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9)
2023(9142)
2022(7589)
2021(7014)
2020(5682)
2019(12878)
2018(12805)
2017(21779)
2016(12681)
2015(14019)
2014(13816)
2013(12970)
2012(12006)
2011(10927)
2010(11172)
2009(9753)
2008(9632)
2007(8803)
2006(7843)
2005(7009)
作者
(36871)
(30532)
(30524)
(28737)
(19380)
(14862)
(13739)
(11873)
(11738)
(10926)
(10458)
(10360)
(10016)
(9710)
(9686)
(9576)
(9382)
(9269)
(8980)
(8818)
(7829)
(7739)
(7458)
(7154)
(6951)
(6907)
(6894)
(6652)
(6414)
(6178)
学科
(37911)
经济(37870)
管理(34499)
(33933)
(29101)
企业(29101)
教育(20545)
中国(17682)
技术(16884)
方法(16160)
(13605)
数学(13588)
数学方法(13373)
技术管理(11691)
(11286)
理论(11093)
业经(9774)
(9701)
教学(8096)
(7851)
农业(7606)
(7166)
地方(7091)
(6696)
环境(6265)
(6222)
银行(6184)
(6052)
贸易(6046)
(6044)
机构
大学(176155)
学院(170189)
研究(66368)
(59560)
管理(59150)
经济(58050)
理学(51122)
理学院(50372)
管理学(49276)
管理学院(48929)
科学(42728)
中国(42244)
(39402)
(34172)
教育(32983)
(32837)
(32521)
师范(32479)
研究所(31543)
中心(28712)
(28701)
业大(27656)
(27026)
师范大学(26806)
农业(25879)
北京(25384)
(24319)
技术(23832)
(21618)
财经(21103)
基金
项目(117789)
科学(95330)
研究(88198)
基金(82765)
(74863)
国家(74107)
科学基金(62099)
社会(53631)
社会科(50571)
社会科学(50559)
(48826)
教育(48457)
(44232)
基金项目(43333)
自然(40857)
自然科(39955)
自然科学(39941)
自然科学基金(39315)
编号(35618)
资助(31746)
成果(30999)
(30658)
课题(29480)
重点(29217)
创新(27580)
(27189)
(27058)
规划(23299)
(23223)
教育部(23196)
期刊
(64117)
经济(64117)
研究(60314)
教育(54033)
中国(47831)
学报(31048)
科学(28490)
(27791)
大学(23926)
管理(23887)
学学(21020)
(19662)
农业(18964)
技术(18652)
职业(13130)
科技(11334)
(11324)
(11306)
金融(11306)
财经(10371)
经济研究(10166)
(9811)
论坛(9811)
业经(9748)
(9065)
技术教育(8486)
职业技术(8486)
职业技术教育(8486)
技术经济(8375)
(8304)
共检索到266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艾克柔  余国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文涛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与内涵的不断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不断增强,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已成为共识。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经酝酿提出、思想论争与初步实践、普遍实践与体系构建等阶段,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方面不断积累经验,现已逐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天宝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式教育,通过教育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共享”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也是一种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相伴发展的历史过程。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个性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同时要正确对待外国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教育规划纲要》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设计了宏伟蓝图,认真学习和落实,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小蔓  朱曦  
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思潮。随着素质教育实践改革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扩展与深入,人们已经创立了多种多样的操作样式和教育规范。并且,一种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色的素质教育理论正在逐步形成。尤其是江苏、上海、辽宁等地的素质教育改革成果对当前的教育实践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例如愉快教育、乐学教育、创造教育、生活基础教育、小主人教育、审美立人教育等等。从发展趋势看,素质教育由实践经验的总结上升为一种理论的反思与建构,这是一种新教育价值观形成的必然过程。然而,目前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多偏向于性质、意义等方面的“元研究”,而揭示其实践主题和时代特征将有助于把握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欣  王俊锋  
大学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外语教学改革的成败,也直接影响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文章以吉林省内四所大学外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专业素质现状问卷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达  杜怡萍  吴晶  李小娃  李海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类型,这一定位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明确了职业教育在目标定位、性质特征、体系结构、实施路径、功能范畴等方面与普通教育的不同:职业教育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定位;以契合教育和职业双重属性为性质特征;以构建内部衔接、外部对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基本结构;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实施路径;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为功能范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小蔓  
用现代综合的思维方式看待、追求与实际操作情感教育,我们发现,当代情感教育区别传统情感教育和近现代的逻辑理智教育,是在于它是科学与人性(价值)重新塑合起来的形态。这一鲜明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基本特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顺哉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课程辅导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辅导对象自主性、辅导内容针对性、辅导手段技术性、辅导支持资源性、辅导服务系统性等。虽然应针对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辅导方法,但凡属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课程辅导,都应符合、体现上述基本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齐严  刘佳佳  洪清玲  
文章从创新型人才概念与特征的理论综述出发,应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联邦快递公司总裁弗雷德·史密斯及其中国区总裁陈嘉良这两位企业领军人物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对两位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素质特征进行了深入挖掘,提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创新和实践能力、乐观积极的态度、关心帮助别人、灵活敏捷的思维、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六个方面的素质特征。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得出的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主要素质特征,本文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燕  肖建华  李慧聪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肩负着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使命,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本文采用传记内容分析法对质性资料进行量化分析,将定性描述概念化,深入剖析此类人群所具有的素质特征要素,并将素质特征聚类为领导力,思维特征、专业素质、态度品质和个人特质五大范畴,并从人力资本形成的动态视角构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素质模型,阶段性的分析其素质形成的过程,旨在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识别、培养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克健  
一、成功的实践 科学基金制是借鉴西方国家经验于1982年引入我国的一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学基金制以其管理上的民主性、项目申请上的竞争性和项目评审中的公正性赢得科学界的高度评价,在中外科学家中享有很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宗章  
网络生态指向网络空间构成要素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状态,以及各要素之间及其与网络空间乃至整个社会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网络生态体现了虚拟性与实在性的有机统一,是一种"虚拟的实在";网络空间中人的交往关系的重构,体现出网络生态扁平化的结构性特征;网络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生长的结构形态,具有明显的技术属性,体现为技术与人、技术与资本、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但社会属性才是网络生态的本质属性,网络生态系统的生产与再生产在本质上即是人的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总体而言,网络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在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才能真正"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