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7)
2023(4863)
2022(3445)
2021(3228)
2020(2545)
2019(5504)
2018(5439)
2017(9490)
2016(6241)
2015(7764)
2014(8279)
2013(6821)
2012(5866)
2011(5169)
2010(5260)
2009(4325)
2008(4178)
2007(3852)
2006(3579)
2005(3488)
作者
(15207)
(12538)
(12410)
(12149)
(7934)
(5825)
(5782)
(5040)
(4775)
(4725)
(4258)
(4238)
(4138)
(4030)
(3922)
(3917)
(3873)
(3785)
(3704)
(3580)
(3419)
(3157)
(3128)
(3033)
(2960)
(2929)
(2863)
(2849)
(2583)
(2549)
学科
(17406)
经济(17385)
管理(12333)
中国(10839)
(10735)
教育(8317)
(7928)
企业(7928)
教学(7221)
(7016)
理论(6891)
业经(6085)
学校(5104)
农业(4733)
(4712)
地方(4645)
学法(4552)
教学法(4552)
发展(4238)
(4228)
技术(4121)
方法(3976)
政治(3839)
思想(3790)
产业(3779)
学理(3743)
学理论(3743)
思想政治(3692)
政治教育(3692)
治教(3692)
机构
学院(79715)
大学(74912)
研究(25512)
(24140)
经济(23385)
管理(21925)
理学(18053)
理学院(17792)
职业(17515)
管理学(17152)
管理学院(17038)
(16778)
技术(16628)
中国(16514)
科学(15390)
(14417)
(14246)
师范(14142)
技术学院(12921)
教育(12822)
职业技术(12786)
(12496)
(11849)
(11796)
(11501)
研究所(11177)
师范大学(10969)
中心(10822)
北京(10605)
业大(10148)
基金
项目(48054)
研究(42637)
科学(37809)
基金(29618)
教育(24968)
(24360)
国家(24025)
社会(23873)
(22896)
社会科(22286)
社会科学(22279)
编号(21357)
科学基金(20615)
(18378)
成果(18076)
课题(17344)
(15663)
基金项目(15236)
规划(12305)
重点(11994)
项目编号(11823)
资助(11374)
大学(11360)
(11328)
自然(11214)
(11155)
自然科(10972)
自然科学(10970)
(10792)
自然科学基金(10748)
期刊
教育(32258)
(30665)
经济(30665)
研究(27452)
中国(24847)
职业(12796)
(11969)
学报(11612)
技术(11508)
大学(10546)
科学(9469)
(9067)
管理(8840)
农业(8272)
学学(8068)
技术教育(7536)
职业技术(7536)
职业技术教育(7536)
(6611)
论坛(6611)
图书(6480)
(5880)
金融(5880)
高等(5596)
业经(5488)
书馆(5012)
图书馆(5012)
财经(4967)
经济研究(4736)
高等教育(4605)
共检索到127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鸿羽  郭兆明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塑造和弘扬大学精神,对于提升大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力量,我国的高职院校从办学定位到育人目标都与传统大学有着显著差异。其短暂的发展历史、特殊的运行模式、不一样的教育目标以及人们带有偏见的评判标准等,使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大学精神的积淀中收获甚少。高职院校确有必要寻觅、传达其大学精神,但亦不能简单复制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在具备普遍性意义的基础上,应有自己个性化的传达。高职院校应从敬业守信的职业情怀、源远流长的区域文化以及经世致用的课程文化中吸取营养,形成自身独特的大学精神。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商成喜  
文章认为,高职院校化学课教学的个性化要求教师语言、备课的个性化及思路教学和情感教学的个性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方敏  
对大学精神的研究是当前高教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对于大学精神研究中的大学主要是指本科大学这一点,中外学者基本是一致的,无论是红衣主教纽曼还是洪堡无不如此。从相关文献的研究中,也验证了这一点,关于其他类别的高等院校,例如专业大学,或者高等职业院校,是否需要大学精神,以及大学精神在学校内部如何发生作用,学者甚少论及。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以及当前对于工程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玉洁  
个性化教育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人格特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通过优势潜能的开发与个性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当前,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面临社会认可度低、因材与施教不对称和职业性与个性化冲突等困境。唤醒学生的个性化、争取全社会的支持、促进学校的特色化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的基本诉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四个"个性化"建设、个性化导师设置和科学化的个性化评价体系等个性化教育的可行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菊华  许浒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发展动力,构建科学完善、多维的就业指导体系有助于就业工作的推进。个性化就业指导因其独特优势,成为就业指导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补充,备受学生的欢迎,在就业指导体系中产生较大的效益。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筠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和素质,需要在理论知识培养和职业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以尊重个体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提升个体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突出个性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发展具有个性的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创新教学内容,推进课程改革,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承泽  刘淑云  
文章诠释了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内涵,指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个性化缺失,并提出给予个性心理分析开展职业生涯指导、构建个性化就业指导团队、提供特殊群体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搭建个性化就业实践体验平台等高职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荣  
教育改革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育个性化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本文对个性化教育进行了简要概述,对其运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对其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推动高职教育中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素华  
从个性化服务的概念出发 ,分析了信息服务的形态 ,提出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施过程 ,指出了实施个性化信息服务应遵循的原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青  
文章简述了个性化服务的含义 ,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和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传统和现代的模式 ;提出图书馆开展好个性化服务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深层次开发网络信息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鹏顺  
高职个性化评估是根据职业教育知识类型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从而在评估组织结构、评估价值目标、评估方法上有别于传统的高职教育的评估方法。高职个性化评估以后现代主义思潮、地方文化、技能型知识和第四代评估理念为背景,具有深度描述、多元参与评估结论多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评估特点。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学习方案的个性化、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突出地方性知识、教材的多样化与个性化、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是高职个性化评估的核心内容。确定高职个性评估价值导向、革新评估方法、建构评估组织则是实施高职个性化评估的三个重要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不过 3 0 0多年 ,却在 2 0世纪成为世界大学的典范。 60 0 0多所各级各类大学在发展定位上不拘一格 ,注重个性化 ,在知识的发现与传播、学生人格的养成以及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等方面实现各自的价值。成功大学的发展之路并不都是相同的 ,但在把握机遇、与时俱进 ,促进学校的转型 ,从而迈向成功之路这一点上则是共同的。面对新的挑战 ,美国各大学着力营造优质的办学环境 ,以图续写大学的辉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艮  
在当前高校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中,辅导员群体的作用被忽视。本文通过提出辅导员"个性化发展"的概念,探讨辅导员"个性化发展"与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找到一种通过促进辅导员的"个性化发展"来推进学生"个性化教育"进程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科丽  吴雪萍  
在高职院校生源对象多样化的背景下,个性化教学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一种特殊样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与支持,是高职院校增强适应性的具体体现。通过采用半结构质性访谈的方法探索高职院校个性化教学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研究最终得出:高职院校个性化教学管理可围绕学情调研与方案设计、资源配置与环境营造、教学实施与运行调控、教学评价与成果管理四个环节实施,每个实施环节需把握不同实施要点,同时应遵循多样性、针对性、机动性和自主性等原则。建议高职院校通过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供多样化的资源设备、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实行个性化的成果管理等措施实施个性化教学管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彪虎  
在大众化消费时代,一个企业为一群消费者服务;在个性化消费时代,一位消费者有一群企业在为他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