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2)
- 2023(10473)
- 2022(8802)
- 2021(8028)
- 2020(6208)
- 2019(13839)
- 2018(13456)
- 2017(25143)
- 2016(13600)
- 2015(14725)
- 2014(14455)
- 2013(14312)
- 2012(13532)
- 2011(12441)
- 2010(12448)
- 2009(11409)
- 2008(11189)
- 2007(9974)
- 2006(9152)
- 2005(8262)
- 学科
- 济(61823)
- 经济(61659)
- 业(36366)
- 管理(35982)
- 企(27674)
- 企业(27674)
- 中国(21349)
- 方法(20680)
- 农(19681)
- 地方(19199)
- 业经(16721)
- 数学(16036)
- 数学方法(15922)
- 农业(13494)
- 财(12668)
- 学(12439)
- 贸(11905)
- 贸易(11893)
- 易(11461)
- 发(10894)
- 地方经济(10708)
- 制(10604)
- 环境(10559)
- 和(10520)
- 银(10506)
- 银行(10468)
- 融(10389)
- 金融(10388)
- 行(10167)
- 技术(9927)
- 机构
- 学院(196353)
- 大学(194889)
- 济(81514)
- 经济(79937)
- 研究(73591)
- 管理(71990)
- 理学(61562)
- 理学院(60742)
- 管理学(59767)
- 管理学院(59392)
- 中国(54467)
- 科学(46100)
- 京(42216)
- 农(40757)
- 所(38241)
- 财(36339)
- 研究所(34726)
- 中心(32755)
- 业大(32168)
- 农业(31928)
- 江(30676)
- 财经(28361)
- 范(28008)
- 师范(27632)
- 北京(26831)
- 院(26069)
- 经(25700)
- 州(24496)
- 经济学(24481)
- 省(24054)
- 基金
- 项目(131268)
- 科学(103230)
- 基金(94279)
- 研究(93569)
- 家(84173)
- 国家(83359)
- 科学基金(70324)
- 社会(62745)
- 社会科(58391)
- 社会科学(58372)
- 省(52616)
- 基金项目(50200)
- 自然(44607)
- 划(44487)
- 自然科(43583)
- 自然科学(43571)
- 自然科学基金(42804)
- 教育(41834)
- 编号(36819)
- 资助(36561)
- 发(34214)
- 重点(29922)
- 成果(29373)
- 部(28056)
- 创(27829)
- 发展(26873)
- 展(26447)
- 课题(26360)
- 创新(25945)
- 国家社会(25650)
共检索到305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石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市场化和民主化的改革,这为公民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公民社会的发展对党的执政资源配置和执政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党的执政理念相应的应从"统治"、"治理"过渡到"善治"。善治的理念对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执政理念 善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国平
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背景与西方有明显的不同,政府的主动改革以及国家(政府)与经济、社会领域分离的同步性使得我国的公民社会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在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过程中,不能忽视来自社会内部的力量对于公民社会发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社会阶层分化是公民社会发育发展的一种内生推动力量,社会阶层的分化过程与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因而调适两者的关系也很有必要。
关键词:
阶层分化 公民社会 社会结构 内生力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雪 曾天山
社会结构变迁促使公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化的公民社会理念为学校变革提供了背景因素和理念支持。学校变革不仅要适应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主动开辟一种治理的路径。这种路径分为对学校的治理和学校共同体内的道德领导。在此二重作用下,校长权力在本义、来源和运行上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学校治理 校长权力 道德领导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敬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久恒
文章在占有丰富、翔实和准确的数据前提下,对我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整体境况进行了客观的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全景图像":一是组织类型多样,呈"纷繁斑斓"的图景;二是发展速度迅猛,呈"火箭式"递增态势;三是活动领域广泛,呈"星罗棋布"的景观;四是资金供给不足,呈"营养不良"的迹象;五是分布结构失调,呈"畸形状"发展格局。基于这五种图像,进而力求避免一种单纯、空洞的理论说辞和形而上学的学理探究,最终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性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卿
从清末民初到今天的100年,是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百年。从中国现代化的视角,以公民社会的养成为主线,从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去解读百年中国的变迁历程,"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律"变奏,分析其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困境与出路,试图从学术上探索中国公民社会养成的普世而又独特的路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公民社会 养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翔莲 张锦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大学生中进行党的执政理念教育,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党和信任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灿兴
本文认为近代公民社会是图书馆事业产生和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20世纪初期和目前都处于公民社会的初级发展阶段,指出了当前图书馆发展正确方向是自觉推动公民社会建设。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图书馆事业 公民社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鹏
近年来,学前儿童公民教育愈发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儿童公民理念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首先,作为儿童公民教育的核心,儿童公民身份正在由"等待中的公民"向"今日之公民"逐渐过渡;其次,儿童公民身份的核心范畴也由单纯包含儿童权利扩展为主动参与、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公民责任等内容。上述理念嬗变彰显了学前公民教育丰富公民理念与内涵、以公平为逻辑起点、关注儿童参与和体验、立足本土历史文化等发展趋势。但是,学前儿童公民教育的未来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潜在挑战,如理念的转向困难、本土立场难以明确以及课程内容与实践的形式化等。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公民教育 公民身份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贾利军 陈恒烜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的发展理念则是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纲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党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聚焦"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主题这一逻辑展开。从纵向的历史演进看,党的发展理念体现了鲜明的完备性、科学性、连续性和计划性;从横向的历史节点看,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理念的变革与演进。党的发展理念统一了思想认识,统领了战略、政策,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静 吕雁琴 赵斌
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大背景下,文章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和莫兰指数刻画中国居民社会福利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进一步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社会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居民社会福利绩效水平不断上升,且在空间上具有正自相关性,并以东部地区省份的“高-高”集聚和西部地区省份的“低-低”集聚为主;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居民社会福利绩效提高,且该促增效应主要通过经济和社会层面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和低城镇化地区产生更大的边际效应;考虑空间因素后,数字普惠金融同时对邻近地区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中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整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从学理上,其整合也存在客观基础和现实可能性。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整合,可以从传统与现代相统一、过程与目标相统一、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相统一,以及认识逻辑与客观过程相统一的思路来进行。
关键词:
现代 高等教育 发展理念 整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又以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创新,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拓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开创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天地。新发展理念强调,通过创新发展
关键词:
人民至上 治国理政 发展理念 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又以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创新,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拓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开创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天地。新发展理念强调,通过创新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卫海
建构合理的契合中国现实状况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良性互动"关系模式的提出让中国公民社会论者看到了希望。但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成为了理论和实践当中的难题。借鉴西方以"公民权"的概念来打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把公民社会组织作为沟通中介,以公共治理为路径,将成为寻求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依据这一思路,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建构问题即可化约为通过培养和完善各类公民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职能,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寻求两者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良性互动 中介 公民社会组织 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