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0)
2023(12924)
2022(10771)
2021(10160)
2020(8397)
2019(18817)
2018(18492)
2017(34832)
2016(18485)
2015(20620)
2014(19792)
2013(19453)
2012(17619)
2011(15714)
2010(15563)
2009(14758)
2008(14601)
2007(12621)
2006(11091)
2005(10323)
作者
(49139)
(41193)
(40972)
(38575)
(26152)
(19627)
(18459)
(15817)
(15545)
(14588)
(13879)
(13791)
(13003)
(12836)
(12543)
(12415)
(12180)
(11821)
(11802)
(11722)
(10012)
(9893)
(9754)
(9541)
(9156)
(9038)
(9024)
(8982)
(8114)
(7978)
学科
(83265)
经济(83166)
(81801)
(74654)
企业(74654)
管理(68539)
方法(34162)
业经(29367)
(28214)
(26461)
数学(26103)
数学方法(25943)
中国(22362)
农业(20001)
(19836)
财务(19821)
财务管理(19807)
企业财务(18698)
技术(17311)
(16920)
贸易(16908)
(16715)
(16487)
(15479)
(15307)
(14951)
地方(14057)
理论(14048)
(13525)
环境(12517)
机构
学院(262571)
大学(255713)
(118005)
经济(116145)
管理(106360)
理学(91347)
理学院(90438)
管理学(89424)
管理学院(88925)
研究(84416)
中国(69006)
(53618)
(53337)
科学(47093)
财经(42631)
(40507)
(39806)
(38782)
(38592)
中心(38346)
研究所(36327)
经济学(35990)
业大(34007)
北京(33489)
经济学院(32451)
(31766)
师范(31561)
财经大学(31266)
农业(31136)
(30648)
基金
项目(170526)
科学(138235)
研究(130257)
基金(127239)
(108856)
国家(107865)
科学基金(95338)
社会(87021)
社会科(82525)
社会科学(82508)
基金项目(67427)
(65210)
自然(59172)
教育(58523)
自然科(57878)
自然科学(57867)
自然科学基金(56924)
(53647)
编号(52787)
资助(50257)
成果(41162)
(38647)
(38645)
(37615)
重点(37577)
(36987)
国家社会(36879)
创新(35283)
课题(35031)
(34186)
期刊
(136594)
经济(136594)
研究(80319)
中国(49598)
(44615)
管理(44134)
(38145)
科学(34293)
学报(30462)
农业(26769)
业经(24546)
大学(24469)
技术(24149)
教育(23764)
(23231)
金融(23231)
学学(23114)
经济研究(22250)
财经(21830)
(19027)
问题(17809)
(17337)
(15767)
技术经济(15461)
世界(15232)
现代(13778)
国际(13480)
财会(12652)
商业(12614)
资源(12119)
共检索到394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本文讨论1932年开始的中国棉纺织工业危机中,民族企业发生的"奇异"行为:产品大量积压、市场高度萎缩、大量企业停工改组以致倒闭的状况下,民族纺织工业在总体上不但没有缩减生产规模,反而在极力扩大。作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不止一端①,但是"九.一八"后,在已形成日本经济、军事对华全面侵略和控制的总格局下,民族纺织工业丧失对国内市场的自主权;为应对在华日本纺织势力的压迫,他们不能不谋求最后一线生存机会。这应是导致民族纺织工业行为奇异的基本原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东刚  李东生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棉纺织工业取得了显著发展。民族棉纺织工业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生产技术使全行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涌现出大生、恒丰、申新等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的典型企业。1895-1936年间,技术进步对近代中国民族棉纺织工业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8.6%,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作用显著。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清铁  陈倩  刘子恒  郭萍  
棉纺织业作为近代中国民营机器工业中较为发达的一个部门,在抗战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史料梳理,在分析了近代民营棉纺织企业成长的特点后,结合使用案例分析法与扎根理论,得到近代民营棉纺织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1.机遇和资源驱动是企业成长的基础;2.不稳定的环境和管理水平是企业持续成长的主要障碍;3.扩充和并购能力是企业高速成长的催化剂;4.战略企业家和技术研发是企业开拓创新的源泉。这些因素同样也为当代中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民  
日本对近代中国的企业直接投资极为复杂、庞大,在以往关于日本在华棉纺织企业的研究中,学者们最为关注的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华纺织企业的空前扩张。此如前辈学者王子建早在1932年就指出的:"日本棉业家到中国来从事纺织工业的尝试始于世界大战前十年,有尝试的结果而着手经营是在大战期中,其事业的大成功则在大战终了之后"。①然而,一次大战前日本首家棉纺织企业进入中国的路径以及经验对于日后日本在华纺织企业的扩张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商在华棉纺织业的最早开拓者——上海纺织株式会社进入中国的路径与特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群英  
