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197)
2022(2575)
2021(2535)
2019(5166)
2018(5015)
2017(10284)
2016(5712)
2015(6137)
2014(6174)
2013(6280)
2012(5621)
2011(4994)
2010(5156)
2009(5127)
2008(5513)
2007(5488)
2006(5063)
2005(4935)
2004(4637)
2003(4262)
作者
(15497)
(12804)
(12647)
(12078)
(8292)
(5915)
(5836)
(4909)
(4830)
(4825)
(4485)
(4357)
(4243)
(4097)
(4056)
(3938)
(3850)
(3844)
(3720)
(3621)
(3153)
(3118)
(3103)
(2949)
(2936)
(2885)
(2821)
(2779)
(2674)
(2432)
学科
管理(26618)
(22427)
(20549)
经济(20529)
(19700)
企业(19700)
方法(9674)
(9172)
数学(7719)
数学方法(7697)
(7077)
(6989)
财务(6967)
财务管理(6951)
企业财务(6618)
中国(6553)
(6315)
(5495)
银行(5495)
(5147)
劳动(5130)
(5117)
(4963)
业经(4845)
(4600)
(4590)
金融(4590)
理论(4298)
经营(4282)
人事(4245)
机构
大学(78093)
学院(77445)
管理(34728)
(34073)
经济(33200)
理学(26998)
理学院(26747)
管理学(26571)
管理学院(26366)
中国(23797)
研究(23496)
(20169)
(17244)
财经(14549)
(13784)
(13141)
中心(11930)
(11772)
科学(11434)
北京(11201)
(10977)
财经大学(10855)
经济学(10409)
研究所(9922)
(9815)
公司(9423)
(9234)
商学(9211)
(9188)
经济学院(9143)
基金
项目(40604)
科学(32157)
研究(30892)
基金(30120)
(25220)
国家(24988)
科学基金(22258)
社会(19723)
社会科(18714)
社会科学(18706)
基金项目(15492)
(14561)
教育(14272)
自然(14235)
自然科(13915)
自然科学(13913)
自然科学基金(13692)
资助(13329)
编号(12701)
(12290)
成果(10702)
(9442)
课题(8599)
教育部(8515)
重点(8507)
(8409)
人文(8279)
(8170)
(8165)
国家社会(8063)
期刊
(45331)
经济(45331)
研究(26261)
中国(21555)
(19238)
管理(17703)
(13787)
金融(13787)
科学(9574)
财经(8873)
学报(8525)
(8394)
(7659)
技术(7526)
大学(7240)
学学(6667)
教育(6502)
业经(6450)
经济研究(6164)
会计(5358)
问题(5330)
财会(4952)
农业(4886)
理论(4872)
技术经济(4599)
现代(4566)
(4535)
经济管理(4309)
实践(4209)
(4209)
共检索到139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先国  陈凌  
试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管理姚先国陈凌一、引言:中国经济发展能解决第二号任务吗?“九五”期间,中国经济将面临1978年以来又一个失业高峰,而且将持续较长时间。就业压力主要来自新增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国有部门的富余人员三方面;对其规模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纪明山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全面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要不要建立劳动力市场?怎样建立劳动力市场?这些长期被回避而近年来又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崔传义  赵树凯  
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区域流动来看,作为劳动力输入区的江苏省无锡县,有两个显著特征:(1)地处长江下游太湖水网地带,由人口稠密的乡村所构成。辖区面积1234平方公里,除去太湖水面为960平方公里。设有35个镇,584个行政村,总人口10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96万人,劳动力55.4万个,耕地面积83.7万亩。它本身不是城市,而且没有县城,县直单位设于无锡市区。但处于上海、南京两大城市之间,环围无锡市,京沪铁路从中穿过,易受城市幅射。(2)就业机会来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发展,使这里变为以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农业区。1993年工农业总产值480.9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产值436.1亿元,占91%,其它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荣清  王静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劳动统计制度和相关的劳动统计体系,它在我国现行的劳动力配置和就业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现有的劳动统计尚存在着一些与劳动力市场不相适应的地方,它表现在:(1)劳动力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赖德胜  
感谢《财经科学》邀请我参加本次研讨会,并让我见证了《财经科学》创刊六十周年。《财经科学》六十年,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办一本刊物不容易,在此,我对《财经科学》全体同仁表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慧  
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与竞争程度 ,既影响到接受教育消费者寻找工作的难易与满意程度及可能获得的收入水平 ,又影响到潜在的接受教育消费者与尚未完成教育消费者对未来教育消费的决策。本文在分析我国改革以来劳动力市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 ,发展教育消费的对策建议 :( 1)培育市场机制 ,加强市场在配置劳动力中的作用 ;( 2 )打破所有制、地区和城乡界限 ,真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 3 )将发育劳动力市场与发展教育消费相互配合 ,理顺劳动力参与率 ,均衡劳动力市场供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赖德胜  
感谢《财经科学》邀请我参加本次研讨会,并让我见证了《财经科学》创刊六十周年。《财经科学》六十年,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办一本刊物不容易,在此,我对《财经科学》全体同仁表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淑荣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资源将由行政计划配置为主转移到以市场配置为主的轨道上来.对于包括劳动力在内的一切经济资源以市场为基础进行配置,必然会提出如下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会不会发生两极分化?本文拟就上述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林清  
中国劳动力市场明显地分割为农村就业部门、城市非正规就业部门和城市正规就业部门。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者并不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市场上自由流动,农村劳动者被限制在农村就业部门和城市的非正规就业部门。这两个部门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特征并无太高的要求,劳动者收入的高低仅仅与自己付出的劳动量有关。这种状况刺激了劳动供给的增加,抑制了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性。因此,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各种分割,促进劳动力在更大的地域空间和职业空间内流动,应当成为未来劳动力政策的重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俊峰  
本文利用联合国人口司2013年预测数据研究发现:自2015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比重将快速下降,且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老化现象也将更加严重。未来劳动力供给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将会通过减少有效劳动供给、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受限、加大工资上涨压力等影响劳动力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江景  
作者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国际转移的动因、形式和特点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加速我国劳动力转移应解决的几个问题:即克服小农经济意识,封闭、保守、安于平稳的观点;把人才视为私有财产的狭隘思想,制订适应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移民政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建英  
一、问题的提出如果说社会主义劳动力能否成为商品,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下还有疑问的话,那么在党的十四大提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后,这一问题便有了彻底解决的可能,这是因为:第一,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商品经济可以允许也可以不允许社会劳动力通过市场流动,可以允许也可以不允许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市场经济必须具有完整的市场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江景  
试论我国劳动力的国际转移傅江景劳动力的国际间流动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中的充分利用,作为其经济发展的掣动力。对于我国这么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来讲,科学地分析其转移动因、方式和特点并针对转移过程存在的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小梅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就业意指利用稀缺的劳动资源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商品以及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一般地,人们对于失业的存在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但对于不属于失业范围(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的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