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
- 2023(1159)
- 2022(931)
- 2021(958)
- 2020(895)
- 2019(2090)
- 2018(2289)
- 2017(5166)
- 2016(2461)
- 2015(2471)
- 2014(2522)
- 2013(2313)
- 2012(2247)
- 2011(2057)
- 2010(2059)
- 2009(1986)
- 2008(2057)
- 2007(1916)
- 2006(1730)
- 2005(1650)
- 学科
- 管理(9789)
- 济(9086)
- 经济(9076)
- 业(8102)
- 企(7182)
- 企业(7182)
- 方法(4152)
- 财(4137)
- 信息(3421)
- 务(3325)
- 财务(3314)
- 财务管理(3311)
- 数学(3247)
- 企业财务(3236)
- 数学方法(3192)
- 业经(2889)
- 理论(2806)
- 农(2343)
- 工作(2276)
- 学(2271)
- 制(2159)
- 中国(2148)
- 化(1851)
- 产业(1786)
- 及其(1726)
- 和(1642)
- 总论(1631)
- 信息产业(1616)
- 农业(1468)
- 体(1460)
- 机构
- 大学(35279)
- 学院(34042)
- 管理(15803)
- 理学(13007)
- 理学院(12919)
- 管理学(12754)
- 管理学院(12684)
- 济(12162)
- 经济(11883)
- 研究(9495)
- 中国(7707)
- 京(7615)
- 财(7027)
- 信息(5737)
- 科学(5451)
- 财经(5451)
- 中心(5407)
- 江(5227)
- 经(4808)
- 图书(4729)
- 北京(4708)
- 州(4619)
- 范(4552)
- 师范(4508)
- 书馆(4486)
- 图书馆(4486)
- 所(4469)
- 农(4209)
- 业大(4205)
- 系(4103)
共检索到53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郑长军
本文分析了信息需求与供给的内涵,阐述了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以及影响信息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军
信息资源如同其他社会财富一样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信息资源的优先占有也会带来相关的财富。当某种信息资源被独占的时候,相应的利益就会被垄断。目前,按会计规则要求,企业提供的财务方面信息内容在实务中越来越受到批评与指责,主要原因在于现行财务报告框架不能反映企业的价值信息,从而不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投资决策,严重背离了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因此,现存的企业信息不对称情况多数是制度选择的结果而非制度选择的原因。所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就要通过信息需求者与信息供给者之间博弈对信息供需进行"制度安排",以达到信息供求相对均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萍
本文在对人力资源的供给与人力资源的需求深入全面的阐释之后,论述了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问题,指出了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三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充分阐明了就业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失业对人力资源本身和社会所造成的伤害与破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叶建芳 叶建军
会计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无法从根本上回答是政府制定会计准则还是由民间机构制定准则。从准则的供需角度出发,我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不同具有必然性,因为供给与需求不同,导致各国会计目标不完全相同。目标如不一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就会有侧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供给的经济学解释是指在某一时期和一定市场上消费者按照某一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的经济学解释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该商品的数量。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作为"看不见的手",在商品市场上可以自动调节供给与需求的数量,从而使市场达到均衡。在这里,不仅生产者、消费者和商品的关系界定是清晰划分的,而且市场均衡的界定也只是指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上的均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司湘云 霍朝光 赵栋祥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揭示公共危机情境下政府信息供给与公众信息需求之间的差距,量化评估政府信息供给存在的冗余或不足,为危机管理部门与媒体机构更灵敏精准地调整信息发布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为例,在主题编码的基础上分析政府危机信息供给的主题演化和公众危机信息需求的演变,并以二者变化的同步性为评估指标构建量化模型,评估政府危机信息供给的冗余或不足。[结果/结论]危机态势发展一直是政府信息供给的重中之重,后续政府供给重点依次是政府应对措施、凝聚社会共识和恢复社会秩序。公众始终保持对危机情境的高强度感知,信息需求的演变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具有一致性。政府应密切关注公众需求的变化、洞察双方的认知差异,建议保持危机情境感知相关信息的持续供应、精准调控情感表达相关主题的发布时机与流量、在危机蔓延期增加危机风险及其影响相关的信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詹慧龙,胡明文,刘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龙海明 黄卫
消费信贷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消费信贷的需求与供给产生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商业银行盈利的博弈结果,并始终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在一定基础上保持均衡。
关键词:
消费信贷 需求 供给 均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阮加
经济学在讨论供求决定价格时,供求是实物单位,货币是外生变量。本文在形式化市场规模与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了货币单位总需求(MV)、总供给(PT)和总收入(LE)之间的关系MV=PT=LE。在此基础上,本文描述了费雪、弗里德曼假定条件下,增量货币配合,吸纳新就业实现经济增长、报酬递增的过程。作为检验,应用此方程对价格决定、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凯恩斯乘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经济理论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需求 供给 分工 收入 就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明生
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告诉我们,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是源于供给就是源于需求,或二者兼而有之。从亚当.斯密到后凯恩斯主义,在如何解决供给与需求的问题上,各种观点一直争论不休。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要走出一条稳定和谐的和平崛起之路,必须要精心协调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关键词:
供给 需求 市场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吉明 夏庆宇 李淑静
近年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如何有效化解这一问题将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健康平稳运行,然而仅从供给侧压缩产能并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化解当前国内产能过剩可考虑两个途径:一是从需求方面来讲,可寻找全球潜在需求,加快产能"走出去";二是从供给方面来讲,产能过剩行业内部可考虑组建垄断组织,制定垄断价格,进行全行业有效布局以更好地配置现有资源。
关键词:
产能过剩 需求 供给 走出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昌利
本文基于对1994年以来的相关季度数据,着重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对广义货币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进行探讨;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货币当局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大操作力度。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王彬
传统的库存、设备投资与房地产投资都很难在需求面开启新的经济周期。去产能政策弱化库存周期,制造业设备投资面临着诸多约束。人口、城镇化等基本面因素决定着我国房地产投资高速期已过。从供给端来看,仅仅是产能领域的供需改善很难成为经济新周期开启的充分条件。从债务角度来看,我国非金融部门宏观杠杆率上行趋势没有改变,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的问题突出,居民部门杠杆上升速度较快。我国目前尚未经历完整的债务周期。
关键词:
经济周期 需求管理 供给侧改革 债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