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4)
- 2023(7052)
- 2022(5650)
- 2021(5188)
- 2020(4538)
- 2019(9976)
- 2018(9844)
- 2017(19746)
- 2016(10603)
- 2015(11839)
- 2014(11691)
- 2013(11780)
- 2012(10694)
- 2011(9181)
- 2010(9586)
- 2009(9290)
- 2008(9920)
- 2007(9210)
- 2006(8396)
- 2005(8250)
- 学科
- 业(72430)
- 企(69153)
- 企业(69153)
- 管理(52938)
- 济(51841)
- 经济(51763)
- 业经(25386)
- 财(22064)
- 方法(20643)
- 农(20588)
- 务(18455)
- 财务(18438)
- 财务管理(18422)
- 企业财务(17376)
- 农业(15472)
- 技术(15039)
- 制(14592)
- 策(13218)
- 数学(13068)
- 数学方法(12934)
- 划(12146)
- 企业经济(12015)
- 经营(11521)
- 中国(11244)
- 体(11069)
- 和(11025)
- 理论(10887)
- 技术管理(10177)
- 体制(9956)
- 银(9219)
- 机构
- 学院(160551)
- 大学(152263)
- 济(72615)
- 经济(71397)
- 管理(69670)
- 理学(58341)
- 理学院(57910)
- 管理学(57451)
- 管理学院(57152)
- 研究(44842)
- 中国(41644)
- 财(36932)
- 京(31489)
- 财经(28318)
- 江(27052)
- 经(25439)
- 农(25369)
- 科学(23224)
- 所(22360)
- 中心(21357)
- 州(21273)
- 商学(21187)
- 商学院(21014)
- 经济学(20748)
- 财经大学(20397)
- 北京(20036)
- 业大(19894)
- 农业(19431)
- 经济管理(19338)
- 研究所(19106)
- 基金
- 项目(91873)
- 科学(74855)
- 研究(72243)
- 基金(67641)
- 家(55907)
- 国家(55288)
- 科学基金(50527)
- 社会(47707)
- 社会科(45306)
- 社会科学(45292)
- 省(37630)
- 基金项目(35649)
- 教育(31686)
- 自然(31247)
- 自然科(30572)
- 自然科学(30567)
- 自然科学基金(30115)
- 编号(29575)
- 划(28854)
- 业(28181)
- 资助(27215)
- 创(23115)
- 成果(22870)
- 制(20746)
- 创新(20485)
- 部(20393)
- 发(20227)
- 重点(19660)
- 课题(19439)
- 性(19343)
共检索到258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蔚 王波
试论企业跨行业经营问题王蔚,王波一、中国行业发展的特点中国行业的发展情况比较特殊,由于中国经济底子薄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及“重重轻轻”的产业政策,使得许多行业长期得不到发展,如:家电行业、贸易、房地产行业等,而有的行业虽然从建国以来有所发展,但依然相当...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芳 姚玲珍 刘霞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逐渐放缓,许多实体企业开始偏离主业,企业跨行业经营房地产这一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07—2016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跨行业经营房地产对企业整体业绩和主业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跨行业经营房地产对企业的整体业绩具有提升作用,并且进入程度越深提升幅度越大,但是企业整体业绩的提升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业务,企业主业的业绩反而有所下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类型的企业跨行业经营房地产都能带来业绩的改善,在与房地产关联度较低的行业以及研发创新投入较高的企业当中,跨行业经营房地产不但未能改善企业整体业绩,而且对主业业绩具有不利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本文发现只有在房价增长率较高的地区,跨行业经营房地产才能带来业绩的提升。这意味着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跨行业经营房地产带来的业绩增长难以持续,企业的发展应当回归主业。本文拓展了房地产行业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同时有助于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决策提供判断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彧妮 雷倩华
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跨行业经营的影响,以及在不同产权性质下这种影响的差异。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越高,越不倾向于跨行业经营,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企业跨行业经营的行为。但是这种抑制作用仅体现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并没有影响其跨行业经营。本文进行内生性检验和安慰剂测试等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产权性质 跨行业经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俊 何辉辉
跨行业合作是国际著名快餐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采取的一个基本策略。剖析国际著名快餐企业跨行业合作的基本原因,归纳跨行业合作的五种主要方式,希望能对我国快餐企业在借用外部资源壮大自己的过程中有所启示。
关键词:
快餐企业 跨行业合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雅 孙伟增
本文以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采掘业市场集中度的跨行业税负扭曲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城市采掘业的市场集中度越高,非采掘业企业的所得税实际税率就越高。第二,城市税收任务越重,财政压力越大,市场化程度越低,政企合谋越严重,官员学历越低、年龄越大,上述影响就越明显;此外,非国有企业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带来的跨行业税负扭曲效应更大。第三,采掘业市场集中度对非采掘业企业利润误报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验证了地方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征管力度影响企业实际税负的行为机制。最后,随着采掘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采掘业企业的实际税负显著下降,但是城市整体的税负水平显著提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汝林
建设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王汝林(中冶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94年底,中冶公司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经过调整和加强,原中国冶金建设公司更名为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并作为核心企业,与其他14个成员单位组建了一个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惠文燕
