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668)
2022(575)
2021(586)
2020(591)
2019(1327)
2018(1401)
2017(3083)
2016(1693)
2015(1934)
2014(1942)
2013(1943)
2012(1813)
2011(1572)
2010(1765)
2009(1848)
2008(1871)
2007(1652)
2006(1417)
2005(1527)
2004(1315)
作者
(4788)
(3933)
(3847)
(3761)
(2628)
(1829)
(1808)
(1562)
(1534)
(1452)
(1434)
(1409)
(1357)
(1268)
(1266)
(1263)
(1244)
(1166)
(1134)
(1116)
(1083)
(1057)
(963)
(959)
(949)
(912)
(897)
(856)
(814)
(798)
学科
(6075)
经济(6069)
管理(4292)
(3891)
(3272)
企业(3272)
方法(3050)
数学(2704)
数学方法(2640)
(2441)
(2162)
(1861)
金融(1861)
(1702)
银行(1700)
(1546)
(1397)
(1367)
财务(1366)
财务管理(1360)
(1307)
贸易(1307)
(1291)
(1253)
企业财务(1224)
(1222)
(1176)
中国(1171)
业经(1104)
税收(923)
机构
大学(23597)
学院(22911)
(9118)
经济(8872)
中国(8852)
管理(8179)
研究(6557)
(6456)
理学(6333)
理学院(6264)
银行(6226)
管理学(6123)
管理学院(6075)
(5901)
(5866)
(5148)
(4829)
(4494)
财经(4395)
中心(4358)
人民(4090)
(3912)
(3722)
科学(3666)
农业(3631)
国人(3577)
中国人(3550)
中国人民(3500)
(3494)
(3475)
基金
项目(11965)
研究(9016)
科学(8972)
基金(8674)
(7206)
国家(7144)
科学基金(6014)
社会(5549)
社会科(5260)
社会科学(5258)
基金项目(4442)
(4423)
教育(4095)
资助(4033)
编号(3791)
自然(3730)
(3672)
自然科(3640)
自然科学(3639)
自然科学基金(3559)
成果(3426)
(2785)
(2648)
(2464)
重点(2461)
社科(2457)
(2443)
人文(2441)
教育部(2438)
科研(2432)
期刊
(10527)
经济(10527)
(9725)
金融(9725)
研究(9359)
(5069)
中国(4679)
(4371)
学报(3510)
大学(2867)
管理(2765)
科学(2590)
学学(2588)
财经(2517)
农业(2014)
(1996)
农村(1979)
(1979)
教育(1970)
理论(1964)
实践(1850)
(1850)
图书(1800)
技术(1721)
国际(1564)
农村金融(1522)
业经(1430)
书馆(1425)
图书馆(1425)
(1405)
共检索到42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腾继友  
借贷记帐法是历史上产生和使用较早,目前世界各国又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记帐方法。借贷记帐法,是以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的平衡原理为依据,以会计科目为记帐主体,以借贷为记帐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帐规则,用来记录和反映资金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质文  
借贷记帐法知识问答陈质文问;什么是记帐方法?答:记帐方法是指在帐户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具体地说,记帐方法是在运用会计科目及其帐户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记帐方式,采用相应的记帐符号,按照固定的记帐规则,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整理、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清明  
去年11月,国务院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准则要求全国统一推行借贷记帐法。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从今年起人民银行不再使用资金收付记帐法。1994年,工、农、建以及非金融机构一律使用借贷记帐法。我国全面推行借贷记帐法,让会计走向世界,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向国际化市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目前,各行各业都在认真贯彻落实准则,但仍有部分单位和少数人在等待观望,甚至存在一些片面认识。有的认为“收付”与“借贷”记帐法大同小异;有的认为收付记帐法使用了三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毛冲  
一、预算会计采用借贷记帐法的意义1.有益于加强我国的会计管理我国五十、六十年代的预算会计记帐方法,较多地考虑了“传统习惯”、“通俗易懂”,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则应当更多地注重于记帐方法的科学性及其体系的严密性。在这方面,借贷记帐法立于各种记帐法之首,是当之无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邵享林  邵平  周旋  
借贷记帐法则的奥秘及其合理化●邵享林邵平周旋迄今为止,借贷记帐法则的奥秘及其合理化,一直是困惑中外会计学界的难题。当代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教授甚至不无遗憾地感叹:借贷记帐法则给我们“留下一个令人困惑的特征:某些帐户的左方代表增方,而在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蒋萍,王素毅  
人口流量及人口帐户记帐法蒋萍王素毅ABSTRACTHavingthepopulationflowasthemainline,theauthordiscussedthemethodtodeterminethepopulationflow,analyze...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俊伦 ,李必华  
为了解决农村住户调查过录整理工作中的费工费时,分类不准,进而影响调查资料质量的矛盾,监利县统计局、农调队,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记帐方法—卡片记帐法。经过余埠区陈罗村调查点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方法简便灵活,为过录整理提供了很大方便。为保证调查资料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深受基层调查员和调查户的欢迎,为他们所乐意接受.现将作法和体会介绍于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建刚  
《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标志着增减记帐法在走过二十几年的行程之后,圆满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增减记帐法是我国会计工作者创造的一种新的复式记帐方法,从其产生、发展到废止这一短暂的轨迹中,可以反映出我们会计事业的曲折发展,不可否认,增减记帐法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其废止,是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是会计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并不是对增减记帐法的彻底否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香真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借贷,是具有广泛群众性和深远传统性的信用补偿机制。"民间借贷"不同于"非法集资",合法的民间借贷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民间借贷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但是,由于民间借贷具有自发性、随意性、风险性,一旦遇到情况变化,非常容易引发纠纷,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因此,公民在出借资金时应注意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避免不必要的借贷纠纷发生,使民间借贷活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一个犹太商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说:"我想借些钱。""好啊,你要借多少?""1美元。""只需要1美元?""不错,只借1美元。可以吗?""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犹太商人掏出50万美元的国债、股票等作为借贷1美元的担保,贷款年息为6%。贷款部经理怎么也不明白,犹太商人为什么有50万美元还要借1美元的事实。犹太商人说:"请不要为我操心。
关键词: 犹太商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杜黎  
2.1民间借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信用社贷款也属于民间借贷,但它是在国家宏观金融计划控制之下,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利率发放。狭义上的民间借贷是指农民之间自发的、非正规的借贷。目前农村中的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  田俊领  谢东军  
民间借贷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金融机构贷款人和非金融机构贷款人之外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之间发生的借贷活动①。民间借贷具有手续便捷、利率偏高、易聚风险、资金来源多渠道、放贷主体职业化、借贷平台网络化的特点,包括自然人借贷、温州为代表的地下钱庄模式、青岛为代表的中介模式、郑州为代表的担保模式、网络借贷五种模式。近两年来我国民间借贷资金量逐年增长,存量资金增长超过28%。央行一份调查报告指出,2010年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存量已超过2.4万亿元。社科院2012年社会蓝皮书引用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民间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守文   韩基贵  
在农村比较普遍存在的自由借贷,是在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发展活跃起来的。它的性质和作用怎样,与高利贷的关系如何,以及我们应该对它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是农村金融工作同志十分关心、又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正确对待农村借贷,把农村资金搞活,我们试就农村借贷的性质问题谈谈粗浅看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洪涛  
唐代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借贷契约进行调整和控制,其目的是试图建立和维护一个公平、公正的借贷交易市场。当时"官有政法,人从私契"的交易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熟的借贷契约规范着借贷交易行为。为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保障借贷主体的适当权益,唐代国家对借贷契约的干预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政府不能过分干预市场,否则会适得其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