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1)
- 2023(2457)
- 2022(2092)
- 2021(2007)
- 2020(1892)
- 2019(4279)
- 2018(4106)
- 2017(8736)
- 2016(4692)
- 2015(5435)
- 2014(5380)
- 2013(5387)
- 2012(4870)
- 2011(4310)
- 2010(4435)
- 2009(4429)
- 2008(4724)
- 2007(4357)
- 2006(3891)
- 2005(3794)
- 学科
- 业(24557)
- 企(21464)
- 企业(21464)
- 管理(20521)
- 济(16966)
- 经济(16934)
- 财(12570)
- 务(11273)
- 财务(11272)
- 财务管理(11253)
- 企业财务(10880)
- 险(10739)
- 保险(10648)
- 方法(10486)
- 数学(9315)
- 数学方法(9274)
- 制(7998)
- 银(6682)
- 银行(6680)
- 行(6207)
- 中国(5978)
- 融(5783)
- 金融(5783)
- 公司(5213)
- 体(4600)
- 法(4565)
- 各种(4363)
- 体制(4313)
- 类型(4272)
- 种类(4260)
- 机构
- 大学(68846)
- 学院(67590)
- 管理(28888)
- 济(27518)
- 经济(26876)
- 理学(23873)
- 理学院(23715)
- 管理学(23474)
- 管理学院(23343)
- 中国(20537)
- 财(19330)
- 研究(16997)
- 财经(14877)
- 京(13863)
- 经(13520)
- 财经大学(11363)
- 融(10044)
- 江(10005)
- 金融(9814)
- 中心(9222)
- 北京(9187)
- 公司(9084)
- 商学(8928)
- 商学院(8878)
- 州(8317)
- 所(8291)
- 银(8238)
- 经济学(8190)
- 科学(8125)
- 银行(7754)
- 基金
- 项目(37757)
- 科学(29910)
- 基金(29197)
- 研究(27505)
- 家(24179)
- 国家(23969)
- 科学基金(21656)
- 社会(18337)
- 社会科(17333)
- 社会科学(17329)
- 基金项目(15384)
- 自然(14601)
- 自然科(14278)
- 自然科学(14275)
- 自然科学基金(14075)
- 资助(13092)
- 省(12978)
- 教育(12375)
- 划(11100)
- 编号(10769)
- 成果(9393)
- 部(9261)
- 教育部(8477)
- 性(8468)
- 人文(8433)
- 重点(7885)
- 制(7856)
- 科研(7652)
- 项目编号(7506)
- 大学(7463)
共检索到108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余文海
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企业要强化统一法人制度。保险公司作为金融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实行并强化统一法人制度,而在理论界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仍有一些模糊的认识,甚至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否认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诉讼主体资格现象,因此,有必要在此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胜题
外国公司是指公司的国籍隶属于外国的公司。①这种公司是依据公司所在国的国籍来划分的一种公司。在中国境外登记成立的公司,对于中国来讲,就是一种外国公司。外国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无限公司、两合(合作、合资)公司等法定责任形式的公司。外国公司...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许建宇
在劳动法视野下观察和界定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我们既应注意到分支机构与民事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应关注到分支机构与典型用人单位之间的异同。"用人单位资格"理论是研讨和厘清分支机构法律地位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分支机构具有雇主资格的共性,但又具有一定的要素差异性和人格独立的相对性,故实为一种"不完整用人主体",或可称为"二级用人单位"。相比于现有的"分支机构独立主体说""总公司主体说""人身性用人主体说"等其他学说,确立"不完整用人主体说"具有更为充足的法理和实践依据。在这一学说具体应用于我国劳动法律实务时,立法者和执法者应充分关注其一些特殊的适用思路和原则,从实体法、程序法两个方面对分支机构给予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正
保险公司的现金流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现金流管理也是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长期以来,现金流管理一直被视为保险总公司的职责,保险分支机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常被忽略,存在明显的速动资产管理缺陷,保险分支机构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育新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工作的重点。加强保险公司基层分支机构偿付能力监管,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内控严密有效,是完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重要保证。偿付能力监管系统主要包括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和内部控制监管。影响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业务异常波动、经营管理不善、欺诈误导、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数据不真实。加强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偿付能力监管,应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为依据,以数据真实性和内控制度建设为核心,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为手段,运用有效措施,促使分支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防御风险能力、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整体的偿付能力监管打好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代普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保险行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不断拓展业务链条,寻求和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由此各种分支机构也会变得越来越多,最终演变成较为大型的保险“集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快速扩张,往往会促使保险公司现有的管理制度覆盖力度表现出一定的不足,进而出现内部管理混乱的情况,而且在目前我国正处在因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所致转型期的基础上,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治理,不断提高其管理效能自然意义非凡。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推动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业财融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优化财务管理效果,而这也成为企业内部管理必须重视和认真审视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以“推进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业财融合”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论述了保险公司业财融合发展所遭遇的障碍和阻力,然后分析了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推进业财融合的主要实现措施。
