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8)
2023(4991)
2022(4235)
2021(4132)
2020(3438)
2019(8024)
2018(8184)
2017(14108)
2016(8202)
2015(9428)
2014(9570)
2013(8853)
2012(8571)
2011(7726)
2010(8099)
2009(7088)
2008(7322)
2007(6670)
2006(5963)
2005(5503)
作者
(24952)
(20823)
(20659)
(19505)
(13331)
(9892)
(9471)
(8089)
(7850)
(7844)
(7286)
(7169)
(6822)
(6808)
(6602)
(6463)
(6232)
(6208)
(6170)
(6054)
(5702)
(5294)
(5116)
(4873)
(4743)
(4702)
(4692)
(4585)
(4265)
(4242)
学科
(27898)
经济(27872)
管理(21494)
(19649)
(17688)
企业(17688)
方法(12508)
理论(10215)
(9467)
数学(9119)
数学方法(8923)
中国(8907)
(8781)
教育(8772)
业经(8359)
(7812)
产业(7598)
教学(6703)
(6374)
财务(6362)
财务管理(6352)
企业财务(6195)
(6014)
(5758)
地方(5614)
(5325)
结构(5195)
农业(5068)
信息(4680)
研究(4376)
机构
大学(121712)
学院(120497)
研究(41833)
管理(40568)
(38579)
经济(37581)
理学(34498)
理学院(33903)
管理学(32940)
管理学院(32703)
中国(28714)
科学(27985)
(26509)
(22172)
(21535)
(20595)
研究所(20384)
师范(20338)
(19872)
(19685)
中心(18378)
业大(18223)
农业(17092)
北京(16681)
师范大学(16069)
(16020)
财经(15800)
技术(15702)
(14820)
(14193)
基金
项目(78681)
科学(60534)
研究(58819)
基金(54162)
(48137)
国家(47687)
科学基金(39455)
社会(34515)
社会科(32431)
社会科学(32420)
(31751)
教育(29796)
基金项目(28431)
(27298)
编号(26048)
自然(25384)
自然科(24794)
自然科学(24781)
自然科学基金(24372)
成果(23965)
资助(22199)
重点(18786)
课题(18625)
(17031)
(16659)
项目编号(16557)
(15891)
(15520)
大学(15237)
(15061)
期刊
(44843)
经济(44843)
研究(35626)
中国(27308)
教育(25830)
学报(24610)
科学(19835)
(19261)
大学(17684)
(16228)
学学(16160)
管理(14651)
农业(13118)
图书(11986)
技术(10844)
财经(8549)
书馆(8472)
图书馆(8472)
(7959)
金融(7959)
(7424)
职业(7369)
情报(7345)
(7292)
(7271)
业经(7103)
经济研究(6875)
(6742)
论坛(6742)
业大(6051)
共检索到183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妍  
文化是一个系统,它由许多子系统和要素组成,其中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在文化系统中处于深层次、基础性地位。它具有弥散作用并引导规范文化系统的各个层面,决定一个民族基本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致思途径。在信息时代,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培育现代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乃是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之必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艳兰  
近年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将文化教育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动力,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从事教育的核心使命。在办学过程中,依托文化内涵建设,大力丰富校园文化,积极促进民族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融合,积极打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氛围,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干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志远  
文化差异、文化敏感性问题在教师教育中似乎很少被关注,但却是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越来越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多元文化时代,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学生文化特征和背景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文化敏感性这一视角入手,分析其对教师工作的挑战,研究文化敏感性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探索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取向。作者认为,教师教育发展应该着重关注学生文化的差异性,打破教师教育对待不同文化背景学生教育的统一性,改变教师忽视学生社会文化背景的现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吉万年  陆彩兰  
本文认为,在农民信息素养培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强化意识、健全服务体系、充实师资力量、扩大交流机会和缩小区域间差距、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培育农民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教育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场的活动。民族文化心理场就是民族文化心理生活空间,是个体成长的物质与精神母体,既是教育生发的基础,也是教育作为的对象。民族文化心理场以文化基因为场量,以文化认同为"疆界",具有现实性和建构性。个体民族文化心理场体验具有原在族群与中华民族的双重属性,共生应成为民族文化心理场的生成取向;共生民族文化心理场具有对个体整体人格的形塑、民族—国家认同、现代公民教育等化育功能;教育应承接并强化共生民族文化心理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白建明  
本文探讨了信息时代参考馆员制度的建立及其角色定位问题 ,分析了参考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魏婧  魏荣  
阐述了研究生心理资本的特征。通过实证调查可知,研究生的心理资本与其学习和科研绩效之间存在四种关系。提出了培育研究生心理资本的路径,即建立和完善预警研究生心理疾患的工作机制,以价值引导为核心提升研究生的认知水平,积累研究生积极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利他型活动,营造催化研究生心理资本形成的文化软环境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宁波  陈艳红  
随着微博、短信、微小说、微手机报等微信息的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微信息时代。微信息作为数字传媒的宠儿,在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便捷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在微信息时代,好的观点和思想可以迅速传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至上等不良思想也同样蔓延。微信息时代加速了优秀校园文化的稀释化,使高校校园文化多样化、碎片化、娱乐化和从众化。对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亟需加强对校园文化主旋律的微信息转化、加强对优秀校园文化传播方式的研究、加强对大学师生思想动态的即时了解、加强对校园文化舆论热点的先发引导。在微信息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激浊扬清,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师生的平等对话,促进校园文化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张琳玲   陈元辉  
理性素养在“即时性”“紧迫性”的教育活动中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帮助教师形成判断、展开实践的是感性素养。感性素养助力教师迅速实现教育互动,即时关注学生状态,自发改变语言和行为方式,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经分析而直接做出判断、采取行动。“未经分析的综合判断”是教师感性素养引发的独特判断,产生于师生交融的教育情境,缘发于教师以自身身体、目光、情绪等感性条件构造而成的现象空间。教师感性素养的培育,从师范教育“实习”环节的浸润与学习到新任教师的指导与训练,再到优秀教师的反思与实践,是一个伴随着教育情境构建能力不断提升的长期过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戎  
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能够解决和完善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本文阐述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分析民族文化的两重性及对市场经济的主要影响,这种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愈加密切。辩证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把握时代前进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提高民族文化素质,集中民族智慧开拓创新。使民族文化的两重性趋向和谐与统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明  
本文借鉴西方IS审计理论研究成果,以信息系统保障、控制、安全为研究平台,探讨IT环境下动态发展的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与外延,编织IS审计理论结构要素,规划IS审计的流程,探究IS审计合理精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福才  
大学智库文化兼容大学文化和智库文化,彰显着大学智库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使命。明晰大学智库文化的特质,突出其反思性价值立场、前瞻性育人先行、学研式知识创新和交互式合作协同等价值取向,是大学智库文化培育的逻辑起点。目前,上述文化特质在大学智库发展中的引领价值亟待发挥,大学智库文化培育亟须在文化高度、文化深度、文化包容度和文化创新度等方面有所超越。需要正确面对适应与超越、内容与形式、共性与个性、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涵养新型大学智库文化生态,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不竭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永光  
在当今信息时代,个体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及意义,采用多种方法调查与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建议,以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庆葆  
五四运动的发生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历史意义。五四精神最根本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激励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党的领导下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