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42)
2023(4789)
2022(3369)
2021(2948)
2020(2398)
2019(5051)
2018(5203)
2017(10239)
2016(5628)
2015(6251)
2014(6359)
2013(5954)
2012(5072)
2011(4474)
2010(4523)
2009(4240)
2008(4202)
2007(3909)
2006(3674)
2005(3628)
作者
(15824)
(13153)
(13016)
(12536)
(8448)
(6186)
(5870)
(5128)
(5066)
(4703)
(4399)
(4383)
(4344)
(4222)
(4107)
(4076)
(3927)
(3870)
(3770)
(3760)
(3356)
(3331)
(3090)
(3065)
(2965)
(2942)
(2940)
(2928)
(2618)
(2581)
学科
(22937)
经济(22899)
管理(17281)
(17215)
(13691)
企业(13691)
(8504)
中国(8420)
方法(7609)
业经(7397)
数学(5936)
数学方法(5892)
(5887)
(5822)
农业(5819)
(5364)
银行(5359)
(5112)
地方(4942)
(4679)
产业(4476)
(4256)
理论(4218)
(4205)
金融(4205)
发展(4174)
(4169)
(4043)
(3858)
财务(3843)
机构
大学(79835)
学院(79753)
(32441)
经济(31761)
管理(31214)
理学(26866)
理学院(26588)
管理学(26120)
管理学院(25975)
研究(25408)
中国(21498)
(16779)
(15614)
科学(14781)
(13603)
(13125)
中心(12681)
财经(12458)
(12329)
(11285)
研究所(11067)
业大(10998)
(10882)
师范(10768)
(10482)
北京(10271)
农业(10156)
经济学(9939)
财经大学(9171)
(9095)
基金
项目(52400)
科学(42590)
基金(39359)
研究(38908)
(34020)
国家(33743)
科学基金(29826)
社会(26567)
社会科(25095)
社会科学(25086)
基金项目(20930)
(19957)
自然(18669)
自然科(18321)
自然科学(18318)
自然科学基金(18033)
教育(17834)
(16526)
编号(16147)
资助(14864)
成果(13104)
重点(11505)
(11503)
国家社会(11330)
(11072)
(10840)
课题(10645)
教育部(10152)
人文(10098)
(10027)
期刊
(38175)
经济(38175)
研究(24278)
中国(16220)
(13492)
(12331)
管理(12250)
学报(11953)
科学(11580)
(11368)
金融(11368)
大学(9639)
教育(9043)
学学(9000)
农业(8529)
业经(6971)
财经(6819)
技术(6316)
经济研究(5932)
(5805)
问题(5480)
图书(4385)
(4380)
(4123)
现代(4068)
(3984)
商业(3926)
理论(3765)
技术经济(3625)
农村(3467)
共检索到123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任燕珠  
信用卡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支付工具,由于其具有透支功能及使用便捷性,利用信用卡透支的持卡人也越来越多。2009年《信用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司法解释》出台后,信用卡透支刑事案件不断攀升,有必要就信用卡透支刑法规制进行探讨,以减少信用卡透支行为、保证刑罚的谦抑性、实现刑罚的效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贺雄  
《刑法》关于信用卡诈骗罪中"恶意透支"行为的解释过于条文化,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对这类犯罪打击力度不够。本文从"恶意透支"的主体、是否"恶意"以及是否"透支"的界定着手,探讨了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指出了立法上的缺陷,提出了以后立法上需要改进的事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飞  张卫国  黄建宏  
我国信用卡恶意透支风险在不断上升,对此商业银行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文章依据信用卡恶意透支理念的形成时间,将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划分为蓄意型和非预谋型两类,分析了各类恶意透支行为的风险特征。其次,从商业银行角度,提出了恶意透支风险的系统管理策略,深入探讨了各策略的风险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晓捷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成因及防范对策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陈晓捷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已成为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诈骗银行资金的一种新的作案手段。所谓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限期,并且经发卡行催收无效的透支行为。信用卡市场越发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沈红波  黄卉  廖理  
信用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金融工具,具有消费信贷的重要功能。本文采用某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微观数据,从生命周期、社会经济地位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信用卡透支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持卡人的信用卡透支行为具有显著的生命周期特征,年轻的持卡人在信用卡透支的可能性和负债程度上都显著高于其他持卡人。同时,社会经济地位对信用卡透支行为也有显著影响,高收入和高职位者使用信用卡负债更加积极。此外,本文还发现婚姻子女状况以及信用卡账户帐龄和信用额度对持卡人的透支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明华  任晓炜  
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发现信用卡持卡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与其透支行为的关系。我们从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和收入,以及职业和年龄等六个方面全面研究了信用卡持卡人的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与其透支行为和习惯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学历"和"职业类别"与"透支与否"和"透支习惯"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其他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与"透支与否"和"透支习惯"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不显著。最后,我们对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以及研究结论的营销意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征信  [作者] 蒋萌  
目前,信用卡恶意套现问题越来越突出。信用卡的恶意套现,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社会诚信环境,影响了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发卡程序,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提高技防水平,建立整治信用卡恶意套现的长效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长江  
试论信用卡透支便利业务的外部风险防范金长江信用卡透支便利业务是类似于信贷而又不同于信贷的一种便利客户资金周转、解决客户短期急需资金的服务手段,它是信用卡为吸引客户,便于市场竞争的新方式,也是信用卡功能的新开发。目前,各专业银行都在试办信用卡透支便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明华  任晓炜  
本研究希望发现金钱信用态度的那些因素影响信用卡透支功能的使用。我们在对美国目前最流行的信用和金钱态度量表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信用卡拥有者透支行为的信用和金钱态度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发现14个因子中的4个因子对信用卡透支功能的使用有显著影响。这四个因子是:正面情感、保守和冲动消费,以及存款。最后,我们对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方  
信用卡贷款是信用卡交易额的未偿部分,也是商业银行个人零售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与信用卡发卡量、卡交易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通过积累发卡量、卡交易额以及卡透支余额的历史数据,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贷款(透支余额)增长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韦超  
信用卡未使用的透支余额不是货币韦超自从1978年中国银行广州分行率先代理外国信用卡业务后,信用卡在中国大陆开始通行,长城卡、牡丹卡、万事达卡等等相继登场。作为一种崭新的金融工具,信用卡的出现必然对货币改革的实施发生影响;它的性质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连国  
本文探讨了信用卡透支纠纷诉讼程序的选择、发卡银行对透支事实的举证、发卡银行应承担的止付责任、信用卡保证人的担保责任范围等问题。笔者认为:程序的选择应因案制宜;发卡银行仅以电划凭证和电子信息记录来证明透支事实不够充分;应按缩小利益差异原则来确定发卡银行的止付责任和保证人的担保责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龙腾  沈利生  
本文以某商业银行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相关信用卡透支欺诈20671起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为样本,运用损失分布法测算出该银行信用卡透支欺诈的操作风险资本。实证研究显示,对于高频低损类型的操作风险事件,运用损失分布法度量操作风险资本能够得到较准确的结果,这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量化方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少波  
本文针对"恶意欠薪罪"提倡者的观点和理由,提出了不宜将欠薪行为施以刑事处罚的理论依据和解决欠薪问题的有效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