本文以2012—2021年制造业企业的跨行业并购事件作为对象,研究企业跨行业并购频次对审计费用溢价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实证发现,跨行业并购对制造业企业的审计费用溢出存在正影响,跨行业并购频次越高,会被收取更高的额外审计费用。利益输送形成的高商誉水平是跨行业并购引致审计费用溢出的显著传导机制,而并购行业距离并未承担传导路径。此外进一步发现,高管团队能力越高的企业,跨行业并购对企业审计费用溢出的正影响程度越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霞 张天硕 曲如晓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和跨国专利质量阶梯理论,构建了外国专利影响东道国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模型,并从同行业和跨行业视角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同行业内,外国在华专利对中国企业出口概率和出口强度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跨行业后向关联渠道中,外国在华专利对上游企业的正向影响只体现在出口强度上;而在跨行业前向关联渠道中,由于较强的竞争封锁效应,外国在华专利对下游企业出口概率和出口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在同行业和跨行业后向关联渠道中,外国在华专利对企业出口行为的正向影响具有一定时间持续性,而在前向关联渠道中,负向影响则仅体现在当期,不存在显著的时间滞后效应。此外,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外国在华专利不仅通过技术外溢和竞争封锁的综合效应影响企业生产率进而间接影响企业出口,而且还可以通过出口产品种类等途径直接对企业出口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将为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发挥外国先进专利的技术外溢效应,推动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媛媛
跨行业并购能够使企业快速进入市场,而行业内并购则能够使企业扩大主营业务竞争力。近年来,由于经营环境变动频繁、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持续加快,零售企业的并购活动日趋活跃。然而,关于跨行业并购与行业内并购对于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差异,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导致部分零售企业难以合理选择并购策略。因此,本文将实证探究跨行业并购与行业内并购对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差异,以期为零售企业科学选择跨行业或行业内并购提供指导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跨行业并购,行业内并购能够使零售企业获得更高的短期经济效益;跨行业并购中,零售企业绩效受到关联交易显著积极影响;行业内并购中,零售企业绩效受到零售企业性质的影响;零售企业绩效受到并购交易规模显著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红建 李茫茫 汤泰劼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与房地产行业的超额利润率这一特征事实,实证检验实体企业跨行业套利的具体驱动因素及其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压力是实体企业进行跨行业套利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不支持融资需求假设;而跨行业套利行为显著降低了实体企业的创新活动,表现为创新抑制效应,且利润率差距越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越显著,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行业套利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逐渐减弱。进一步检验显示:实体企业会通过加杠杆方式来获取资源进行跨行业套利,而跨行业套利行为不仅抑制了企业资本投资,致使其逐渐偏离主营业务,而且未有充分证据表明跨行业套利行为显著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该研究不仅揭示了中国实体企业跨行业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升华 王曲舒 刘冬
在行业边界逐渐模糊的背景下,企业如何成功实施跨行业创新成为学者与实践者共同关注的热点。与诸多现有研究不同,本研究关注跨行业创新的长期动态过程,采用"组合"与"共创"逻辑,而非以往研究的"单向学习"逻辑,选择企业业务层面的偏微观视角,对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依靠跨行业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程进行剖析。以企业基因理论为指导,对天弘基金多阶段的跨行业创新进行多维度观察,构建了企业进行跨行业创新的动态过程模型,归纳并区分了"能力要素重组"与"能力要素强化"两种基本的跨行业创新模式以及它们的动态驱动机制与反馈机制,丰富企业跨行业创新研究的同时也拓展了企业基因理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耘 钟少颖
本论文利用在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整体情况和分行业的研发投入特征。同时从分行业的角度分析企业规模、企业产权属性和行业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通过研发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研发投入强度要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但是还远远低于全球研发活跃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企业规模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中型规模企业的研发投入弹性要低于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从企业的产权属性来看,民营企业的产权属性对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弹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结构来说,行业市场集中度对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晨荣 高波
基于2012—2020年中国微观企业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技术创新、跨行业技术溢出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显著增加了企业污染排放,跨行业技术溢出有利于污染减排,长期跨行业技术溢出的正面影响可以抵消数字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较高的环境规制强度能够缓解数字技术创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非数字行业和重污染行业中跨行业技术溢出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创新吸收能力不足、绿色创新效率不高是数字技术创新产生污染排放的原因,跨行业技术溢出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降低污染排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庆丰 田霖
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数据和人工搜集整理的同一时期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信息,在考虑并购双方所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情况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跨行业并购行为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国家产业政策实质上是一种政府通过对各行业进行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源向受支持行业流动以实现政府主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工具。实证结果显示,主并企业更可能对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目标企业发起跨行业并购;在此基础上,如果主并企业自身没有受到产业政策支持,上述结论会得到进一步强化;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后发现,国有企业更可能发起与产业政策导向一致的跨行业并购;但是,如果主并企业本身受到产业政策支持,那么国有企业也将比非国有企业更少进行跨行业并购。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部分企业跨行业并购后主营收入占比不降反增,其并购后并未将资源转移至新行业,可能仅是一种套取政府补贴的"政策套利"行为;而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出于"政策套利"动机进行跨行业并购的可能性更低。本文丰富了政府宏观政策对企业微观决策的影响研究,并对充实企业并购行为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占峰
文章归纳了企业增长的几种基本途径,阐述了跨行业多元化增长时机的选择判断特征、成功的条件和应注意控制的风险,并指出:跨行业有限多元化增长战略,是目前我国某些企业做大做强的现实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