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8)
- 2023(4875)
- 2022(4080)
- 2021(3728)
- 2020(3040)
- 2019(6917)
- 2018(6858)
- 2017(11664)
- 2016(6213)
- 2015(6795)
- 2014(6608)
- 2013(6206)
- 2012(5559)
- 2011(4909)
- 2010(5149)
- 2009(4603)
- 2008(4498)
- 2007(4207)
- 2006(3620)
- 2005(3153)
- 学科
- 业(25921)
- 管理(24288)
- 企(23638)
- 企业(23638)
- 济(19459)
- 经济(19448)
- 技术(14514)
- 技术管理(11455)
- 方法(7586)
- 中国(7482)
- 理论(7072)
- 业经(6835)
- 数学(5684)
- 数学方法(5623)
- 教育(5591)
- 教学(5507)
- 农(5245)
- 划(4635)
- 财(4226)
- 地方(4169)
- 产业(4165)
- 制(4120)
- 策(4023)
- 贸(3977)
- 贸易(3969)
- 学法(3902)
- 教学法(3902)
- 易(3876)
- 银(3702)
- 研究(3701)
- 机构
- 学院(85330)
- 大学(82421)
- 管理(35537)
- 济(33836)
- 经济(33141)
- 理学(30711)
- 理学院(30425)
- 管理学(30045)
- 管理学院(29873)
- 研究(25860)
- 中国(17910)
- 京(16797)
- 科学(15146)
- 江(14398)
- 财(13979)
- 技术(12019)
- 所(11911)
- 范(11689)
- 师范(11585)
- 中心(11509)
- 州(11200)
- 财经(11074)
- 业大(11021)
- 研究所(10842)
- 农(10531)
- 北京(10334)
- 商学(10114)
- 商学院(10003)
- 经(9993)
- 院(9951)
- 基金
- 项目(59015)
- 科学(48012)
- 研究(47243)
- 基金(40433)
- 家(34633)
- 国家(34290)
- 科学基金(30717)
- 社会(29630)
- 社会科(28153)
- 社会科学(28150)
- 省(26802)
- 教育(23646)
- 基金项目(21735)
- 划(21344)
- 创(19898)
- 编号(19051)
- 自然(18710)
- 自然科(18400)
- 自然科学(18397)
- 自然科学基金(18108)
- 创新(17354)
- 课题(14858)
- 成果(14730)
- 资助(14663)
- 业(14127)
- 重点(13803)
- 发(13396)
- 制(12827)
- 规划(12513)
- 部(12434)
共检索到129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芸
创造力是思想的能力和行动的能力的结合,是探索精神和发明欲望的成果,因而创造力的激发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表明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该特别重视学习素质、思维能力、创新人格、问题意识以及科学素质与文化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创造力 创新人才 培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洪滨
创造性的教育有其自身特征,学校教育存在局限性,少儿图书馆独具优势。本文提出了少儿馆如何从青少年与家长两方面入手进行少儿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青少年 家长 少年儿童图书馆 创造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广文 刘兴民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摒弃了传统教育中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不利因素 ,其实质是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凡问题解决都需要复杂的心理过程和一定的创造力 ,因此 ,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培植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创造力的生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问题解决 创造力 学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武升 肖庆顺
文化是人的创造力发展与发挥的结果,是人的创造力产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总和。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人的创造力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源泉。文化之所以是创造力之源,在于蕴含其中的创造"基因"。文化转化为个人创造力须经历对多样文化的接触交流、理解认同、融合建构等过程。作为创造力之源的文化,其独有的特征是先进性、多样性、开放性和自由性。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学校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性人才,就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
关键词:
文化 创造力 创造力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综观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二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要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的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远源 张文雪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和更新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蔡蕾
就目前对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创造力培养存在的一些观念误区进行了分析,对服装设计师创造力的真正内涵进行了阐述,指出服装设计师创造力的根基和源泉是消费者,是源于对消费者核心价值诉求的深刻把握。而引导消费需求,表达出对文化、价值观和人类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关注,更是服装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就如何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市场素养的培养贯彻这一理念做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
高职 服装设计专业人才 创造力 培养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石杨云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就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儿童有机会用双手去创造。幼儿陶艺活动是指幼儿以陶泥为材料,用手及简单的工具塑造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活动形式。幼儿对天然无毒的陶泥情有独钟,在陶艺活动中,幼儿可以尽情感受泥性的柔软和成型的随意。陶艺活动不仅可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于诺
本文通过一份调查报告分析了全国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的社会现状 ,并就图书馆如何为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力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图书馆少儿服务 创造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明初 王尚志
创造力是推动数学发展的源动力。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正成为评价数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基础数学教育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绩,但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却面临挑战。本文通过比较数学创造过程与数学学习过程,分析学生数学创造力的特征;以数学教育价值观、数学教育目标,数学学习环境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并提出数学创造力进一步研究有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
数学教育 创造力 特征 培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晓燕 周文斌
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性教学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教学结构是现行的两类教学结构。本文从创造力培养的角度分别对这两类教学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两类教学结构对创造力培养各有优势和不足,且两者之间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并进而提出了应该建立这两类教学结构相整合的网络教学结构。
关键词:
教学结构 网络教学 创造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景焕 赵承福 李冬梅
作者用有条件筛选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2002年山东省第六届创造教育年会参与交流的小学教师的论文100篇,用内容分析法对它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小学教师的创造力培养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创造力的构成要素、培养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培养创造力的环境条件。教师对以上三方面的认识有如下特点:教师基本认同创造力是认知和人格的统一,但在认知因素中多强调创造性思维,相对忽视其他认知因素;教师多运用教师中心的教学方法,倾向于支持学生独立学习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比较重视创设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教学心理环境。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培训中应注意:全面、科学地认识创造力;运用并实施创造性教学,实现...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创造力 创造力培养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立新
高职教育是以高端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根本目标,是否具备创造力,是衡量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实现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基于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来实施教育教学。
关键词:
创造力 高职院校学生 培养策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唐力 张文娟
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探索独立设课、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个性化平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创新教育 实验教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天伟
创新文化决定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创新能力的根源。求异也是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做法。创新文化不是短期形成的,不能急功近利。大学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大学多年来形成的核心学术价值取向。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是创新与文化的交集,它是特定的群体或社会普遍认同、崇尚并参与下形成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