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6)
2023(3536)
2022(2900)
2021(2964)
2020(2432)
2019(5627)
2018(5997)
2017(11244)
2016(6403)
2015(6794)
2014(6866)
2013(6709)
2012(6043)
2011(5669)
2010(5980)
2009(5722)
2008(5769)
2007(5203)
2006(5082)
2005(4557)
作者
(16428)
(14742)
(13970)
(13534)
(8707)
(6953)
(6256)
(5530)
(5496)
(5019)
(4976)
(4697)
(4573)
(4519)
(4438)
(4242)
(4228)
(4154)
(3902)
(3827)
(3766)
(3666)
(3556)
(3515)
(3335)
(3335)
(3266)
(3081)
(2986)
(2928)
学科
(43211)
农业(28645)
(27807)
经济(27769)
(24711)
业经(12211)
(10568)
农业经济(9547)
管理(9296)
(8861)
农村(8857)
(8673)
中国(7722)
(7696)
土地(6937)
发展(6832)
(6827)
(6557)
劳动(6556)
地方(6326)
农业劳动(6264)
收入(6209)
人口(6045)
体制(6035)
(5860)
动力(5748)
劳动力(5725)
及其(5717)
农业人口(5665)
方针(5663)
机构
学院(86948)
大学(80903)
(40275)
经济(39569)
(38501)
管理(32560)
研究(32468)
农业(28755)
理学(27692)
理学院(27467)
管理学(27125)
中国(27004)
管理学院(26963)
业大(20273)
科学(18376)
(17406)
农业大学(17175)
(17006)
(16880)
中心(15601)
(15118)
研究所(15015)
(13714)
(13275)
经济管理(13094)
(12310)
财经(12250)
(11944)
师范(11884)
发展(11318)
基金
项目(52712)
研究(43939)
科学(41233)
基金(36572)
(31186)
国家(30731)
社会(27886)
科学基金(25829)
社会科(25811)
社会科学(25804)
(24296)
(22585)
编号(20717)
基金项目(19702)
教育(18703)
(17066)
成果(16598)
自然(14164)
自然科(13761)
自然科学(13759)
自然科学基金(13501)
资助(13484)
(13299)
课题(13275)
(12352)
(12350)
(12344)
(12312)
重点(11462)
发展(11418)
期刊
(57245)
经济(57245)
(46549)
农业(31224)
研究(28576)
中国(24709)
业经(16680)
(13598)
(13198)
金融(13198)
农业经济(13103)
农村(13088)
(13088)
学报(12937)
科学(12606)
教育(11758)
(11546)
大学(11247)
学学(10659)
问题(8794)
农村经济(8704)
世界(7752)
管理(7591)
技术(7365)
经济问题(7336)
(6704)
社会(6521)
财经(5852)
社会科(5836)
社会科学(5836)
共检索到146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农信社改组、改造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时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农信社转型时期必然面临的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廷凯  赵建国  阴喜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高晓红  
近年来,人们对由中央政府承诺注资而启动的新一轮农信社体制的改革充满期待。可以说,这种期待不无道理,因为中央政府针对此次改革所彰显的态度和所推行的举措是如此果敢。当下,此项果敢的改革行动仍在持续。伴随着决策层对改革积极成果浓墨重彩的正面宣传,有关方面对改革目标、战略、方法和成效的质疑也从未停止。最终绩效如何,社会各界正拭目以待。本文的研究发现,此次中央政府的注资行动引发的仅仅是又一轮政府间的金融博弈。具体而言,以政府间利益博弈为主线而展开的农信社改革行动无一例外地将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者始终置于事外,从而使每一次改革行动都将注定沦为各方参与者对改革收益的瓜分游戏。本文的分析结论是,对于中国农村信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红漫  
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中,存款由非试点社流向试点社的迹象明显,而对农信社系统以外的金融机构影响不大。存款利率的上浮对试点农信社吸收存款、增强资金实力具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农信社的贷款营销存在困难以及某些农信社受到的贷款约束,贷款利率的上浮对农信社发放贷款影响甚微。本文通过对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的成效进行分析,对人民银行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商庆军  
改革的核心是重塑利益机制,对于农信社改革,凝聚共识更为重要目前,农信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受到多重制约,亟待各方对许多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合作制是农信社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吗理论上分析,合作制与农村金融结合应当是有效的,社员之间在融资合作时可以降低信息成本和担保费用,小规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德祥  
经过深化改革试点工作,农信社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仍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未能解决,如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状况、内部人控制、行政管理代替资本管理等等,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脱农倾向、地方政府干预的欲望、管理弱化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硕平  
广东省委、省政府指出,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仅如此,广东还要为全国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闯出一条路子。本文深入分析了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十大问题,并就有关难点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应宜逊  
《中国经济时报》3月22日刊载了由苏培科主持并整理的座谈记录《农信社改革之辩》,读后思绪颇多。笔者的整体判断是:这一轮的改革成绩很大,但距离目标还甚遥远。一、经过这一轮改革后,现行农信社体制依然很不“规范”, 并且存在不少“名不副实”之处,但是,总体而言,这是从现实出发的选择(也许有些无奈),成绩应当充分肯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明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温静  李伟  陶俊  
随着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2009年年初,青田县委县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提出了包括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等五方面意见二十条细则,这给青田县农村信用社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彩虹  周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新时代各项改革砥砺前行的响亮号角。回首农信社自2003年以来的各项改革,成就巨大,但是否初衷不改?支农初衷:政策制定者的最初动机新一轮农信社改革,以国发[2003]15号文的下发为标志。该文件提出了深化农信社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信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丽英  
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力量,农村信用社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特别是最新一轮改革之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信贷支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活力得到了较好激发。本文从农信社改革前后信贷支农情况的比较分析对之加以探讨,就如何进一步做好下一阶段改革工作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璁  
小额农户贷款很受欢迎,但由于农村信用环境差以及农信社管理跟不上,目前发展不平衡,建议政府、人民银行、农信社多方改革,促其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楼海淼  
2003年6月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15号)的出台开始了新一轮深化改革进程。浙江作为试点省之一,县级农信社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并通过组建省联社对其进行管理和服务。5年多来,我省农信社在服务"三农"、业务发展和资产质量等方面取得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