路径:一方面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市新移民的劳动就业权利,另一方面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与城市新移民相关的社会救助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  丁四保  王士君  赵伟  
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的出路主要在城市(产业),而东北地区的城市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的劳动就业特点及其形成机制,目前东北地区低城市化城市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城镇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失业率较高;②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大;③国民经济劳动就业效应小;④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就如何提升东北地区低城市化城市的就业能力给出了相应的区域调控政策与措施:①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扩大农业内部就业;③有重点地建设县(区)城区和中心镇,推进城市化进程;④努力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碧良  韩峰  曹十芙  
中国的省际劳动就业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而且邻近省域就业的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对本省具有正向影响,但各地区经济结构的不断趋同使得空间溢出效应远小于空间依赖性。在影响省域劳动就业的因素中,技术进步、市场化水平和政府财政支出有显著影响,工资水平、工业化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并不是很显著,人口城镇化水平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性对就业的影响较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海林  门明  
FDI流入的规模与速度,主要取决于其边际收益率,而边际收益率又是由东道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社会分工、技术水平和劳动就业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只有东道国加速国内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投资,为跨国公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其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才可能吸引FDI的大规模流入。这个结论能够完全为基于中国30个省份1985~2008年的面板协整分析所证实。这意味着,有效发挥国内资本与人力资源对FDI的配套功能的确有助于吸引FDI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