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5)
- 2023(8075)
- 2022(6843)
- 2021(6205)
- 2020(5331)
- 2019(11914)
- 2018(11777)
- 2017(21619)
- 2016(12080)
- 2015(13565)
- 2014(14077)
- 2013(13384)
- 2012(12264)
- 2011(10974)
- 2010(11156)
- 2009(10698)
- 2008(10726)
- 2007(9941)
- 2006(8753)
- 2005(8152)
- 学科
- 管理(42281)
- 济(42132)
- 经济(42043)
- 业(35266)
- 企(30994)
- 企业(30994)
- 财(15984)
- 方法(15669)
- 制(15345)
- 数学(12852)
- 数学方法(12628)
- 中国(12104)
- 农(12103)
- 体(11528)
- 业经(10984)
- 学(10230)
- 务(10193)
- 财务(10153)
- 财务管理(10125)
- 企业财务(9620)
- 银(9411)
- 银行(9387)
- 行(8903)
- 体制(8612)
- 理论(8560)
- 融(8516)
- 金融(8509)
- 划(7795)
- 环境(7794)
- 农业(7579)
- 机构
- 大学(172023)
- 学院(171339)
- 济(64845)
- 管理(63390)
- 经济(63170)
- 研究(59640)
- 理学(53131)
- 理学院(52542)
- 管理学(51638)
- 管理学院(51323)
- 中国(46866)
- 京(37493)
- 财(36688)
- 科学(36378)
- 所(30822)
- 农(29957)
- 江(28594)
- 中心(27547)
- 研究所(27465)
- 财经(27340)
- 业大(25609)
- 经(24499)
- 北京(23432)
- 农业(23405)
- 院(22392)
- 范(22098)
- 州(22036)
- 师范(21806)
- 省(20679)
- 财经大学(20007)
- 基金
- 项目(112538)
- 科学(87705)
- 研究(83227)
- 基金(79627)
- 家(70173)
- 国家(69573)
- 科学基金(58769)
- 社会(51845)
- 社会科(49032)
- 社会科学(49020)
- 省(45257)
- 基金项目(41433)
- 教育(38759)
- 划(37977)
- 自然(37132)
- 自然科(36219)
- 自然科学(36204)
- 自然科学基金(35536)
- 编号(33876)
- 资助(32299)
- 成果(29342)
- 重点(25982)
- 制(25928)
- 课题(25214)
- 部(25030)
- 发(23402)
- 创(23340)
- 创新(21997)
- 性(21573)
- 国家社会(21401)
共检索到271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原东平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分为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两部分,一般标准以具体标准为基础,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可按照控制目标、控制点、控制措施设计评价标准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华平 肖宏
内部控制体系评价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式,而定性评价受评价人员的主观判断的影响,往往缺乏客观性,定量评价则以其科学、精确、可比的特征受到内部审计机构的欢迎。随着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受到关注,内部控制体系定量评价标准的建立势在必行。通过设置内部评价标准模式,分化各个子控制系统,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
关键词:
内部控制体系 定量 评价标准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文娣
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评价 的目的,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内 部控制的完善性和可靠性,以便决定对它的依赖程度,提出按原审计方案进行,或对原定审计方案进行修改的结论。从而在审计工作中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活动的自我防范和纠正错弊能力,作出内部控制风险的审计评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曲明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人员评价公共受托责任履行状况的综合指标。现阶段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刚刚起步,科学地设计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用以面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文献回顾及评述,首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进行了现状研究及原因分析,然后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类型,最后根据审计的评价对象进行了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设计。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 审计标准 评价标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小荣 时现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更好地完成受托经济责任,兼顾内部控制法规,借鉴内部控制标准对管理活动进行制度化的一种行为。内部控制法规是立法机构或部门为了外部人的利益、保证管理者更好地实现受托管理责任,对企业管理行为的一种约束。内部控制标准是会计职业团体为了更好地履行审计责任、适应现代审计技术需要开发的、用以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种标准。三者共同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夏华丽 汪景
按照电网"十三五"规划,高强度、大规模电网建设将贯穿整个"十三五",时间紧、任务重。同时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规范建设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截至目前,国网公司已累计发布企业计价标准62项,包括《新疆特殊风区电网工程施工增加费调整费率标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计价依据》、《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工程定额及费用计算标准》,等,其中填补行业及企业计价依据空白的定额标准达20项之多,上述计价依据及标准分别从不同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晓燕 程富
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本文基于外部审计的视角,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对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评价 比较与改进 基于审计的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云生
一、国际主要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一)美国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2年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专题报告首次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概念,构建了以三个目标为指导,五个要素为条件的内部控制框架结构。(1)内部控制框架的三个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三个方面。经营效率和效果是企业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利益要求。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内部管理者、投资者及其他利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利民 褚慧玲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制定考试评价标准是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与完善,同时对有效实施考试,对有效评价学生学业成果,对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课程标准是制定考试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原则,借鉴国外考试评价标准制定与实施的有益经验,对制定考试评价标准的依据、基本原则及其特点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评价 标准 目标 表现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双 赵毅
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但近年来不断发生上市公司会计欺诈丑闻,证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效果并不乐观,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越来越重要。因此,国内外广大学者、权威机构从不同视角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作了探索和研究。文章主要从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三方面对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并进行了述评和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万明 孙亚军
一、高校内部控制目标在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的目标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令的遵循性。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将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总结为: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勇晖 余楚烨
公立医院的经营目标是提供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因此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应更多地体现公益性。本文通过分析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内涵,结合公立医院的特点和实际来研究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构成要素,力图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框架体系。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内部控制 公益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孔德兰
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企业防范风险、控制舞弊的"防火墙"。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内控标准体系雏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加快健全我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必须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妥善处理好制定过程中的若干关系。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框架应涵盖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范围、内部控制标准、内部控制评价以及内部控制报告等内容。
关键词:
企业 内部控制 标准体系 国际比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清香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如何构建内部控制的概念框架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构建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的方法是"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结合;构建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是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的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的本质、对象、主体、目标、方法、规范和环境等理论要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卫
开展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改革的比较研究,首先必须探讨体制运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问题,这是达到科学评价、正确比较和合理选择体制模式的基本前提之一。(一) 对经济体制的评价存在规范性评价和实证性评价两种方式。所谓规范性评价,实际上是对经济体制的主要目标的合理性与否的评断,它所关心的是哪些目标是“应当追求的”,哪些目标是“重要的”。所谓实证性评价,就是将体制的所有目标均视为一种既定的客观标准,考察各种体制在实现其目标方面的表现。这种评价不关心目标本身的合理性,而关心目标是否被实现,如何实现,实现程度怎样等实证问题。本文将着重讨论实证性评价的方法和标准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