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3)
- 2023(7550)
- 2022(6442)
- 2021(6041)
- 2020(5058)
- 2019(11211)
- 2018(10942)
- 2017(21584)
- 2016(11571)
- 2015(12545)
- 2014(12243)
- 2013(11771)
- 2012(10397)
- 2011(9321)
- 2010(9363)
- 2009(8980)
- 2008(8521)
- 2007(7675)
- 2006(6575)
- 2005(6119)
- 学科
- 济(43128)
- 经济(43051)
- 管理(31156)
- 业(29818)
- 企(23861)
- 企业(23861)
- 方法(19371)
- 数学(17102)
- 数学方法(16894)
- 财(13066)
- 农(12133)
- 中国(11710)
- 制(11019)
- 学(9942)
- 业经(8726)
- 银(8659)
- 银行(8645)
- 贸(8568)
- 贸易(8564)
- 易(8341)
- 地方(8309)
- 融(8232)
- 金融(8231)
- 行(8225)
- 农业(7972)
- 务(7853)
- 财务(7823)
- 财务管理(7806)
- 企业财务(7408)
- 体(7186)
- 机构
- 学院(155270)
- 大学(153854)
- 济(63523)
- 经济(62248)
- 管理(55786)
- 研究(52019)
- 理学(47982)
- 理学院(47424)
- 管理学(46505)
- 管理学院(46200)
- 中国(41034)
- 财(32407)
- 科学(31626)
- 京(31329)
- 农(26708)
- 所(26349)
- 财经(25372)
- 中心(24576)
- 研究所(23770)
- 江(23385)
- 经(23009)
- 业大(22700)
- 农业(20938)
- 经济学(20790)
- 范(19712)
- 师范(19480)
- 北京(19202)
- 州(19079)
- 院(18921)
- 财经大学(18849)
- 基金
- 项目(103691)
- 科学(81516)
- 基金(76004)
- 研究(74879)
- 家(67073)
- 国家(66575)
- 科学基金(56482)
- 社会(48660)
- 社会科(46123)
- 社会科学(46114)
- 省(40240)
- 基金项目(39470)
- 自然(36173)
- 自然科(35357)
- 自然科学(35344)
- 教育(34837)
- 自然科学基金(34733)
- 划(34030)
- 资助(31262)
- 编号(29794)
- 成果(24374)
- 重点(23803)
- 部(22979)
- 发(22100)
- 创(21759)
- 性(21304)
- 课题(20854)
- 国家社会(20678)
- 创新(20397)
- 科研(20250)
共检索到232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立青
一、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的反思这几年我国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固然扩大了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但也给我们经济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储蓄分布结构的偏差导致积累结构扭曲。最近两年,在银行存款结构中,储蓄存款的比重不断上升,超过了企业存款和财政性存款之和,占63%左右,已成为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为了扭转市场疲软,银行使大量储蓄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伯仕 王锦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在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基础上,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逐步上升,截止198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累计达5100亿元,为1978年的22.2倍,平均每年递增33%以上。储蓄存款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同期工农业产值和居民收入的增长。特别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巴曙松
在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的背后巴曙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帐户存款大幅度增长,1991年达到10000亿元;1994年即迅速达到20000亿元;1995年年底即达到29662亿元,仅仅1995年就净增8126亿元,比上年增长37.7%;...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媛
当前应引导储蓄分流,控制储蓄存款的增长中国人民大学财金系孙媛首先,我们必须对储蓄分流与储蓄出笼进行区分。储蓄分流指的是随着多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引起居民储蓄存款增量的减少;而储蓄出笼则是指居民储蓄存款总量的净减少,两者的含义截然不同。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琦 邵青
本文通过对分流的居民储蓄存款的流向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的矛盾仍在加剧,并且这一问题的存在事实上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若要解决这一结构性问题,宏观调控必须着力于抑制投资、特别是扩大消费,文章就此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
居民储蓄 投资与消费 宏观调控 政策效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明志 尹小兵
本文对 1 99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储蓄存款增幅下降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储蓄存款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存款利率下调、银行存款向证券市场分流以及国家开征利息税、实行存款实名制。储蓄存款增幅下降将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正面影响。开征存款利息税对储蓄存款的影响将是持久的 ,个人存款实名制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是暂时的。建议在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后 ,考虑适当上调利率 ,协调本外币利率政策 ,适当时机开征金融收益税 ,坚持已经实行的存款实名制。
关键词:
储蓄存款 利率 利息税 存款实名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消费和储蓄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始终被关注的课题。已有众多学者研究过它。本文着重探讨经济稳定增长条件下这一问题的性质及特点。本文的探讨由微观开始,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导出宏观结论。 一、生命周期假说 对于个人消费与储蓄的决策,我们采纳莫狄格兰尼首倡的生命周期假说。这一假说已被当代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下面是这一假说的简要描述。 设某个典型的消费者有一个在其有生之年的任何时刻都适用的瞬时消费效用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康信明
近年来,转帐储蓄在储蓄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使储蓄在很大程度上已发生变异,它不再完全是居民收入的积累部分或消费基金,而是相当程度的经营性质的周转资金或银行的结算资金,致使居民储蓄存款虚假增长。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防止发生误导,产生错误的决策。 一、储蓄变异的表现 1.转帐已成为储蓄来源的主渠道,即:储蓄存入的资金多数是转帐款或非节余款。我们曾对山西省沁源县工、农、建三行及邮电局的四个储蓄机构进行调查,1993年8月份,转帐储蓄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林
1998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是自1996年以来第五次下调利率。众所周知,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存款利率下调必然会减少储户利息收入,从而使银行存款受到影响。然而,回顾五次下调存款利率的轨迹,我们却惊奇的发现,利率的调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雷洪
近年来,我国储蓄存款过度增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储蓄存款过度增长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以及形成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主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峰
储蓄存款是国民收入经历三次分流后的产物。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储蓄存款的直接来源。“梯级效应”是指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决定消费结构和消费量的层次递进的作用过程 ;“连代效应”是指消费水平影响储蓄水平 ,消费结构影响储蓄结构、消费是影响储蓄量的影响过程。科学技术、劳动生产率、连带需求既影响消费结构 ,又引起储蓄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流 储蓄存款 梯次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