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
- 2023(1601)
- 2022(1422)
- 2021(1346)
- 2020(1149)
- 2019(2458)
- 2018(2463)
- 2017(5011)
- 2016(2563)
- 2015(2972)
- 2014(3076)
- 2013(2946)
- 2012(2809)
- 2011(2412)
- 2010(2385)
- 2009(2290)
- 2008(2377)
- 2007(2317)
- 2006(2103)
- 2005(1768)
- 学科
- 济(10203)
- 经济(10071)
- 企(7055)
- 企业(7055)
- 管理(5963)
- 理论(5800)
- 业(5543)
- 方法(5519)
- 和(5319)
- 业经(5278)
- 经济理论(4188)
- 中国(4158)
- 企业经济(4062)
- 文化(3722)
- 社会(3623)
- 教育(3603)
- 农(3495)
- 学(2659)
- 产业(2268)
- 财(2259)
- 地方(2177)
- 制(2009)
- 政治(1989)
- 市场(1920)
- 工作(1906)
- 农业(1876)
- 文化产业(1772)
- 文化市场(1772)
- 思想(1766)
- 障(1652)
- 机构
- 大学(37954)
- 学院(37411)
- 管理(13596)
- 济(12329)
- 经济(11976)
- 研究(11863)
- 理学(11506)
- 理学院(11322)
- 管理学(11099)
- 管理学院(11000)
- 京(8121)
- 中国(7978)
- 范(7320)
- 师范(7292)
- 财(7067)
- 科学(6885)
- 江(6276)
- 师范大学(5847)
- 所(5631)
- 财经(5451)
- 中心(5258)
- 北京(5103)
- 州(5065)
- 研究所(4904)
- 社会(4880)
- 经(4794)
- 教育(4559)
- 农(4208)
- 财经大学(3907)
- 业大(3894)
共检索到60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卿
从清末民初到今天的100年,是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百年。从中国现代化的视角,以公民社会的养成为主线,从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去解读百年中国的变迁历程,"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律"变奏,分析其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困境与出路,试图从学术上探索中国公民社会养成的普世而又独特的路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公民社会 养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霞
公民教育源于西方政治文化和教育理念,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在中国开展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中国公民,因而需要中国本土文化的参与。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具有自身的伦理特性。依照中国文化的伦理精神,中国公民教育必须在个体层面强调道德修养,在家庭层面强调义务感,在社会层面强调公德心。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伦理精神 公民教育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将传统文化观念对消费者经济行为影响的研究拓展到中国各地区之间,讨论区域文化类型对居民家庭社会服务支出的影响。梳理以儒家思想中的"孝道"、"重教"等观念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通过家庭形成,进而通过家庭规模,作用于家庭服务支出的机制。借鉴文化维度的经典研究和测量方法,构建地区传统文化指数,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微观家庭数据,采取归并最小绝对离差法(CLAD)进行回归分析。针对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支出的实证检验均显示,传统文化不仅通过促进家庭形成,扩大家庭规模提高了社会服务支出,也通过价值观的作用,直接影响社会服务支出。文化因素对社会服务支出的影响甚至超过收入等经济因素。上述结论对中国扩大国内消...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韩德淼
1引言近十多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尽管有过不少坑坑洼洼,有过“高峰”与“低谷”,但总体看,发展是迅速的。图书馆的服务设施、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尤其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建设,基本跟上了世界形势。然而,不论是理论工作者,亦或是实践工作者,都难以解释这一现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玉珍
网络文化具有平等参与、多元竞争、开放和个性化等特征 ,对传统文化的传统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知识存储方式、汉字文化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并为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古文明国家文化尤其是东方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的严重威胁 ,中华文化只有抓住机遇 ,挺进世界网络文化阵地 ,利用网络这一新型传媒 ,使中华文化得以整合并发扬光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刚 刘占虎
公民社会的生成是现代社会政治体系趋于合理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考量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进度,不仅要看相关民间组织(NGOs)的数量和增长态势,而且重在考察公民个体及其社会意识在促进政治体系良性发展方面的实际作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王权主义视界中的权力本位、臣民意识、民本思想、崇圣观念等传统因素则是现代公民主体以及公民意识生成的内在蔽障。这就要求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克制传统王权主义对公民社会生成的消解,由权力本位转向权利本位、臣民意识转向公民意识、民本观念通向民主观念,逐步实现公民主体重塑和公民社会的生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石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市场化和民主化的改革,这为公民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公民社会的发展对党的执政资源配置和执政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党的执政理念相应的应从"统治"、"治理"过渡到"善治"。善治的理念对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执政理念 善治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贤民
因特网的产生和发展,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对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因特网对汉字文化、文化传播、传统语言、传统知识存储的影响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因特网,传统文化,社会进步,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托马斯·海贝勒 宾建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学术界兴起了一波关于公民社会的讨论。文章围绕三个主要假设而展开。第一,公民社会的基础结构正在渐进演变,文章从企业文化、公民文化、话语文化和日常文化四个场域进行了探讨。第二,这些结构是自上而下由党和国家启动的。第三,正在兴起的是一个威权的公民社会类型。文章的结论是,中国不会自动地产生一个名副其实的公民社会,但也许会强化民主结构并因此推动未来向公民社会转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明 龚立伟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随着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逐渐呈现出因先天文化约束而导致的弊端。
[期刊] 求索
[作者]
唐凯麟
什么是传统与传统文化?它和现代人的真实关系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它和社会现代化的关系?这些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前提性、基础性的问题。科学把握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传统与传统文化 现代人 现代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全球化时代产生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公民社会需要全球公民。全球公民不仅生活在全球化时代,更要具有全球意识和人类关怀,并愿意为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发展、全球的公平与正义、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的行动。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是全球化时代赋予公民教育的新使命。全球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并愿意为全球和人类的发展而积极行动的负责任的公民的教育,包括人权和人道主义教育、全球意识和全球责任教育、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燕华
文章首先介绍了文化产业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最后阐述了借助文化产业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方法,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势必会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曲玉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方面它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体现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而充满活力 ;另一方面 ,它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 ,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的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形成“有中国特色”方面更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传统文化 市场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