国内棉价自2003年9月以来一路飚升,直接对棉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及时掌握了解棉花价格上涨对棉纺织企业的影响程度,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近期对山东、河北等九个产棉和纺织大省(市)的近200家棉纺织企业进行了快速调查。结果显示:棉价暴涨不仅对2003年纺织行业生产经营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制约了2004年纺织行业的生产经营和出口。同时也暴露出棉花市场秩序混乱的突出问题,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对 1 92 8— 1 937年中国经济建设的评价在史学界截然不同 ,有谓之“破产和半破产”者 ,有谓之“光辉的十年”者等。本文非对此专论。但从各个部门具体分析 ,状况相当复杂。仅以棉纺织工业论 ,其叠荡起伏之势 ,颇难简单概括。本文尽可能如实地反映出棉纺织工业 1 0年间运行的真实面貌 ,并希望通过一个工业部门实际变化这一侧面 ,简要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和不发展”的某些原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小涓  史丹  卢世琛  
国有企业陷入亏损困境的结构因素及其调整政策──以纺织工业为例江小涓;史丹;卢世琛国有企业的亏损困境大致上由三类原因造成,第一是企业制度方面的原因,第二是企业管理方面的原因,第三是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前两类原因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军  赖海榕  
德州棉纺织厂是国有大型棉纺织企业,也是《比较》杂志的老朋友。该厂始建于1958年,经过艰苦奋斗,固定资产已从1984年的2200万元上升到今天的3个亿。直到1995年以前,该厂的经济效益始终处于山东省同行业领先水平,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实现利税总额继1991年首次跨入全国纺织工业十强后,1992年进一步跃居到第6位,1993年,德棉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1994年该厂产值、利税和出口创汇一直处于山东省前列,是全国纺织工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石万鹏  
国有纺织企业改革解困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中心城市的整体调整,坚定不移地是压缩、重组、减员、增效的路子,对国有纺织企业实行战略性重组,力争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有纺织企业整体扭亏为盈。具体任务是:1998年基本完成480万锭的压缩淘汰任务,3年压缩1000万棉纺锭,1998年妥善安置好60万下岗职。,3年共分流安置120万职工;1998年国有纺织企业减亏30亿元,20O0年实现整体扭亏为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陕西财经学院课题组  
由于历史和现实、内部与外部等诸多原因 ,致使陕西第十棉纺织厂生产经营处于不断萎缩状态 ,发展步履维艰 ,已陷入严重的困境之中。作者认为 ,该厂若要彻底走出困境 ,获得新生 ,最佳选择就是实施重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早  王文  
开放经济条件下,在一个相对集权的体制中,为规避潜在的风险,民营企业通常会采取"消极适应或积极适应"两种发展形式。"以牺牲企业对外部(技术、市场)变化适应性为代价换取产权安全"的消极适应型发展的直接后果是使得政府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努力受挫。与消极适应型发展模式不同,一些民营企业会选择积极适应型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寻求官方庇护的政治方式来确保创新收益安全,企业发展与滋生腐败之间极易发生联系。"‘腐败’成为企业发展‘润滑剂’"现象的出现,侵蚀了国家政治体制,加剧了政府和社会大众的不满,客观上加大了企业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体制"怪圈"的形成,既不利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又极可能引发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危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枚先  任子中  
研究棉纺织工业合理地区布局,也可说是合理棉纺织生产能力的空间分布,必然要涉及到正确规划生产集中化的水平,确定合理的企业规模问题. 企业规模,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规模.在棉纺织企业中,习惯以纺纱锭数来表示规模的大小。通常3万锭以下为小型企业,3~10万锭为中型企业,10万锭以上为大型企业。研究不同规模棉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益,旨在为确定合理规模提供依据。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以1988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何世鼎  
本文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研究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科技进步的历史进程。认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科技进步的路径,是一条自上而下,即由上自中央、省级,下至地方府州县的国有企业全能担当的路径。它既不同于英国的完全从民营企业开始的模式,也不同于日本的先从国有企业开始示范,然后将经过"孵化"的企业交由民营资本的模式。西方经济学认为,国有性质的企业存在着国家产权虚置的问题。由于国有企业中国家出资主体的缺位,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维  
我国入世对国内市场和行业的保护措施已逐步削弱,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一、低效率的行业表现在国际市场上,“供过于求”的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凭借其高新技术和人才,高附加值的产品,给我们带来较大的进口压力。另一方面,新兴的东南亚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与我国相当,改造制造业的步伐比我国要快,给我们带来较大的出口阻力。因此,我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