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0)
2023(10911)
2022(9021)
2021(8047)
2020(6513)
2019(14478)
2018(14109)
2017(26770)
2016(14265)
2015(15603)
2014(15419)
2013(15271)
2012(14482)
2011(13292)
2010(13296)
2009(12171)
2008(11925)
2007(10601)
2006(9678)
2005(8855)
作者
(44536)
(37198)
(36943)
(34577)
(23397)
(17831)
(16614)
(14494)
(14215)
(13274)
(12650)
(12217)
(11921)
(11685)
(11387)
(11227)
(11206)
(11078)
(10803)
(10497)
(9476)
(9205)
(8933)
(8462)
(8395)
(8315)
(8273)
(8167)
(7470)
(7285)
学科
(68750)
经济(68688)
(41512)
管理(40846)
(31564)
企业(31564)
方法(22588)
地方(21534)
中国(20879)
(20172)
数学(18987)
数学方法(18858)
业经(18162)
(14193)
农业(14164)
产业(13399)
(12896)
(12888)
贸易(12886)
地方经济(12575)
(12422)
技术(12237)
(11503)
环境(11309)
(11134)
(11100)
银行(11062)
(10963)
金融(10963)
(10684)
机构
学院(210649)
大学(208229)
(89263)
经济(87657)
管理(80861)
研究(76354)
理学(69013)
理学院(68209)
管理学(67226)
管理学院(66836)
中国(56826)
科学(47708)
(44893)
(42223)
(39391)
(38541)
研究所(35847)
中心(34783)
业大(34410)
农业(33237)
(32527)
财经(30398)
北京(28335)
(28123)
师范(27728)
(27505)
(27098)
经济学(26778)
(26416)
(24923)
基金
项目(142002)
科学(111787)
基金(102173)
研究(101121)
(90982)
国家(90193)
科学基金(76610)
社会(66111)
社会科(62895)
社会科学(62883)
(57361)
基金项目(54719)
自然(48915)
自然科(47787)
自然科学(47774)
(47687)
自然科学基金(46954)
教育(43852)
编号(40173)
资助(39911)
(37184)
重点(32105)
成果(31746)
(30373)
(29681)
发展(29397)
(28939)
创新(28423)
国家社会(27780)
课题(27603)
期刊
(102615)
经济(102615)
研究(61072)
中国(44605)
(39166)
学报(36913)
科学(32784)
管理(29235)
(28288)
大学(26761)
农业(26677)
学学(25260)
(20609)
金融(20609)
教育(19894)
业经(19632)
技术(16995)
经济研究(16984)
财经(14865)
(14142)
问题(13975)
(12917)
图书(12814)
商业(11481)
科技(11288)
技术经济(10722)
(10327)
(10001)
理论(9741)
世界(9590)
共检索到322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乔根平  赵立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杰民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如果能充分发挥出农村人口的技术、技能和聪明才智,必将直接促进我国整体的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因此,从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教育的现状出发,深入探讨发展农村教育对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以此提升农村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农村人力资源能在不同的岗位上找到适合的位置,实现农村公共优质资源的共享,体现出农村教育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增长智慧和成人成才的应有之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尤学拾  
本文在信息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信息产业发展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确立信息产业发展的道路、战略及政策 ,以加速信息产业在我国发展的进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万平  陈建中  
1.贵州信息产业的产出结构分析 由于贵州国民经济的长期落后,信息产业要从传统的三次产业中脱颖而出,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1998年,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为贵州相应信息产业管理机构的挂牌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预示着贵州信息产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这次机遇,充分发挥政府的强制力和市场的引导力,催化信息产业的分离和成长过程,那么,实现国民经济的跳跃式、超常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笔者从贵州1987年,1992年投入产出表中所获资料,经整理后得到这两个时期贵州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小差  
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分析了金融业与信息产业融合的动因、模式及影响效应。信息产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在多方面影响了现代金融业存在的形式和发展的轨迹,金融业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金融产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利用信息技术以构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了金融业内的共识。本文指出我国金融业要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信息化战略,充分发挥与信息产业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动力,从而为新一轮金融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能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小宾  张蕊  
从信息消费必然会成为信息社会的消费热点出发,讨论信息产业与信息消费相互促进的关系,分析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消费的现状,并针对信息消费不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剑波  
寻求信息产业发展的科学调控─—《信息产业管理》评介岳剑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对各种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过程。自本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革命风起云涌,社会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仁浩  
试论我国图书馆界信息产业发展沉寂的原因与对策黄仁浩Abstract:Thelibraryasatraditionalmemberwithalongbistoryoftehinformationindustryappearscomparativelyq...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晓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在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百姓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的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东华,吴慈生,毛家杰  
技术预测、技术评价和技术项目评估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逐渐兴起的研究领域,目前已逐步发展出如DELPHI法、PATTERN法、交叉影响分析、情景分析、QUEST模型等一些方法和分析工具。由于这些方法的应用,都以专家评估及文献资料的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婕  靖继鹏  
信息产业发展机理研究朱婕靖继鹏ABSTRACTFromthestandpointofindustrialdevelopment,theauthorsdiscusstheformationandevolutionmechanismofinformati...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兰英  邵宇宾  杨帆  
信息产业与可持续发展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相互作用又有机统一。信息产业对可持续发展有显著的正效应,主要表现为: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可以减少人物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时监测环境变化;可以通过非物质化降低能耗和物耗,等等。同时,信息产业因其固有的特殊性,又表现出与可持续发展不协调的方面,如信息安全与信息污染、电子产品中有毒元素的应用、电磁辐射及对人体的影响等。文章最后提出,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并以信息产业推动其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华勋基  
本文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了研究,并指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存在着双重差距,因此应参与国际竞争。为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产业体系,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诸如疏导瓶颈,加速发展电子通信业,多渠道集资,负债经营,分工专门化,发挥个体优势,提高整体水平:植根于大中城市,辐射四方,创造一定规模的产值。最后,作者对今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进行了预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滕佳东  
信息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 ,政府、企业、非政府机构均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主体 ,必须合理的划分责任利益 ,调动各方积极性。注重需求拉动效应 ,以政府机构、国企、金融机构信息化为契机制造有效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