关键词:
保险公司 分支机构 业财融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卢雨萱 赵桂芹
本文基于手工整理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行政处罚数据,研究了监管处罚对财产保险公司的业绩表现是否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监管处罚发挥了直接威慑效应,抑制了违规分支机构的业绩增长,且这种威慑效应是短期的。此外,监管处罚还发挥了间接威慑作用,降低了与违规分支机构同属一家公司的其他分支机构的业绩表现,但对同一地区下其他公司的分支机构无显著影响。区分公司业务类型、股权性质、监管处罚类型和公司所处地区后发现,监管处罚的直接威慑效应存在异质性。进一步地,佣金激励、营销员规模和信任水平会弱化监管处罚对业绩表现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验证了行政处罚的有效性,为监管机构健全和完善保险监管制度、深化属地监管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监管处罚 业绩表现 威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敏
我国财务总监制度主要是政府委派制的产物。财务总监委派制度作为一种法人治理手段和财务管理体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各种体制的全国性集团公司中。保险公司向分支机构委派财务总监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内部控制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分支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发挥实时、全程监控的作用,以解决在经营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并在分支公司经营管理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关键词:
保险公司 分支公司 财务总监委派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建文 伍操
在保险营销员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关系的判断上,应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从法律关系的本质而非合同的名称出发,查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从属性,如果存在从属性,则应认定为劳动关系。二是从法律关系的内容出发.查明劳务给付是否为合同的目的,劳务提供者是否对于劳动事务有较大之自主裁量权,如果仅以劳务给付为合同的目的,且劳务提供者对劳动事务缺乏自主裁量权,则可认定为劳动关系,否则可认定为代理关系。因此,对从事保险营销的人员进行"劳务过程"的管理,还是对其进行"劳务成果"的考评,是劳动关系与代理关系在法律上的根本区别。
关键词:
保险营销员 代理关系 劳动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阳露昭 吴洋
在我国,由于保险个人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保险个人代理人的违规行为层出不穷。现实中的保险个人代理人既不属于《保险法》规定的个人代理人,也不属于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处于“边缘人”的尴尬境地。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立法解决个人代理人的法律地位问题,明确委托代理关系,对个人代理人实行有效的监管,完善其独立责任。
关键词:
保险个人代理人 法律地位 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颖
隐私权是公民普遍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随着社会的发展 ,保险活动将可能与个人对隐私保密的需要产生冲突 ,产生隐私侵权。如何看待并正确解决这一问题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就隐私和隐私权在保险活动中的法律地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提出建立我国保险信息隐私权保护机制的构想。
关键词:
隐私权 保险告知 保险信息 法律地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荣芳
在从属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关系中,用人单位承担一定的社会保险义务。我国现行法律将职工的社会保险权视为劳动权的组成部分,将用人单位定位于职工社会风险的承担者。这不仅在法理上存在诸多疑惑,而且导致保险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义性质和内容混乱不清。社会保险是通过"外化"方式解决劳动者社会风险的国家安全保障措施;用人单位是社会保险人的辅助义务人,其义务履行对象是社会保险人;义务的履行状况不能影响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待遇请求权;保费的追缴是保险人履行职责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
用人单位 社会保险关系 法律地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洪川 杨培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对于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管理基本形成总、分公司两级分工管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容易诱发分支机构的道德风险,通过调整基础数据修饰指标或调节利润,给财产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区域市场秩序稳定带来重大影响。通过以地方保监局的区域监管为视角,依托真实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通过内控保障基础数据质量,建立回溯分析报告制度和建立约束惩戒机制等手段,探索建立区域市场未决赔款准备金监管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长业
一、保险公司必须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1.保险公司的经营性质决定了保险公司必须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司权益。一方面,保险公司属于经济服务类公司,保险双方当事人的关系是建立在受法律保护的保险合同基础之上的,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绝大多数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偶见
法律是一种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 ,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 ,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保障主体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和正当权益的实现 ;依法办事是法治社会中成本最低的方法和达到目标的捷径。市场活动主体行为违法 ,不仅其所期望的利益不得实现 ,还会受到法律制裁 ,削减既得利益。建立保险公司法律顾问制度是维护保险公司利益、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保险公司 法律顾问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