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5)
2023(4405)
2022(3537)
2021(3449)
2020(2645)
2019(5905)
2018(5828)
2017(11259)
2016(6078)
2015(6652)
2014(6569)
2013(6769)
2012(6067)
2011(5741)
2010(5941)
2009(5491)
2008(5345)
2007(5051)
2006(4719)
2005(4087)
作者
(17341)
(15655)
(14917)
(13857)
(8972)
(7410)
(6500)
(5970)
(5677)
(5239)
(5201)
(4920)
(4653)
(4643)
(4600)
(4494)
(4387)
(4369)
(4210)
(4128)
(3852)
(3806)
(3735)
(3717)
(3567)
(3507)
(3426)
(3118)
(3115)
(3100)
学科
(47772)
农业(31908)
(30701)
经济(30672)
(25258)
业经(13753)
农业经济(12248)
(9356)
农村(9339)
(9258)
管理(8450)
地方(8409)
发展(8373)
(8371)
(8146)
中国(7660)
土地(6925)
建设(6881)
(6569)
劳动(6568)
农业劳动(6306)
收入(6261)
人口(6096)
分配(5876)
(5862)
动力(5854)
及其(5838)
方针(5769)
劳动力(5746)
农业人口(5698)
机构
学院(90178)
大学(82446)
(41235)
(39830)
经济(38941)
管理(34496)
研究(31951)
农业(30716)
理学(29862)
理学院(29614)
管理学(29218)
管理学院(29067)
中国(25386)
业大(22209)
科学(18839)
农业大学(18610)
(16534)
中心(16204)
(16182)
(15098)
研究所(14504)
(14425)
(13960)
(13622)
经济管理(13512)
(12670)
(11691)
(11644)
发展(11640)
(11622)
基金
项目(59458)
研究(47673)
科学(46598)
基金(41687)
(35990)
国家(35514)
社会(30771)
科学基金(29895)
社会科(28540)
社会科学(28534)
(26053)
(26038)
基金项目(22853)
编号(21826)
教育(19595)
(19554)
自然(17035)
成果(16738)
自然科(16586)
自然科学(16583)
自然科学基金(16280)
(15126)
资助(14973)
课题(14048)
(13311)
(13252)
(13247)
(12951)
重点(12815)
发展(12671)
期刊
(56884)
经济(56884)
(51268)
农业(34960)
中国(24536)
研究(22914)
业经(17508)
学报(14994)
(14656)
科学(14499)
农业经济(14323)
农村(13458)
(13458)
大学(12693)
学学(12424)
(11248)
金融(11248)
农村经济(9040)
问题(8682)
(8106)
(7842)
世界(7806)
教育(7704)
经济问题(7465)
社会(7405)
技术(7324)
社会科(6998)
社会科学(6998)
管理(6684)
业大(6505)
共检索到140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崔西玲  薛兴利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重要内容,这两种制度对于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必要性和衔接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保障两种制度有效衔接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祎  刘国祥  张清华  李宝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可以提高农村贫困人群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其健康状况。本文从医疗救助对象的受益情况、患者住院流向、住院费用几个方面,探讨了制度设计和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  裴劲松  
农村医疗救助是农村医疗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主要是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基本的医疗问题,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农户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保障。二者的有机结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人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晓锦  
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确保农村"病有所医"的制度保证,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两种制度割裂运行衔接不充分,导致诸多问题产生,给农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利用卫生资源带来不便。实践表明,要使医疗救助对象得到最大程度救助的最佳选择,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实现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制度的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迎春  吴妮娜  罗五金  
我国农村健康贫困客观存在,而且呈现地域性健康贫困、阶层性健康贫困与政策性健康贫困并存的现象,健康贫困的表现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个制度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及其实现方式上的互补性,两种基金的有限性及其管理主体的不同性及在消除农村健康贫困的重要性等方面,都要求二者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两种基金使用的公平性及有效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务  
现阶段我国正加强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在城镇,今后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首先保障其大病(住院)医疗和工伤;在农村,正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通过大病统筹的方式解决农民的医疗风险。农民工是一特殊群体,他们多数流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他们是只参加城镇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抑或可以两者同时参加?本文作者根据大量的调查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鉴于两者的保障程度有限,近期不宜作出硬性规定,两者的结合可以提高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程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覃鸿燕  吴斌  陈爱华  罗先荣  王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特困医疗救助的结合是从根本上减轻特困农民疾病经济负担,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政策措施。对于实现全面健康社会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尚希,应亚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蒋中一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覆盖面是占农村5%的特困人口,归属民政部门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率一般都在85%左右,归属卫生部门管理。这两个制度在运作过程中的结合模式,既要有效地降低制度结合后的运行成本,让特困人口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住院补偿;还要有利于两个政府部门的工作协调。经过3年试点的探索,已经产生了较好的结合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封进  刘芳  陈沁  
当医疗供给方具有垄断定价能力,且以盈利为目标时,医疗保险的引入会导致医疗价格上涨,从而冲销医疗保险的效果。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价格效应,利用村级和县级层面面板数据,采用倍差法(DID)的估计表明,新农合对村诊所的价格没有明显影响,但会导致县医院价格上涨,且报销比率越高,价格上涨幅度越高,价格上涨幅度和报销比率基本相同。这一结果验证了理论预计,即县医院的垄断地位和盈利性目标将促使其在引入新农合后提高价格。加强医疗供给方的竞争性是有效发挥新农合制度作用的必要条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蕾  蒋中一  王禄生  
常熟市在开展两制衔接以来,采取了多元化控制医疗费用的管理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文章对其费用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对控费方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重恩  李宏彬  吴斌珍  
本文利用农村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政策变化来研究医疗保险的获得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农合使得非医疗支出类的家庭消费增加了约5.6个百分点。这一正向作用随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提高而增强,而且在没有医疗支出的家庭中仍然存在。同时,新农合对消费的正向影响在收入较低或健康状况较差的家庭中更强。这些结果都与医疗保险减少了预防性储蓄的假说相一致。另外本文发现,新农合的效果随农户在这个项目中的经历而变化。实际上只有在那些有村民获得保险补偿的村子,保险对消费的正向影响才显著,而且在这些村子中,新农合对新加入农户的消费的影响明显小于对参合一年以上农户的消费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兰芳  陈万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于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及一般的农民合作组织,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第三方(合作医疗组织)支付方式对医疗的供需双方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充分认识、把握和有效解决这种医疗供需市场发生的变化及产生的后果,将不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本文利用一般均衡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引致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合作医疗供给方的优势地位加强,大病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加集中,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急待优化,医疗供给方控制是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汪早立  陈迎春  张全红  王蓉  
加强对医疗服务供方的管理与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是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湖北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强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落实监督审核制度和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等措施,严格规范医疗服务供方的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降低了例均住院费用,切实维护了参合农民的利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彦彦  尚长风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崩溃,原有的农村医疗保健体系失去了生存的经济基础,各种非正式医疗机构“突现”于新经济体制之中,并形成独特的优势。基于对农村非正式医疗机构演化优势的分析,文章认为应充分考虑将农村非正式医疗机构纳入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框架之内,以节约其网络构建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